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所带来的体系化改革

2018-03-13宋强崔宪丽黄巍林

求知导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宋强 崔宪丽 黄巍林

摘 要: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形成一种全新的“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主要结合国内“课程思政”的现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所带来的体系化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1

作者简介:宋 强(1981—),男,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及高职教育。

一、“课程思政”下的理论教学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对接。学校应该把国家思政的需要纳入到学校教学总体计划中,明确国家思政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人才不是应试人才,也不是只拥有职业资格证书但不懂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一方面,“课程思政”建立在每一门课程的基础上,每位教师都要深挖自己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课程思政”建设要与学科体系建设相结合,明确学科育人资源,建立学科育人共同体。另一方面,学校要着力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和规范,明确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程思政”下的实践教学

思政课堂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企业、事业单位延伸,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就业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把思政教育学生“成人”与企业锻炼学生“成才”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体验式实践教学“润物细无声”,有利于培育学生理想信念以及遵纪守法、实事求是、诚信互助、团结合作、敬业的精神,当学生在生产实践中体验到成功,获得感强烈,对社会与国家必然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校外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真”,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下,切身体会到职业需求、社会发展的真实性和政治认同的真理性。

三、“课程思政”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倡导课前学生主动学习理念。学生课前关注重大媒体事件,并效仿媒体对一周内国际国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就其影响力进行排序并阐明排序理由。其次,强化课堂主题情境认知。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学互动,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动力。最后,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道德引导,通过多元化的隐性道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中国好公民,让学生在公共领域更多地展现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

四、“课程思政”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各类课程教师应自觉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主动了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正确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形势,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纪律性,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自觉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同时,学校要组织教师编写“课程思政”教材。教材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

五、“课程思政”下的教学管理

首先,学校应将思政教育渗透融合到高校各部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其次,高校党委领导统筹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育人工作的整体状况和实施效果,制定总体规划,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完善有利于高校教师合力育人的动力机制。最后,学校各相关部门、各学院贯彻协同育人工作理念,确立教学工作的正确思想政治方向,完善各科教师在不同性质课程教学体系中贯穿教书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关体制机制。

六、“课程思政”下的教學评价和教学质量保障

学校要将“课程思政”纳入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师德评价、教师年度考核评价以及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创新课堂等教学奖项评选中。学校还要做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同时高职院校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课程思政”第一线,指导“课程思政”建设。

参考文献:

[1]卢玉琳.对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协同育人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7(34).

[2]金浏河,高 哲.对“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