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互动式课堂教学
2018-03-13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不断优化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结构,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进行合作沟通,有利于营造积极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优化自身的教学结构,实现可持续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5
作者简介:刘丽萍(1987—),女,甘肃武威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
1.师生互动的方式较为单一
在当下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习惯性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看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进度,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无法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且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的内涵有着制约作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2.师生互动缺乏效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不仅在素质教育结构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高校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探索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现如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效率较为低下,传统的教学课堂较为呆板,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其互动教学也只是为了互动而互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发挥,也有碍于师生互动教育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二、完善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途径
1.创设实践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课堂,开发学生的互动积极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由于自身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在高校素质教育方式总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育模式是影响思想政治教学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创造实践性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课堂,不仅是完善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改教育目标下的重要体现。例如,在教学《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该章节的课前预习,并且布置小组进行PPT制作任务,使学生对本章节的知识有初步的概况了解,之后,教师安排小组代表上台演讲PPT,对小组的近现代史知识课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充分和小组成员进行意见交流,适当运用激励表扬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切实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主要特点,明确感受到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基本矛盾及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发挥近现代史的教学价值,提高近现代史教学效率。
2.教师要加快自身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能力及教学素质提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合作者的重要角色,贯穿着学生近现代史学习活动中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素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不断加强自身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综合知识的完善,制订正确的教学方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建议,营造轻松的互动教学环境。例如,在教学《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这一课时,教师结合已有知识和教学经验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及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并且加深拓展知识点,介绍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手段。教师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师生活动教学方式中,可以先提问学生“根据以往历史学习知识,近代中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原因有谁知道吗?”提高学生的课堂交流积极性,并且引导学生通过本章的两条线索: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②中国反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进行探索问题答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近现代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不断深入优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师生有效互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素质,尊重学生的学习建议,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加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互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3).
[2]陳培涵.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