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中的秋风秋雨

2018-03-13渠红岩沈箐

人文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秋雨气象秋风

渠红岩 沈箐

内容提要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秋季时段比较长,从夏到秋的气候变化比较明显。秋雨秋风的气象现象,给自然界造成的影响是由盛而衰的生命色彩的黯淡,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秋风被称作“金风”“西风”“商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清”“凉”等词或者通过动植物的反应来描写秋风;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以及典型情景如“梧桐雨”“芭蕉雨”“霖雨”“秋风秋雨”等描写秋雨。在大多数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秋风、秋雨、夜雨等秋季物象不仅具有时序性,而且具有悲伤的情感意味,这种悲感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秋风、秋雨的自然特性。

关键词 气象 秋风 秋雨 时序变化 悲感

[中图分类号]1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12—0039—07

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要素,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情绪心理等也有重要影响,《黄帝内经》就论述了一天中的天气和一年的气候变化与心境的关系;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春秋繁露》对气候变化与心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他认为:“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是故春气暖者,天之所以爱而生之;秋气清者,天之所以严而成之;夏气温者,天之所以乐而养之;冬气寒者,天之所以哀而藏之”,既说明天气对人们心理情绪的影响,也说明人们的心理状况对天气的感受。

我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秋两个季节时间比较长,从夏到秋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对其他生物如植物、动物的影响也都比较大,人们对这一变化的反应比较强烈,所以相应的文学作品数量也比较多。笔者据中华诗词电子检索,诗词标题含有“春风”的诗词有43首,“春雨”66首;“夏风”1首,“狂风”3首,“暴雨”10首,“夏雨”15首;“秋风”20首,“秋雨"57首;“冬雪”13首,“冬雨”4首,“北风”10首。诗词内容含有“春风”的有2618首,“春雨”283首;“夏风”6首,“狂风”161首,“暴雨”28首,“夏雨”22首;“秋风”1440首,“秋雨”231首;“冬雨”4首,“冬雪”13首,“冬雨”4首,“北风”375首,“寒风”133首。从以上的大略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春、秋两季题材的作品数量远远高于夏、冬两季。日本学者高芝麻子的博士论文《先秦至唐代诗赋所见夏日描写的变迁》注重考察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感触,所持观点与笔者一致,她认为,中国古代诗赋中,较之伤春、悲秋题材的数量,描写夏日的诗赋相对较少。

从内容及表现方式而言,四季题材的作品是通过人们的感受以及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隐藏等活动的描写来体现四季的季节特征的。春季、秋季题材的文学作品构成了我国四季题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些作品,传统研究多是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伤春、悲秋思想,但鲜有从气象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的成果,其实,从气象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不仅是一个新思路,而且更能揭示中国传统的悲秋心理产生的根源。因此,本文从文学气象学这一研究角度对秋风秋雨及悲秋思想加以研究,借以丰富我们对古代文学四季题材作品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春风、春雨、秋风、秋雨分别是春季和秋季气候的比较重要的因素。关于春雨,笔者已经发表的《论我国春雨的自然、社会和文化意义》和《论古代文学中的春雨意象》可以参考。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秋风、秋雨,以求方家指教。

一、秋风

在农业时代,人们需要把握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规律,并将它与自然气候变化或季节更替等联系起来,以此来识别四时及寒暑变化,如《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与自然的亲密感情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和美学,古代文人对时序变迁和节令风物的变化极为敏感。他们欣赏自然、表现自然,借助贴切的词汇来表达人与自然的沟通、交流、感应。

钟嵘《诗品序》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文人借四季气象或写景抒情言志,或讽喻时政。对于春风,多用“和风”“暖风”“薰风”等;对于夏风,多用“狂风”“疾风”等;对于冬风,多用“寒风”“北风”等,通过人们的不同感受体现出风的季节特色。

秋风不可捉摸,然而,它对大自然的影响却有“形”有“色”,古代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对这些“形”“色”的观察与感受来描写。秋风乍起,驱走夏日的炎热,气温下降,万物萧条,古代气象文献《礼记·月令》曰:“孟秋,凉风至,天地始肃。”古代文学作品常用“凉”“清”等词语描述。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就有描述,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陈琳《游览诗》:“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在专题性的秋风作品中,也常用“清”“凉”等字,如宋代苏炯《秋风》:“秋风清入骨,秋树薄于云”;陆游《秋词》:“八月暑退凉风生”;明代朱高炽《秋风》:“玉律转清商,金飚送晚凉”等。文学作品还常通过对苦热夏天的厌烦以及对秋天的期待表现秋风可以驱走炎热,带来清凉之气,如白居易《苦热喜凉》:“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宋代仇远《凉风》:“烦暑一扫净,解我心郁陶”;傅察《七月十一夜凉风聚至事书怀三绝句》:“凉飚此夕何佳哉,万里朱炎去不来”。“清秋”与“炎夏”“烦暑”对比,“苦”与“佳”对比,贴切地表达了秋风的气候特征。

此外,“秋风清”还被作为古代诗词的标题,如李白有《秋风清》,宋代温镗有《折丹桂·秋风秋露清秋节》,吴文英有《江南春/秋风清》等。“清”“凉”等词表达了人们对秋风的共同感受。自然界受秋风的影响最明显的是草、木、迁徙性动物以及穴居的秋虫等。草、木尤其是其叶子质性脆弱,对外界的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秋风带来的降温会使叶子的绿色素减少,而黄色素和红色素便顯现出来,红衰翠减、叶败草枯便是秋的气象,因而能传递秋风的消息。因此,古代文学作品除了通过人们的感受来描写秋风之清凉,还通过对植物、动物的变化与反应来描写秋风。endprint

关于草木对秋风的反应,屈原《九歌·湘夫人》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九辩》更有经典描述:“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对自然界秋天景象的描述,用词没有任何修饰,叶落、草衰体现出由夏到秋景象的转变,落叶、衰草成为后代秋季题材的作品常用的物象。汉武帝刘彻《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曹丕《燕歌行》中“草木摇落露为霜”,何逊《铜雀妓》“秋风木叶落”等都很干净利落。唐代及以后的作品更加注重语言的艺术锤炼,因而更加生动形象,如储光羲《送周十一》:“秋风陨群木,众草下严霜”;李贺《开愁歌》:“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杜牧《早秋客舍》:“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苏轼《浣溪沙》:“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洪迈《秋怀六首》:“庭柯一叶失,风挟凉气归”;黄庭坚《次韵任君官舍秋雨》:“惊起归鸿不成字,辞柯落叶最知秋”;陆游《秋雨》:“秋风忽动地,摇落日日疏”;明代陶安《秋风辞送梁生》:“萧萧西北来,草木忽变黄”;明代王留《长安秋草篇》:“才经秋雨便离披,更入秋风易销折”等,用“陨”“吹”“惊”等动词,以及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体现出秋风对植物的强烈影响。此外,“红叶”“霜叶”“败叶”“秋叶”等也都是古代描写秋风常用的物象,例句很多,不一一举出。

迁徙性动物不耐秋的凉寒之气,往往闻风而动,迁徙到南方以越冬。因此,古代文学作品常通过大雁南飞象征秋的到来,早在魏晋时期文学作品中有描写,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植《秋思赋》:“野草变色兮茎叶稀,鸣啁抱木兮雁南飞”;石崇《思归叹》:“秋风厉兮鸿雁征,蟋蟀嘈嘈兮晨夜鸣”。以写秋景著名的大诗人刘禹锡《秋风引》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写出了秋风吹来、群雁南飞的自然现象。其他如宋代林景英《秋风》:“渔舟移绝浦,雁阵落荒田”;明代朱高炽《秋风》:“月下生林籁,天边展雁行”;李东阳《南囿秋风》:“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陶安《秋风辞送梁生》:“凉飙荡平野,远送宾鸿翔”等,都以秋风中的北雁南飞象征夏季的结束及秋季的到来。

除了迁徙类动物,秋蝉、蟋蟀(蛩)等昆虫也是秋季典型的物候物象,对秋风极其敏感,因此文学作品常通过对蝉声的描写托物言志,如唐代虞世南《蝉》:“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陆游《秋兴》:“钓归恰值秋风起,棋罢常惊日景移。病叶辞枝应有恨,候虫吟壁故知时”;以及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有“秋风生夜凉,坏壁吟寒螀”的偈语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如用“寒来暑往”“春去秋来”等词语表示“一年”。由于秋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在乐为商,在色为白。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风又被称作“金风”“西风”“商风”。简要论述如下:

1.金风。南北朝萧衍《捣衣诗》:“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由“捣衣”“清夜”可以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捣衣以备夏秋换季的诗歌,“金风”即秋风。在人们对气象的感知过程中,日常生活的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如白居易《苦热喜凉》:“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金风”初来,由苦热到清凉,这“金风”便是秋风了。杜牧《秋感》:“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许浑《秋日行次关西》:“金风荡天地,关西群木凋”;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柳永《倾杯·金风淡荡》:“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陆游《新秋晚归》:“玉粒尝新稻,金风作好秋”;杨万里《罗溪道中》:“阵阵金风细,家家玉粒香”;赵以夫《秋蕊香·一夜金风》:“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元王吉昌《江梅引·黄裳元吉纵金风》:“黄裳元吉纵金风。击疏桐。退残红……黄菊绽,秋香满玉丛”;纳兰性德《班婕妤怨歌》:“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这些诗句中的“金风”送走炎夏、带来凉爽、吹熟五谷、绽放秋花等自然现象,都是人们长期生活观察的结果,也是秋风的特征。

2.西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充满希望的地方,而西方是太阳落下的地方,是渐趋落寞与消沉的地方。这一认识也表现在对风的说法上,人们把春风称为“东风”,而把秋风称为“西风”。西风吹,秋季开始,天气变凉,树叶变黄,昼短夜长,如李商隐《无题四首》:“万里西风夜正长”;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白居易《西风》:“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熟衣”;宋曾巩《秋日》:“阴气先赢纵秋热,时节有几相与夺。情知赫日不可久,须听西风生木末”;王同祖《秋闺》:“西风昨夜到庭梧,晓看窗前一叶无”等,都表现了秋风的自然气候特征。

从情感方面而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西风”多有凄凉孤独的悲伤意味。宋黄机《忆秦娥·秋萧索》:“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词中用“西风”烘托气氛与场景,渲染出离别后落寞凄凉之感。又如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也都是用“西风”渲染出凄冷孤单的环境氛围。其他如唐冯延巳《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西风半夜帘栊冷”,宋晏几道《点绛唇·湖上西风》:“湖上西风,露花啼处秋香老”,黄机《减字木兰花·西风淅淅》:“西风淅淅,满眼芙蓉红欲滴”,张耒《病中得晁应之秋怀诗》:“西风堂下飞黄叶,病卧空床白日高”等,所运用的都是这种表达方式。

3.商风。这是秋风的另一文学用语。“商风”这一说法较早出现在魏晋时期,曹叡《步出夏门行》:“商风夕起,悲彼秋蝉,变形易色,随风东西”,写蝉因商风起而变色变形,东躲西藏,诗中“商风”显然便是秋风。宋代宋祁《杨秘校秋怀》说得比较明白:“上天分四序,素秋独可悲。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依依燕去巢,嘒嘒蝉抱枝……”通过检索历代文学作品发现,“商风”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不多,兹举几例:唐代刘言史《立秋日》:“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賈岛《感秋》:“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宋邵雍《和李文思早秋五首》:“林风传颢气,木叶送商声”;陈与义《秋雨》:“风作万木皆商歌”等,都用“商风”表达秋季的季节景色。endprint

秋风虽然夺去了夏季的绚烂,却赋予大自然另一种生机与色彩:桂花飘香、菊花绽放、禾黍黄熟……汉武帝刘彻《秋风辞》有“兰有秀兮菊有芳”的描写。南北朝时沈约《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山中咸可悦,赏逐四时移。春光发陇首,秋风生桂枝”,表明了四季皆有不同的风景,秋风生桂枝则是美景之一。宋邵雍《和李文思早秋五首》:“林风传颢气,木叶送商声。忽忽莲生的,看看菊吐英”;赵以夫《秋蕊香·一夜金风》:“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枝头点点明黄”;虞俦《日来欢息顿减幸秋雨既足中秋定晴预约南坡小酌》:“雨脚已随荷盖尽,风头还逐桂花生”;明陶安《秋风辞送梁生》:“援琴赋将归,苦雨菊有芳”;朱高炽《秋风》:“轻飘梧叶坠,暗度桂花香”;唐时升《秋雨过徐尔常园再宿海曙楼三首》:“秋风吹早桂,未觉后期难”等,则以菊花吐英、金桂生香等描写秋的物候景象。此外,《秋风生桂枝》还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如唐罗隐有《省试秋风生桂枝》诗。

“千里秋风起,五谷竟飘香”,在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秋季都是农作物或其他物种成熟的季节,禾黍、松子、榛子、莼、菰、莲子、鱼、虾等,都在秋风中次第成熟长肥。晋张翰《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所描写的吴江鲈鱼被盛赞为江南秋天的时令风物,以至“秋风鲈鱼”成为后世文学作品常用的典故,如著名词人辛弃疾《满江红·宿酒醒时》就写道:“纸帐梅花归梦觉,莼羹鲈绘秋风起”,他的另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也说:“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两首词均是用吴人张翰事。鲈鱼是江南特产,秋季到来,鲜嫩的鱼绘成为时令佳肴,以至使在外为官的张翰在西风渐起时,难以抵挡对家乡美味的眷恋,毅然辞官而归。宋代孔平仲《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晃冲之《东阳山人僻居》:“秋风莼熟菰叶肥”,舒岳祥《题正仲真游园》:“秋风榛子熟”,张耒《九江千岁龟歌赠无咎》:“秋风莲子熟”,赵蕃《寄林敏夫二首》:“秋风应熟季鹰鲈”,舒岳祥《松花》:“秋风收子食”,明代樊阜《田间杂咏》(六首):“秋风禾黍收”等诗句所写就是五谷成熟、千里飘香的秋季风物。

水稻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种植广泛。秋风生起,穗黄粒熟,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讯,因此秋天还被赞为“熟稻天”。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写道:“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西风吹来,水稻成熟,给人们带来丰年的喜悦;其《高景庵泉亭》“万里西风熟粳稻,白云堆里着黄云”也描述了秋风熟稻的丰收景象。元释善住《月夜》“淅淅凉风熟稻天,星河明润夜萧然”,张之翰《方虚谷以四诗见寄依韵奉答》“一片黄云熟稻天,几年都不似今年”等,都用“熟稻天”来指代秋天,不仅具有时令或季节标志,而且体现了秋风对农作物的意义。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五谷丰登才能人物康阜,国泰民安,文学作品也这样描写,如宋代虞俦《偶食鸡头有怀万元亨沈德远林子长横塘三主人》:“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戴表元《四明山中十绝。木兰》:“西风果熟一村香”,陆游《秋词》:“八月暑退凉风生,家家场中打稻声”等,秋风吹送,稻麦生香,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希望。

二、秋雨

我国面积辽阔,南北跨度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但在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出现某种天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华西、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秋雨。关于梅雨,请参见笔者《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梅雨意象》和《论梅雨的气候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二文。秋雨是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所到达地区的暖气流相遇产生的降水,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秋雨是随着秋风过境而产生的天气现象,但对自然界的影响比较大,无论是人们的感受还是动植物的反应都比较明显。

1.一雨成秋

秋雨一过,天气顿时变得凉爽很多,尤其是在北方,秋来得比南方早,降温更加明显,唐吴融《秋事》就写道:“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一雨便成秋,这是人们的普遍感受。古代文学常通过两种方式表达秋天雨后之凉,第一是直接描述,如陆游《秋雨》:“一雨岂遽凉,凉亦自此始”,是说清凉的天气是从一场秋雨开始的。他的《秋兴》还说“一雨顿惊如许凉”,是说秋雨后凉得让人吃惊,这是冷空气势力很强、降温幅度大的缘故。此外,如苏辙《秋雨》“一雨一凉秋向晚”,郑刚中《河池秋雨》“一雨一凉秋气味”,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一番秋雨一番凉”等都是通过人们的身体感受来描述的。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如衣服、床席的更换等的描写表达秋雨之凉。白居易《雨后秋凉》:“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着身”,“生衣”是指绢制夏衣,秋雨后人们不用扇子了,忽然感觉身上的夏衣薄了。其《感秋咏意》写道:“炎凉迁次速如飞,又脱生衣着熟衣”,“熟衣”是指煮过的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生衣换成了熟衣,表明秋天凉意很浓。唐代李中《秋雨》:“爽欲除幽簟,凉须换熟衣”,范成大《纳凉》:“雨洗新秋夜气清,悴肌无汗葛衣轻”,陆游《秋雨益凉写兴》:“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等,都是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来体现秋雨引起的天气变化。

2.叶落草衰

植物是大自然最多姿多彩的气候物象。秋风秋雨过后,大自然呈现花叶凋零、衰草连天的景象。在温带地区,受秋雨降温影响最大的植物莫过于落叶阔叶树种和野草。在阔叶树木中,有两种在秋雨中特别引人注目:一是梧桐,分布广泛,我国各省均町栽培,叶子比一般的植物宽大;二是芭蕉,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广泛栽种,叶面硕宽而长,嵇含《南方草木状》曰:“(芭蕉)叶长一丈或七八尺,广尺余”,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说:“草木叶大者莫大于芭蕉。”梧桐、芭蕉不耐秋雨之折煞,凋残零落的现象也比其他类别的植物更加明显。因此,文学作品也常通过对梧桐叶、芭蕉叶的描写体现秋雨的影响。

对于秋雨中梧桐的描写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情景交融、对偶工整,春风与秋雨、桃李花开与梧桐叶落,一暖一凉,一春一秋,“秋雨梧桐”因此成为秋的物候标志,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初秋雨晴》就写道:“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梧桐叶落成为报秋的信号。杨泽民《瑞龙吟·城南路》:“忆桃李春风,梧桐秋雨”,明代张红桥《留别子羽七绝句》:“寂寂香闺枕簟空,满阶秋雨落梧桐”,郑清之《兀坐》:“夜听寒蛩晓听蝉,梧桐疏雨晚秋天”等,都以秋雨梧桐表现秋的节令特征。此外,梧桐秋雨还被化用为词牌和文章标题,如《念奴娇·梧桐响雨》《梧桐雨》等,节候意义也极为明确。endprint

芭蕉也是秋天物色鲜明的植物,因叶面硕大、硬实挺括,秋雨时,雨滴打在叶子上的声音比较响,节奏明晰;又因芭蕉多种植在窗前庭院、房前屋后,植株不像梧桐那么高大,因而,无论是从视觉方面还是从听觉方面,雨打芭蕉都比雨打梧桐更加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陆游《秋兴三首》“芭蕉正得雨声多”,王十朋《芭蕉》“草木一般雨,芭蕉声最多”等诗句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芭蕉不耐寒,秋雨带来的大幅降温会使叶子迅速枯萎,凋零特征明显。因此,古代写秋雨的作品往往写到芭蕉,用雨打芭蕉的声音衬托秋意之浓,如贺铸《菩萨蛮》:“芭蕉衬雨秋声动”,杨万里《秋雨叹十解》:“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陆游《雨夕焚香》:“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周紫芝《雨后顿有秋意得小诗四绝》:“络纬独知秋色晚,芭蕉添得雨声多”;赵彦镗《秋声》:“潇潇细滴蕉窗雨,唧唧悲鸣草砌蛩”等。而明代边贡《西园》“自闻秋雨声,不种芭蕉树”的描写又从反面证明,秋雨与芭蕉是一对天然的搭档,雨滴蕉叶如指落弦上,在雨声潇潇的季节,弹奏出清凉闲雅的乐曲,向人间传递着秋的消息。

草随处可见,望秋先陨,尤其在北方,枯黄衰老的时间比南方早,宋刘辰翁《临江仙·过眼纷纷遥集》:“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秋季植物枝疏叶落,视野开阔,枯黄的秋草变得醒目,李白《送袁明府任长沙》:“暖风花绕树,秋雨草沿城”,肆意蔓延的荒草表现出冷秋气象。秋草若遇绵绵秋雨的侵犯,便呈现纷乱离披、衰草连天的景象,如杜甫《秋雨叹》:“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明高启《咏竹》:“秋雨烂百草,青青修竹林”;王留《长安秋草篇》:“才经秋雨便离披,更入秋风易销折。秋雨秋风打复吹,秋风萧索一庭悲”等,都以秋草的反应体现秋雨的特征。

3.阴雨绵绵

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天高气爽,但在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青藏高原东部、陕西南部等地,常常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雨量虽然不像夏雨那么大,但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秋雨时节正值秋收。因此,在古代社会,人们关注较多,有关的文学作品描写也较丰富。

楚辞中把阴雨绵绵的秋雨称为“秋霖”,“霖”即久雨的意思,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意思是,天上一直下连绵的秋雨,大地何时才能干爽,“霖”体现了秋雨绵延时间之长。魏晋时期描寫秋雨的作品中,“淋霪”“霖”等都是常见之词,形容秋雨绵绵不止,如曹植《愁霖赋》:“何季秋之淫雨兮,既弥日而成霖”;陆云《愁霖赋》:“谷风扇而攸远,苦雨播而成淫”;江淹《张黄门协苦雨》:“有弁兴春节,愁霖贯秋序”等,都写了这种天气现象。大诗人陆游是浙江山阴人,又曾在四川为官,对秋雨绵绵的天气现象感受很深,有多首《秋雨》诗,其中对秋雨的缠绵这一特征描写较多,如“漫道秋来雨,那无一日晴”;“山深草木久已荒,昼昏风雨殊未止”;“一秋风雨蔽白日,积水鬼神愁太阴”;“雨滴何由止,入眠不复成”;“秋晚兼旬雨,雨晴当有霜”;“冷雨萧萧涩不晴,丛篁遮尽小窗明”等,久阴不晴、风雨不止、遮天蔽日、连旬下雨等都描写了绵绵秋雨淅淅沥沥、无休无止的天气现象。

对于秋雨绵绵的天气的形成,古代文学作品也有探寻,唐代李沇《秋霖歌》作了有趣的想象:“西方龙儿口犹乳,初解驱云学行雨。纵恣群阴驾老虬,勺水蹄涔尽奔注。叶破苔黄未休滴,腻光透长狂莎色。恨无长剑一千仞,划断顽云看晴碧”,认为秋霖是群龙毫无顾忌地戏水而导致的连续下雨,诗句通俗明快,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气象认识。

秋雨绵绵时也正是秋收或秋种的时候,适量的降雨利于秋季农事,但连续的降雨也会对农作物收割或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杜甫有多首《秋雨叹》,内容大都是对阴雨不止可能导致秋粮减产、生活困难的忧患,如“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等。宋代陆文圭《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开元以后可堪尤,秋雨霪霖稼不收”,王禹偁《秋霖二首》:“秋霖过百日,岁望终何如”,苏轼《吴中田妇叹》:“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把头出菌镰生衣”,陆游《秋雨叹》:“淙淙雨声泻高秋,稻粱浸澜雨不休”,宋释文垧《苦雨》:“秋雨连三月,愁吟野水演。渐看禾黍没,难使渭泾分……民忧昏垫苦,苦语不堪闻”,都描写对阴雨绵绵、秋收无望的担心。

在我国四季的降雨中,春雨、秋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较大,但因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节奏,人们对春雨、秋雨的期望是不同的,乾隆《御制诗三集》“杂言”这样说:“春雨如膏,秋雨如涛;膏则艰致,涛则易滔”,说明春雨珍贵、秋雨致灾。“即事”又说:“一雨春三日,东坡为之喜。一雨秋三日。而我愁无已。三日岂弗同,时殊事异耳……”苏轼有《喜雨亭记》,记述春旱得雨的欣喜,人们对春雨之喜与秋雨之忧的不同可见一斑。

秋风秋雨两种天气叠加,其势力就更加强劲,风雨兼作,天昏地暗,万境顿时清寂。宋代诗人张耒对天气及季节变化比较敏感,既有秋雨之作,也有秋风之作,还有秋风兼雨之作,《十三夜风雨作暑气顿尽明日与晁郎小饮》写道:“雨洗风扫除,老火不复燎。蓐收行正令,一夕清八表”,《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两首诗都用“顿”字表现雨洗风扫的气势,暑气顿时消失,八荒一时清净。陆游也是长于描写季节更替及时令风物变化的诗人,有多首秋雨、秋风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样描写秋风秋雨对大自然的强烈影响:“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忽焉风雨恶,纵击势莫当。颇疑地撼轴,又恐河决防。和泥补窍穴,乞火燎衣裳”,写出了风雨铺天盖地、地动河决的情势。

三、总结

在我国四季中,春、秋是两个较长的季节,春生、秋收的农业生产节奏使这两个季节在人们的心理上都极为重要。秋雨秋风都具有凋残陨落万物生命的特征。秋季天寒日短,西风萧瑟,尤其是秋雨过后,黄叶纷飞、草木凋零、生机衰微、动物迁徙……时序节候的更换引起的却是盛衰的巨变,生命迹象的顿时黯淡,这种反差对人们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开启了以“空阶夜雨”抒发孤独悲伤情感的先例;明代韩邦靖《秋雨》与之遥遥呼应:“雨到秋深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滴阶响共蛩鸣切,入幕凉随夜气侵。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官漏夜沉沉。萧条最是荆州客,独倚高楼一醉吟”,诗歌将秋天雨夜拉长,雨声与虫鸣雁声融合,清寂人心,无眠的羁旅之人深感长夜漫漫、雨滴不休,孤独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认为:“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清,莫过于夜。”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风、秋雨、夜雨不仅具有时序性,而且具有悲伤的情感意味,这便是文人的悲秋之情。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悲秋之情的产生当是根源于秋风、秋雨的气候特性,正如《淮南子》所说:“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也”,意思是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季节具有情感色彩,而这一色彩是通过“物化”这一过程实现的。古代文学尤其是古诗词中描写秋风秋雨的诗句既生动地解说了我国夏秋气候的变化和秋季的气候特征,而且渲染了清冷凄凉的气氛,表达了悲伤落寞的情感。

责任编辑:魏策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秋雨气象秋风
气象树
秋雨
秋风
秋雨
秋雨
文章有象
秋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