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上的临床应用
2018-03-13刘霞
刘 霞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七病区,山西 大同 037000)
产妇感染,也叫产褥热,是指在产褥期和分娩期中,因病原体入侵导致产妇生殖道产生的感染[1],产褥感染发病率较高,产生的危害也较大,直接威胁到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表明了实施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本文以我院收治的产妇为例,分析了护理干预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上的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抽取的200例产妇,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法,成立实验组(n=100)和参照组(n=100)。实验组中,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8±4.2)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9.2±0.9)周;参照组中,产妇年龄2 4 ~3 9 岁,平均年龄(28.7±3.8)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0.7)周。比较两组产妇的上述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所有产妇及家属人员知情前提下,坚持自愿为主,与其签署了相关书面文件。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孕期护理、分娩期护理及产褥期护理等措施[2];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具体护理操作步骤如下:(1)感染护理:实时监测产妇的临床生命体征,观察其基本情况,若产妇出现高烧,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告知产妇多喝水,多食用营养充足的食物;结合恶露、伤口、会阴水肿等病症,采取冲洗或局部湿热敷的方法,并做好下肢保暖,促进血液循环。(2)乳房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早期进行接触及吸吮,产妇分娩的若干小时内,采取适当手法按摩产妇乳房,1天2~5次,1次15~20 min,持续按摩3~5 d[3]。(3)疼痛护理:给予产妇体位护理,使其保持半卧体位,若是会阴侧切的产妇,适宜保持侧卧位,帮助产褥进行引流恶露和缓解炎症,使手术切口更加清洁。(4)心理护理:产妇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担,期间产生焦躁、抑郁、烦闷等不良情绪,严重时极易产生产后抑郁的情况,更要注重对产妇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经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用x2检验,P<0.05时,两组间数据经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
2 结 果
通过对比两组产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实验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为5(5%),参照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5(15%),实验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对比,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的产褥感染发生率[n(%)]
3 讨 论
产褥感染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会阴侧切、产程过长、器械消毒等,产妇具体表现为腹痛、发热、恶露等临床症状,临床治疗多采用营养支持、抗生素等治疗方法。由于产褥感染的危害性极大,需要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做好产妇围生期的护理工作,防止出现产褥感染的风险。常规护理模式相对落后,对于产妇预防产褥感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针对性和预见性;系统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演变和形成的,强调了产妇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其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如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乳房护理及感染护理等[4],切实减少了产褥感染发生情况,提升了护理质量。
本文研究中,参照组单独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数据,从中可得知,实验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仅为5%,远远低于参照组的产褥感染发生率15%。通过本次研究,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对比,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对产妇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和优势。
综上所述,结合产妇的基本情况,通过采取具体全面的系统性护理干预,降低了产褥感染发生率,取得了十分优良的护理成果,改善了产妇的恢复情况,这对于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