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疗法对不孕症患者人工授精结局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2018-03-1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不孕症效能疗法

孔 芬

(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0)

前 言

不孕症是一种特殊的生殖健康类疾病,该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供精人工授精(AID)的治疗方式对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该治疗方法的妊娠成功率较低,进而导致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从而对供精人工授精的最终治疗结局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希望疗法对进行人工授精治疗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缓解其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1]。为进一步研究此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在我院进行人工授精治疗的25例不孕症患者使用希望疗法进行了心理护理,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在我院接受供精人工授精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纳入标准:①符合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③未患有严重的精神类相关疾病。④不存在沟通障碍的问题。

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这50例患者分为25例一组。

对照组:年龄:25~34(27.30±4.82)岁;病程:3~7(3.47±1.96)年。

观察组:年龄:26~35(26.45±3.72)岁;病程:4~8(3.82±2.34)年。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常规治疗的具体内容包括:(1)告知患者在月经周期的第5~9天时口服促进排卵的治疗药物,并在服药后的月经周期的第11天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2]。(2)通过超声检查设备观察患者卵巢内卵泡的体积大小,当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双侧卵巢内存在数量至少为1个的直径超过18 mm的卵泡时,可准备对其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手术。(3)在确定患者的卵巢内存在直径大于18 mm的卵泡后,将剂量为6000 U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肌内注射的方式注射于患者的体内,并在药物注射36 h后对其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手术。(4)人工授精手术结束后,患者应通过口服相关药物的方法来进行黄体支持,并在术后的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进行血液THCG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若患者的血液THCG的检测结果数值大于10U/L,且经超声检查后发现其子宫内存在孕囊,则表示患者已发生宫内妊娠。

常规护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等。

观察组:常规治疗+希望疗法。观察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内容同上。希望疗法的具体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应对接受人工授精治疗的患者详细讲解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应进行有效地疏导,并鼓励患者与病情相似的病友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提高其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和自信心[3]。(2)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协助其主治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3)由于不孕症具有较为特殊的疾病性质,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使日常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均受到较大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配偶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病情宣教和心理辅导,从而通过家庭情感支持的方式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进而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4)通过与患者的日常接触,进而有效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当发现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可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以对话和沟通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有效地缓解负面心理因素对其治疗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大幅提高妊娠的成功率[4]。

1.3 观察指标

对比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的水平的变化情况。使用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进行评价,该量表的评价分数范围在10~40分之间,量表的评价的分数越高,表示其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反之,则表示其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低。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人工授精治疗后的治疗结局,观察内容包括妊娠率、流产率和分娩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数(x2检验)、计量(t 检验)资料用SPSS19.0for windows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 果

2.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对比

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的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对比(分,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对比(分,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组名 n 进行护理前 进行护理后对照组 25 20.47±4.28 24.75±3.59观察组 25 21.56±3.67 31.92±3.74

2.2 两组患者人工授精治疗结局的对比

在进行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妊娠的患者有9例,占该组患者总数的36 %;其中,发生流产的患者有4例,占妊娠患者总数的44.4%;分娩成功的患者有5例,占妊娠患者总数的55.6%。在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妊娠的患者有15例,占该组患者总数的60%;其中,发生流产的患者有5例,占妊娠患者总数的33.3 %;分娩成功的患者有10例,占妊娠患者总数的66.7%。由此可得知,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局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上不孕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其病因主要包括避孕不当、流产次数过多等。不孕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生殖类疾病,由于社会方面和患者家庭方面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知,从而导致不孕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进而使临床疗效亦大幅下降。希望疗法是一种由希望理论衍生出来的心理护理疗法,其具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等积极作用。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项具体行为而进行的判断和推测,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自信心的高低可依据自我效能感的不同水平进行充分地说明[5]。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依据他人治疗成功的结果和经验而得到提高,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患者具有自我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其可积极地面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对接受人工授精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使用希望疗法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地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6]。

根据本次研究可得知,在使用希望疗法进行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均较低;使用希望疗法进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希望疗法进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人工授精治疗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此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希望疗法对接受治疗后的不孕症患者的人工授精结局和自我效能感的良性影响。

总而言之,希望疗法可有效地改善进行人工授精治疗后的不孕症患者的人工授精结局,显著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不孕症效能疗法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假排卵与不孕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