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的实施及产后恢复情况研究

2018-03-13郭春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围产期初乳孕产妇

郭春燕

(增城区新塘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塘医院),广东 广州 511340)

近几年,高龄孕产妇例数呈现出明显增多,同适龄孕产妇进行比较,其存在较高概率呈现出围产期并发症的现象,从而无法对产后快速恢复做出保证[1]。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对高龄孕产妇进行干预,对其产后恢复进行显著促进具有显著意义。本次研究将针对高龄孕产妇确定最佳干预方法,以通过围产期保健,对患者产后恢复进行促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04月收治的912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包括792例正常分娩产妇以及120例高龄孕产妇;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进行孕产妇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45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7岁~42岁,平均年龄为(29.52±2.03)岁;观察组(456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6岁~41岁,平均年龄为(29.53±2.05)岁;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年龄,最终发现无明显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主要于口头宣教以及电话随访等方面完成干预;对于观察组,安排专业人员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孕产妇展开健康教育干预,就分娩前系列准备、围产期注意要点以及分娩后恢复要点等着重讲解。完成后,针对性展开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及产前培训工作。就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过程等基本内容加以讲解,最终确保产妇对于心理状态调整、哺乳以及产后并发症等系列知识可以充分了解,在对母婴安全做出保证的条件下,对于产后恢复进行显著促进[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高龄孕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初乳分泌时间、子宫复旧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进食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两组高龄孕产妇干预结果展开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产后恢复情况)以形式合理展开t检验,最终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各60例高龄孕产妇产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同对照组高龄孕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子宫复旧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进食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龄孕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子宫复旧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进食时间临床对比

表1 两组高龄孕产妇初乳分泌时间、子宫复旧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进食时间临床对比

组别 初乳分泌时间(h) 子宫复旧时间(w) 阴道出血量(mL) 进食时间(h)观察组(n=60) 14.36±5.13 4.59±1.25 43.29±8.49 10.26±1.22对照组(n=60) 24.17±6.25 7.69±3.16 59.75±11.29 15.05±2.35 t 9.3977 7.0661 9.0258 14.012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对于高龄孕产妇而言,其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难产以及系列并发症的现象,此外,其表现出胎儿窘迫的概率较为显著,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对高龄孕产妇进行干预,对其围产期的安全性做出保证存在显著意义[3]。

围产期保健属于近年来应用率较为广泛并且显著的一种新型干预措施,具体在开展期间,需要对高龄孕产妇的病史进行了解,并且就其健康状况加以询问。如果孕产妇患有内科疾病,需要通过对其病情状态加以了解,对其妊娠的可行性进行判断。此外,就产妇子宫大小以及生殖道情况认真检查,对其有无呈现出肿瘤情况加以明确。此外,需要对其是否存在家族遗传史加以明确,如果需要则合理展开遗传咨询操作,从而将围产儿遗传性疾病出现概率显著降低。通过将监护力度加强以及认真做好产检工作,最终对于不良事件的出现进行充分预防。

综上所述,临床选择围产期保健方式对高龄孕产妇进行干预,对于患者初乳分泌时间、子宫复旧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进食时间的减少可以明显促进,从而对于高龄孕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性做出保证,对于其产后恢复发挥明显促进作用,进一步表明围产期保健工作临床开展价值。

猜你喜欢

围产期初乳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