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述评*
2018-03-13薛晓静刘智斌王莹莹杨金生
薛晓静,刘智斌,王莹莹,杨金生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针灸相应穴位后,针灸效应经过潜伏期、高峰期随后逐渐回落[1],这说明针灸效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度,超过某一时间限度,针灸的疗效会缓慢降低,直至消失[2]。影响针刺后效应的时间因素之一是针灸的间隔时间,在诸多针灸治疗方案中,何者为最佳的针灸间隔?古代和现代的针灸间隔有何不同?相关文献论述较少,因此本研究查阅古代和现代的相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1 针灸间隔时间古代文献分析
古代文献以《中华医典》为基础,检索并通读其中收录的50部针灸推拿古籍原文后,对针灸间隔时间的相关医案和记载进行筛选归纳,以年代为序整理见表1。
从表1可以发现古人在确定针灸的间隔时间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1 依据患者的体质
《灵枢·逆顺肥瘦》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古人认为在临床中对待小儿疾病,每日可以针刺两次,且不宜长时间留针。《灵枢·终始》指出:“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阐述了根据人迎寸口脉的盛衰确定治法和间隔时间。
1.2 依据部位和腧穴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曰:“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说明艾灸过程中应考虑具体部位的不同,如头与四肢部位皮肤浅薄,在进行艾灸时,为避免耗损气血,应该分日灸或者是隔日灸。《备急千金要方·灸例》曰:“大杼、胃脘可五十壮,手心主、手足太阳可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可百壮,皆三报之,乃可愈耳。”古人施灸某些腧穴需要分3次施术而不一次灸足,即存在间隔时间的因素。
表1 针灸间隔时间古代文献
1.3 依据病程长短和病势的轻重缓急
《灵枢》又云:“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病久邪气深,针刺一般为隔日1次。一般来说,急症热证针灸间隔时间较短,如《针灸集成》中的“痈疽疔疖之初起”“发际肿、唇肿”每日一刺,《千金要方》中的隔香豉饼治疗“发背、痈肿”则每日两次,而对于病程较长、病势缓的“鼓胀”“骨痹”则为隔日1刺。
1.4 依据具体治疗方法
如表2所示针刺间隔时间较多的为隔日1次和每日1次,艾灸则多采用每日1次的治疗间隔,不强调“火足气到”,反而重视间隔灸,以达到总灸量的需求。放血疗法多用于外科阳证和血络之病,每日1次居多。而刺激较强的火针治疗间隔则为隔日1次。
表2 治疗方法与间隔时间
从《中华医典》中针灸间隔相关记载来看,古人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选择针灸间隔多从患者体质、病程的长短、病势轻重缓急、具体疗法等方面入手,有一定的规律性,又因人制宜。但诊治疾病多依靠医者自身经验,因此随意性较大,对于针刺间隔与疗效的关系并无深入研究。后世医家多关注于选穴、针刺时辰、针灸手法的研究,而对于针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研究仍然较少,直到近代才有学者对此做进一步探讨[1]。
2 针灸间隔时间现代文献分析
现代文献中的针灸间隔时间又是如何,医者是如何选择针灸间隔时间的,为此笔者分别选择临床常见的一个骨科和内科疾病——“膝关节炎”和“胃痛”为例,对现代文献进行搜索、整理和归纳。
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退行性关节炎”的文献。搜寻的年限设定为2007—2017年,限定关键词为“膝骨关节炎”或“退行性膝关节炎”或“增生性膝关节炎”或“原发性膝关节炎”或“风寒湿性膝关节炎”,干预措施设定为“针灸”或“针刺”或“温针”或“电针”或“刺络放血”,筛选纳入本文180篇,其中针灸间隔时间为每周1次的文献为141篇,占78.3%,隔日1次文献有33篇,占18.3%,每周2次共4篇,占2.2%,每日2次共1篇,占0.5%,每日或隔日共1篇。
同样的方法检索针灸治疗“胃痛”的文献,限定关键词为“胃痛”“胃脘痛”,干预措施设定为“针灸”或“针刺”或“温针”或“电针”或“刺络放血”,搜索年限设定为2007—2017年,纳入文献61篇,其中针灸间隔时间为每日1次的文献48篇,占78.6%,隔日1次的文献为9篇,占14.7%,急性每日1次,慢性隔日1次的文献3篇,占4.9%,每日2次的文献仅1篇,占1.6%。
可以发现现代文献中对于这两种疾病针灸间隔为每日1次居多,隔日1次次之,就“膝关节炎”与“胃痛”而言,针灸间隔时间无明显差异。陈少宗[3]对清华同方数据库中几种常见病的针刺间隔时间进行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文献的针灸间隔时间为每日1次,从目前看,在单一因素下,没有研究结果表明每日针刺1次为最优选择。从采用方法来说,电针、温针灸和常规针刺的针灸间隔无明显差异。吴宛容[4]对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膝关节炎的39篇临床文献统计,探讨针刺频次与疗效的关系,发现隔2天1次的治疗痊愈率最高。又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60名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时间间隔的针刺疗效观察,结果表明隔日1次比隔2天1次治疗效果好。
3 针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3.1 针灸间隔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前,针刺间隔时间的研究多建立在针对具体疾病上,但其涉及的病种数仍然较少。石学敏[5]认为针刺间隔为3~6 h为最优选择,脑血管疾病每6 h针刺1次,针刺效应可以有效蓄积,而哮喘最佳针刺间隔为3~4 h。包向阳等[6]观察了不同间隔时间的头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差异,发现每日针2次的效果优于每日针1次;而邢艳丽等[7]的研究表明每日针3次较每日针2次效果好。胡军等[8]针刺结合他巴唑治疗甲亢,发现针对反复发作者针刺间隔应不少于每周2次,首次发病者每周1次的治疗频次即可。程立红等[9]观察不同的间隔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对疗效的影响时,认为对每周针刺12次、6次的效果并不比每周3次更好,因此就中、重度面瘫来说,每周3次的治疗是适宜的;李艳等[10]通过正交设计观察针灸时间因素对周围面瘫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时间和频次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其中留针20 min,隔日1次为优选组合。
以上研究表明,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最佳针刺间隔时间,为针灸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当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操作规范不统一,相互间很难有效比较;相关研究多是单点设计,局限于比较前后疗效的差异,质量较低,难以探寻不同疾病、不同针刺疗法的针灸间隔与疗效的规律。
3.2 针灸间隔时间的实验研究
符仲华等[11]以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为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对针刺间隔时间、操作方法、留针时间、针具型号4个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发现针刺间隔时间最为重要,在1天1次、2天1次、3天1次等3个针灸间隔时间中,隔日1次为最佳。赵仓焕等[12]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电针的镇痛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每日1次的镇痛效果优于每日2次。王贺春等[13]观察4种时间间隔的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原性痛的疗效对比,研究认为对于慢性神经源性痛而言3天1次的针刺间隔最好。朱丽霞等[14]观察了对于神经损伤性痛觉过敏不同针刺间隔的调整作用,结论为每日或隔日1次弱强度电针可减弱痛敏程度并促进其恢复,间隔为3天1次的则无效。
目前,一些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间隔对针刺效应的作用机制,肯定了针刺间隔时间对于针刺效应的重要影响,但仍然未能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对于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还不太确定。
4 结语与思考
从古代和现代文献来看针灸间隔随意性较大,缺乏切实可信的客观依据,从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来看,同一疾病最佳针灸间隔结论不甚相同,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这或许与患者个人体质、病情所处阶段有关,更与研究方法的不同、实验对象的差异、针刺参数的设置、对疗效评价指标不同等有密切关系。因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启示:①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应遵循随机、盲法、重复、对照的原则,采用遵照循证医学的标准纳入实验对象以及进行疗效评价,提供切实可信的结论和数据;②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众多,应开展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研究,为技术的规范与应用提供依据;③不同病症之间针灸间隔是否存在规律性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应开展不同病症针灸治疗间隔的对比研究。其次,从古代文献中可以发现针灸疗法不同间隔亦有差别,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间隔的对比研究亦应开展。
总之,发现针灸间隔与针灸效应的规律,才能形成规范的诊疗方案。应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深度挖掘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疾病的针刺间隔的应用规律,有利于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1] 周桂桐.试论时间与针灸治疗的关系[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4):23-24.
[2] Peter Baldry.Superficial versus deep dry needling[J].Acupuncture in Medicine,2002,20(2,3):78-79.
[3] 陈少宗.针刺作用时效关系研究的临床意义[J].针灸临床杂志,2008(6):1-3.
[4] 吴宛容.不同时间间隔对膝骨性关节炎针刺效应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52-53.
[5] 卞金玲,张春红.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J].中国针灸,2003(5):38-40.
[6] 包向阳,于致顺,葛凤新,等.头穴治疗偏瘫的不同疗程、刺激量与疗效的关系[J].针灸学报,1992(4):16-19.
[7] 邢艳丽,姚凤祯,杜莹莹.头穴针刺次数对中风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4(4):37-38,63.
[8] 胡军,何金森,李鼎,等.不同针刺间隔时间治疗甲亢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1995(6):1-2,60.
[9] 程立红,缑燕华,谢建平,等.针灸间隔时间与面神经麻痹疗效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4):24-26.
[10] 李艳,范兴良.基于正交设计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化方案研究[J].新中医,2013(4):121-123.
[11] 符仲华,姜翼,杨传标,等.从针刺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分析影响疗效的刺法因素[J].针刺研究,1995(2):40-44.
[12] 赵仓焕,王文靖,谢步霓,等.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局部前阿黑皮素和前脑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6(6):812-816.
[13] 王贺春,万有,姚磊,等.不同频度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J].针刺研究,2002(2):112-118.
[14] 朱丽霞,李文武,吉长福,等.不同强度电针对痛觉异常治疗作用的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1):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