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教学中数学新授课操作流程的探索与优势分析

2018-03-12冷欣锚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操作流程新课数字化

冷欣锚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在数字平板化教学中新课的操作流程的探索,形成一套具有天立特色的新型操作流程,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课堂进行对比后,具有以下优势:(1)明确预习内容,提高预习质量;(2)云端数据搜集,准确把握信息;(3)前置探究内容,扩大课堂容量。以新型的高效课堂模式书写华丽的数字化教育篇章。

【关键词】数字化,新课,操作流程,课堂容量,高效课堂

一、引言

中学数学长久以来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尤其要在初中学段打好基础、激发兴趣从而走入更深的数学世界中,因此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应用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全球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顺势融合进数字化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数学也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内容,内容高度抽象且学生不易理解,也就使得数学公式不能通过单纯地记忆来进行应用,所以才要求在进行初中数学新授课时要设计从感性到理性、直观到抽象的系列活动,来降低教学的难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种课型的操作要求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的四基要求也不尽相同,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主要从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下利用互联网对新课操作流程的探索及优势分析。

二、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对比

华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克东教授在《四结合通讯》杂志中撰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过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已经实践多年的高效课堂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具有代表性。

在互联网+时代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从落地的实践上来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在不断实践与探究中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既继承了高效课堂的优点,同时也具备新时代的特征。

在全国首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讨会中,有专家就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第五代教育资源,而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实际操作的流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也带来了许多教学方式的改进,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将推动教育信息化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二、在新课学习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数字化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高预习的质量、课堂的容量,更能够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标,以下三点是在探究与实践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

(一)明确预习内容,提高预习质量

长久以来预习都是所有学科的必备过程,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预习什么?(2)怎样预习?(3)预习之后有什么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传统的高效教学模式中编写学案,预习导学案是教师“导”的体现,预习导学案的设计是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体现了班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体现了班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在预习导学案的设计中做到简洁明白,抓住关键,揭示知识间的练习,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是一个学生自主预习的环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提前把精心准备的预习提纲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前一段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提纲中的内容,所以第一步主要是在老师的预设中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这是一个让学生提前热身的一步。

但在其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问题:(1)预习时间可能较长,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够强烈;(2)预习要求难度较高,部分学生难以达到预习的要求;(3)预习反馈时间较长,不容易固化知识内容。

(二)云端数据搜集,准确把握信息

(三)

通过微课预习以及课前预习检测,可搜集到全班微课预习情况的数据,同时掌握每一个同学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在课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案,更加针对有效地与学生产生共鸣,从以往的“机枪扫射教学方式”的全面覆盖到“狙击枪+机枪式教学方式”的重点突出,更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课程为主的理念,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中的时间,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四)前置探究内容,扩大教学容量

通过微课预习以及课前预习检测,大大将探究过程放到课前完成,减少课堂中学生的探究时间,让课堂中的时间充分利用在模型总结与知识小结中,提炼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同时也通过新课操作模式的变化,课后作业提前在课堂中完成,当堂清,、节节清,形成高效连贯的教学模式,扩大了教学的容量。

再者,前置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当堂作业即为预习下节课内容,学生时间充裕,课后讨论时间较多,可通过课间、自习、查阅相关书籍等方式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人受到激励时,其能力会高于激励前的4-~5倍。因此我们要善于应用激励评价,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与潜能。对于学生的前置性探究作业,只要有认真完成了,我们就要及时地进行肯定与表扬,对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课堂上应确保学生有展示作业成果的机会及交流的时间,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才能得以保持,才能用心去完成每次的前置性探究学习作业,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自信心,学生学习由被动便主动,学生因有成就感而更加乐学,因乐学而探究力更强。

三四.、结语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佳的路径。数字时代年轻一代所具有的优势通常超过年长者,这种并非个体性因素造成的优越,已越来越得到认同,这也是人类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数字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丰厚的教学基本功,也需要通过音视频等媒介与学生产生真正的互动,使数学的教学内容更加丰满,怎样通过不断的革新使得高效课堂得到充分的发挥将是我们接下来将着力研究的问题。而我们必将以新型的高效课堂模式去书写华丽的教育篇章。

参考文献

[1]张延国.浅谈初中数学为何要进行数字化教学[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2.04

[2]谢邦明.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助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J].信息技术教育.2015.02

[3]陆真,马宏佳.一门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实践性课程介绍[J].化学教育.2010.12

[4]张海,王以寧,何克抗.基于课堂视频分析对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

[5]周海忠,周旋.“学习手机”的今天与电子书包的明天[J].产业聚焦,2011,2:16-17

[6]宛波.互动反馈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0:115-117

[7]陈德志,杨均英.互动式课堂的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51

[8]张纪勇.去与留:开放教育小专业建设的“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11,6:58-62

[9]杨孝堂等.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号为DKA05010165)

猜你喜欢

操作流程新课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技校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浅谈小学英语新课导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