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2杨福
杨福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从新的角度重新定位师生关系,通过微课的自主学习探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能自主生存,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教师应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数学;注重
一、注重学生能力发展,以人为本
“翻转课堂”是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到“翻转课堂“,我们可以追溯到萨尔曼·汗远程指导表亲学习数学上,当年他尝试通过上传YouTube视频辅导表亲学习,意外取得了成功。可能当时谁也未曾想到,一个小小的尝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场变革。翻转课堂之所以获得成功,既得益于探究性学习,更离不开视频教学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重视对“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是具备自我发展、自我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的。而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这就更要求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比如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内容综合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等。学生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且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已慢慢被学生们开始接受,不觉得哪里存在问题,然而,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是一般,好的同学还是很好,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还是很差,也不愿意去追究原因。翻转课堂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再用传统思维去定義数学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改革。通过观看视频讲解,学生能了解到校内教师没讲到的部分,或者是自己遗漏的部分,翻转课堂上查漏补缺的功能很是受同学们喜欢,也受到大部分学生的推崇。?因此,在小学信息翻转课堂中通过微课的内容呈现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再结合目标的翻转,以人为本,根据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非单一的知识灌输。
二、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学定教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主要围绕老师“教”,老师演示讲解,学生模仿操作,老师讲到哪儿,学生跟到哪儿,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不良学习习惯,主动性也逐渐减退,学习兴趣及意识也逐渐淡薄,这就大大阻碍了学生成长。而在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切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充分设置微课的内容,注重主体教学从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课堂上再根据学生对于微课的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从而突破重难点,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也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胃口”设置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探索,科学合理的“以学定教”。信息技术对教学起作用的核心之处就在于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网络瞬间将万千师生连接在一起。例如,在翻转课堂教学前,教师则可以开发的微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源推送至学生微信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检索。学生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并可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情。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等手段虚拟出接近真实的情景,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使一些深奥的或者只能靠想象去理解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微课视频录制、在线教学互动平台、开放课程平台等越来越来成为教学的常态,信息技术已不再是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或IT实验设备等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优势颠覆了传统教学,把教师从知识技能的讲解上解放出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三、注重综合信息交流,动态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单向交流的过程,教师传递,学生接收,信息反馈不及时,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问题的累积和叠加,对学生的知识内化和个人成长形成阻碍。基于微课和翻转的数学课,有多层次,多方位,多通道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师生、生生共同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平台,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沟通交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及时解决问题。学生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学习微课内容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加上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有机结合,使翻转课堂中知识的提升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而帮助师生共同成长,实现共赢。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同动了教育领域的变革,翻转课堂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水平的提高,它必将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武丰.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方法分析[J].新课程(中),2016.
[2]陈倩,李娇娇,汤才梅.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