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媒体优势做强广播互动平台
2018-03-12李飞荷
摘 要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广播新闻发展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科学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做大做强广播新闻,这已是当代广播人面临的课题。广播人只有在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上,主动吸取微信等新媒体的长处,发挥新媒体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广播新闻才能在创新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微信;广播新闻;优势和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識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4-0096-02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微信大有占领新闻传播高地的趋势。在广播新闻传播中,微信的功能优势已显而易见。广播若想用 “新闻”迎合受众,扩大受众群,必须在融媒体环境下,吸取微信等新媒体长处,并结合广播自身特点,开拓广播新闻传播途径,在融媒体大潮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8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在我国6.63亿网络新闻用户中,微信朋友圈使用率为86.9%。微信社交媒体成了网民消费碎片化时间的主要渠道。微信在广播新闻传播中被广泛应用的事实,也证明了微信在广播新闻传播中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广播新闻传播中微信的优势体现
1)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微信是我们当前随时了解新闻、关注周边人和事的主要渠道。微信的信息传播是一种散射型的传播,它的传播速度真正实现了“弹指一挥间”。在微信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突发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在时效上往往先于官方媒体。究其原因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广播记者只能是在“去现场”的途中而无法进行即时报道。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故、灾难发生时,记者只能通过微信获取一手材料,然后进行核实、整理、后期补充采访,再用广播新闻播报形式进行报道。
2016年11月20日舟山马拉松开跑。开跑不久就有一名跑者突然晕厥倒地,当时广播记者不在事发现场,而微信几乎已经同步开始对跑者的救治等情况进行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广播记者一边通过微信了解情况,一边又与在事发现场的其他媒体记者联系,最后终于通过音频连线串联起了这一新闻事实的完整报道。
微信集合了音频、图片、语音等功能,这些功能带来了强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软件,微信几乎遍及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广播对新媒体的依懒性也日趋明显。广播信息对大众生活方方面面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新媒体的把控程度。
2)强大的互动性,让听众成为“粉丝”。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互动机制较弱,只用简单的听众来信、热线电话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并且反馈大多是滞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广播的收听方式呈现了多样化,微信平台由于使用便捷、准入门槛比较低,互动性强等特点,极易被受众所接受,受众对广播新闻收听的选择也由传统的被动转为主动,特别是广播新闻的即时互动模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觉。
2013年初,普陀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FM933”微信公众号,所有直播节目实现与听众的即时互动,由此也开启了广播新闻在微信中的传播模式,确保新闻得到最大化传播。这一举措实施后,受众积极主动参与互动,现在黄金时段两档新闻类节目《新闻早八点》《下班路上》,每天有听众通过朋友圈或公众号对节目的内容进行点评、点赞或转发;跟帖和实时评论每天多达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所以微信在满足人们倾诉的同时,对广播新闻节目的再一次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及时将新闻信息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广播新闻传播中实现与受众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重大主题报道和系列报道中,微信在和受众实现互动时更显示了其强大的交流功能。广播重大主题报道由于面广、点多、线长,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完全可以发挥受众的主动性,在微信中抛砖引玉下,让受众提供报道线索甚至参与报道活动。这样在和受众交流中,广播增加了与受众的感情,让用户变成了粉丝。另外,在广播新闻播报中,增设诸如互动调查,有奖竞猜、答疑解惑等小栏目,也能大大增强粉丝对广播的好感,广播和受众的黏性自然大增。
3)图文并茂,用丰富性延伸新闻内涵。微信平台带来的不仅仅是沟通、通信方式的跨平台颠覆,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来的革新与挑战也是巨大的。微信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受众圈”时时发送新闻和天气、交通等生活资讯,另一方面也可及时得到受众的信息反馈。尤其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微信快速搜集新闻线索的能力决定了它将对传统的广播新闻制作、传播模式产生冲击,同时也决定了其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2 做强微信平台,提升广播新闻传播力
1)擦亮眼睛,合理借鉴。广播新闻记者为了在第一时间获取第一手新闻线索,必须借鉴微信等社交媒体信息。但是微信信息发布准入门槛非常低,这导致虚假信息和情绪化新闻大量出现。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传统的广播新闻在发布之前都要经过相关部门严格的审查与监管,在新闻的内容发布上更真实、客性,也更为受众所肯定。所以,广播新闻记者在借鉴微信信息时绝对不能有“有图有真相”观点,简单采用“拿来主义”做法,而是要站在官方媒体的高度借鉴、采写、核实、发布,这样既保证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又体现出互联网下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和及时性,为受众提供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在“人人皆记者”“事事皆新闻”的互联网环境下,广播记者绝不能充当“信息的搬运工”,而是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事实核查能力,并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借鉴信息。2017年2月份以来,微信平台上一段假大米制作视频被广泛转发。其实生产中被当做“大米”的颗粒是制作塑料的半成品原料,发布者发这个视频无非是为了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方微信“中国食事药闻”中对“塑料大米”事件进行了辟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吸引听众参与互动,引导听众发挥正能量。广播通过互联网扩大了节目的覆盖面,融入互联网也是广播发展的必由之路。微信作为当下发展最快的新媒体形式,与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传播的快速和便捷。现在广播新闻节目播报中与受众的交流基本使用的就是微信平台。微信的便捷性大大扩大了听众面,增强了新闻的宣传力度,也使听众和主持人的互动量大大增加。给听众一个发表言论的平台,给广播一个吸引听众,引导听众的平台,微信和广播新闻播报之间这一简单的相互利用形式无疑是快速、高效的互赢传播模式。尤其在新闻重大主题报道中,广播新闻可以在微信中设置互动话题,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进展,并产生主动评论的兴趣,实现即时互动。
通过微信和受众进行交流,确保新闻最大化传播,这在广播新闻类节目播报中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广播新闻在借鉴微信信息时,要注意信息体现出来的社会意义、服务意识,要用正能量引导听众发现生活的真、善、美。能让受众通过广播新闻了解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生活常事和新闻,用最接地气的交流方式走进百姓生活,在传统的广播媒体新闻节目中用活用好微信这一社交平台。
除了“内容为王”做好广播新闻节目外,互动也是提高受众忠诚度和增强受众黏连度的有效手段。《浙江之声》目前在节目中都设置了打卡、竞猜、打赏等环节,受众的参与积极性明显提高。另外在广播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还可以插播一些近期在微信上比较流行的“心灵鸡汤”警句、名言,并让听众进行点评,这也是深受听众好评、丰富节目内容的一种方式。“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等,这种简短且具有感染力的短句能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舆论环境,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总之,微信的普及应用给传统广播新闻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微信平台融合了当代新媒体的精华,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广播发展出现了无限生机。但微信由于进入门槛低、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在新闻传播中也加大了新闻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科学运用微信对广播新闻进行宣传,已成为广播新闻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广播新闻需要与时俱进,既发挥自身优势,也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优势,主动吸取新媒体所长,只有这样,广播新闻才能在创新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海涛.微博微信在广播新闻传播中的优势和应用探析[J].中国广播,2017(10).
[2]微信安全团队.2017年朋友圈10大谣言[J].中国信息安全,2018(1).
作者简介:李飞荷,记者,研究方向为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