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状况及影响分析

2018-03-12何亭,王乙珺

新媒体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大学生

何亭,王乙珺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产生,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纸质阅读更多地转变为碎片式的电子阅读,文章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在校学生碎片化阅读的载体、方式、习惯以及选择碎片化阅读的原因等方面,并从身心健康、思维模式、知识获取、媒介素养等方面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在今后更好的阅读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行为借鉴。

关键词 碎片化阅读;网络阅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2-0086-02

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智能手机、电子书、电脑等终端接收器进行不连续、不完整的一种阅读方式。阅读的内容主要为零碎、短小的文章或者是利用形象、直白、简洁的词句对某一事件或长文章进行超浓缩的概括。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读者在零碎的时间内更加快捷地获取最新信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

1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状况研究分析

本次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650份问卷,回收632份有效问卷。主要考察的是吸引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对碎片化阅读的态度,进而分析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

1)阅读载体选择。根据统计调查,参与调查的绝大部分大学生存在碎片化阅读的行为,且基本以手机阅读为主,在问卷调查中显示,以手机为阅读方式的高达90%,以电脑为阅读方式的为41.3%,以iPad、kindle等电子读书器阅读的为26%,以电视为阅读方式的为10.7%,而以书籍为阅读方式仅占40%,还未到一半。随着移动信息化的发展,手机智能化,以及第四代无线传输技术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作为传统阅读的主要方式书籍则受到移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且由于其本身携带不方便、易损毁等原因,使得采用这种方式阅读的被调查大学生较少[1]。

2)阅读内容选择。在针对于被调查者对于碎片化阅读的内容选择上,时事新闻和娱乐休闲位居前列,分别为65.3%和73.3%,而浏览财经类内容的调查对象则很少,仅占8%,由此可見,大学生碎片化阅读更注重时效性,时新性,放松性,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则表现的兴趣不高。

3)阅读原因选择。调查中针对于学生选择碎片化阅读的原因,有79%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信息及时快速,方便快捷,67%的学生选择了信息来源广、丰富,这说明碎片化阅读模式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极大地吸引了学生选择,另有29%的学生选择了便于讨论社会公共话题以及27%的被调查者选择易于个性化阅读。大学生们更关心自己的话语权和个性能否在阅读中有所体现,而碎片化阅读模式刚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最后有少数学生选择了容易抓住关键词、时间空间不局限、收费少甚至不收费的优点。

4)阅读时长分析。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选择了15分钟~30分钟和30分钟~45分钟这两个区间,分别占到40.7%和30.7%,另外还有14%被调查学生选择了45分钟~60分钟,极少数被调查学生选择了15分钟之内和60分钟以上,占比为6.7%和8%。有35%的调查对象认为碎片化阅读所获信息已经占据平日获取信息的大部分,另有31%的调查对象认为占了一半,还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占据了绝大部分,仅有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占据很小一部分。

2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影响

1)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积极影响。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阅读方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相对于抽象传统的文本纸质阅读模式,碎片化阅读所呈现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阅读、屏幕阅读,为读者呈现的则是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生动[2]。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提高了大学生阅读的效率。通过标题,提取关键字,便可知道文章大体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快速筛选自己所需的文章,同时碎片化阅读因其篇幅简短的优势也可作为长篇著作的导读工具,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阅读的效率。

2)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消极影响。碎片化阅读多在电子屏幕上进行,长时间观看会对视力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长时间的“快餐式”浏览而不加分析、不思考,会产生思维惰性,使得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不愿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总是寄希望于在网络中找到答案,况且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认知往往停留在事情的表面,对于工作和社会的经验较少,对工作的实际内容和学习知识无法正确分析判断,因此无法解决好工作学习上的问题,从而产生压力大、拖延的心理。

(1)对于大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很快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可是所接收的内容太过全面,其信息也是多种多样,这会使阅读者的关注点容易分散,让其关注的层次、方面变得多维度,从而影响他们原已构建好的的思维和逻辑。碎片化阅读所带来的碎片化信息,由此导致的对信息的专注力分散,从而影响学生思维逻辑的正常构建与发展。在其碎片化特点的影响下,读者阅读中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阅读,不利于思维体系的构建,使得阅读的结果往往会是无用功。

(2)碎片化阅读对大学生知识获取方面的影响。在这种碎片化的时间段里进行阅读,易受到阅读环境的嘈乱和无序的影响,使得阅读者容易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最终导致阅读没有什么效果,难以实现知识的累积与传播。既然是碎片化,就表明这种阅读方式的简短、断裂,无法深入持续的读,无法深入浅出的获得更深刻的道理。另外,凭借着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学生们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信息,与传统阅读过程中的反复翻阅和查找相比,本身就损失了翻阅和查找这一积累和学习的良好途径。在零散碎的小段时间内,利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本身是无法形成体系的,由于存在知识内容的不连贯性和缺乏逻辑层次以及缺乏后期反复的思考练习,最后,阅读学习大多是停留在“什么都读过,但是不记得了”的肤浅阶段。

由此可见,长期的碎片化阅读不仅不会增长知识,同时还可能不利于大学生掌握社会生存技能。经历过中学系统的教育培养,能够将整个学习过程和所学的知识点化作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学生们能够轻易地归纳出一张知识地图,然而在进行碎片化阅读时,信息之间往往缺乏直接明显的关联性或系统性,太过随意化,学术价值不高,从而导致了这种学习方法无法形成可靠的框架,导致最终结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3]。

(3)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媒介素养指的是当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解读能力、判断能力、质疑能力等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有的能力。传统印刷媒介中文字、插图都是有序、静态的排列在纸张上的,读者只要从前到后的阅读,就能获得连贯的信息。这使得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专注地思考问题,因此纸媒阅读有利于对材料的整体把握,并且可以提高阅读者相应的理解判断能力。而新媒介中的超文本多链接的编排形式却使得人们原始的阅读路线容易发生偏移或改变,注意力分散,难以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纵深注意,且大学生媒介素养有限,不仅不利于培养选择和质疑能力,而且更容易在不断跳跃性的阅读链接中浪费宝贵的时间,使得阅读的目的性和质量降低,养成跳读的不良阅读习惯。

3 结论

不论是传统经典的纸质阅读,还是即时便捷的碎片化阅读,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阅读最大化的目的。当代的大学生依然要利用好两种阅读模式,一方面采用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宽泛的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采用传统阅读的方式,学习原著和经典,全面深刻理解原意,领悟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不至于人云亦云,以偏概全,同时要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唯有这样,才能应付今后工作的需要,正确的解决各种复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付梅,刘娟,葛明贵.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转变与大学生閱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3-115.

[2]赵树海.大学生碎片化网络阅读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1):61-63.

[3]周小萍.碎片化阅读对书院经典阅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7):135-136.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基金“移动教学在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中使用的研究与实践”(JXYJ2018025)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 亭,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碎片化阅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数字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民办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有声读物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碎片化阅读时代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创新
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