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昶:中国士大夫的悲剧

2018-03-12资中筠

公务员文萃 2018年2期
关键词:义和团洋人汉奸

资中筠

袁昶何许人也,当代人除史学界外,可能知者不多。他是庚子事变时,由于力谏朝廷不可利用义和团与外国开衅而被处死的五大臣之一。后世治史者称:“袁昶名臣也,以忠谏至祸,同罹惨刑。丹心未泯,碧血长埋。”重要的是,袁昶其人是近代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从他的事迹可以见到,直到清末,仍然有一批这样对国家忠贞不二,有胆有识有血性的士大夫。

1898年,袁调任京官,在朝堂议事中一直秉承直言敢谏的作风。起初很受重用,两年内一路擢升,在被杀前,官至太常寺卿(正三品)。先是1897年发生曹州教案,德国借机出兵强占胶州湾,光绪征求大臣意见。袁昶上了两万言的条陈,分析当时的形势,做了详细论证,认为德国占胶州湾“祸急事小”,而“俄国自西北至东北,与我壤地相错”,“其祸纡而大”。也就是说,德国一案看似紧急,但是小事,从长远看,俄国才是大患。接着借此机会系统地陈述时弊,说诸臣“相率为乡愿,而举国之人才靡矣!”他举金田之例说,连洪杨这样的小民都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何况诸国互肆蚕食之心!他大声疾呼帝国外患之忧,提出改革措施之纲要。光绪亲自写在册子中,下发大臣们议行。到那时为止,他还是受到重视的。

1899年开始从山东发生义和拳暴乱,起初是反抗当地德国教会的专横作为,主要针对中国教民,烧杀抢掠,同时也闯入了教堂杀戮外国传教士,这就是曹州教案。后来义和拳改“反清复明”的口号为“扶清灭洋”,在朝廷支持下,改称“义和团”,势力越来越大,由山东而直隶,蔓延至内蒙、东北,最后获准进入北京。在北京大肆烧教堂、摧毁一切与洋人、洋货有关之店铺,包括西药铺,滥杀无辜,连支持义和团的贵戚家也有被闯入遭抢劫的。清军有的也加入,一起肆虐。军匪混杂,京师大乱。期间发生了一名日本外交人员被杀,并剖腹挖心之事,引起各国震动,调军队进京保护使馆,清廷拒绝各使馆要求保护之请求。又发生德国公使柯林德到总理衙门议事,途中被清军伏击杀死(清军的说法是因为此人先杀过义和团,此是报复)。这样,事态扩大,联军占领了大沽口炮台,形势紧急,战事一触即发。慈禧经过来回摇摆,最终支持主战派。

从5月到7月袁昶被杀之前的两个月内,形势越来越危急,他单独或会同许景澄连上三道奏折,《请急剿拳匪书》《请亟图补救之法以弭巨患疏》和《请速谋保护使馆维持大局疏》,提出:“奸民不可纵,使臣不宜杀,外衅不可开”。并在慈禧几次召开的御前会议慷慨陈词。同时,徐用仪、联元、力山联名支持袁昶的意见。然而主战派认为,“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此时慈禧之意已决,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同时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然后是八国联军占领天津,继而攻破京城,西太后与光绪皇帝率随从“西狩”,逃亡……不必赘述。

在联军占领天津之后,有步军统领衙门弁役到袁昶家,说诸大臣在总署相候议事。那时情势危机,议事频繁,所以并未引起袁怀疑。实际上却把他送到刑部,不加审讯,第二天就在菜市口与许景澄同时被杀,据说是腰斩,十分惨烈。袁、许二人从容就义。诱杀之后才上报慈禧,是典型的“先斩后奏”。第二天,慈禧下诏追述其“罪状”称:“平日办理洋务,各存私心,每遇召见,任意妄奏,莠言乱政……实属大不敬”等语,这是以“妄奏”“不敬”罪判死刑。徐用仪当时被慈禧派往使馆谈判退兵之事,主战派称之为勾结洋人。袁昶遇害后,家人已星散,无人收尸。徐用仪为其收尸,也遭忌恨。徐给友人朱彭寿写信,最后一句提到此事“惊心动魄,千古奇冤”。朱怕惹祸,把信的最后一行撕下烧掉。可见当时的恐怖气氛,这是杀人以堵天下之口。

且不论国力如何,一国单独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其“气魄”可谓独步中外古今。但是十一国中只来了八国,军队合起来一共只有3万多人,当时在北京周围的清军连同义和团有15万人之多,却不能阻挡侵略军长驱直入,太后与皇帝弃宗庙与百姓于不顾,仓皇出逃!

一场灾祸过去后,根据联军提出的议和提纲中的要求,光绪发布上谕,宣布为袁昶等人平反,“开复原官”。离被害约半年,这应该算是冤案平反最快的,却是在洋人压力之下。平反的诏书曰:(五人)“于垂询时,词意均涉两可,而首祸诸臣遂乘机诬陷,交章参劾,应即加恩……均著开复原官”。到宣统元年(1909年)又追谥:袁:忠节,许:文肃,徐:忠愍,立山:忠贞,联元:文直。并下诏在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敕建三忠祠,奉祀袁昶、许景澄、徐用仪三人。此时离清朝被推翻只有两年了。

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发布上谕,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这可算是“始乱终弃”。义和团多数就是无知农民和流民,在朝廷“抚”“剿”之间,也是牺牲品。慈禧未必真相信义和团的“法术”。但是牵扯到内部“帝党”“后党”之争,当年戊戌变法受到洋人支持,慈禧认为洋人企图以光绪取代自己,怀恨在心。那些主战派也特别强調这一点,他们自己也各怀鬼胎。总之,从皇家到贵戚想的首先是争自己的权位,国家安危是从属的,至于生灵涂炭,对他们说来更不在考虑之列。当然还有无知、昏聩,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导致判断错误,进退失据。而袁昶、许景澄等人处处想的是“宗社”“兆民”“生灵”。这就是区别所在。

最后还只能召李鸿章进京与洋人议和。李鸿章进京与洋人谈判,发挥其外交手段,说那个宣战诏书不算数,是在“拳匪”逼迫下的“乱命”,所以根据国际法,中国并没有与外国开战,各国是进来协助中国剿匪。这样,根本没有交战,就不是战败国,避免了割地,只需赔款补偿损失。最后达成的《辛丑条约》的正式名称,只是一个中国与十一国之间的善后议定书(Settlement Protocol),而并非交战国之间的正式和约(Peace Treaties)。这在形式上算是中国争得一点成功。列强各自有打算,多数并不想占领中国领土,而是旨在商业利益。正如袁昶所预言的,有领土野心的是俄罗斯,俄国除了随联军进攻北京外,更乘人之危,另外从南北两路派20余万人进占中国东北,到10月占据了东北全境。

但是赔款数目巨大,成为中国多年的沉重负担。还有在惩办祸首方面,“上谕”与洋人要求距离最大,这是李鸿章最后一次为朝廷效劳,在这场交涉中心力交瘁,到了生命最后时刻。各国还是看他的面子,不再坚持原来要求。刚达成协议,李鸿章就去世了。联军退兵后,“御驾”又回到紫禁城内,暂时苟安了几年,虽说有所觉悟,决心启动革新,但为时已晚。慈禧和光绪都未亲见皇朝被推翻。即便从保住自己的权位出发,杀谏臣、倚暴民,不自量力,开启外衅,除了自取败亡,还能有什么别的结果?而真正受害最深的还是千百万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辜百姓,先大规模惨死于本国土匪与官兵之手,后又成为外人报复的对象,横遭暴行蹂躏。至于财产损失、妻离子散,更无法计算。

今天回望历史,袁昶的思想在当时还不能算最前沿的。有一些同代的知识分子已经超越他的观念。康梁变法时袁曾是反对派,因此曾获得慈禧好感。他没有超出把爱国和忠君合为一体。“宗社”一词经常出现在他的奏折中,直到临刑时,口占绝命诗有“正统已添新岁月,大清重整旧山河”句,而且自比吕望和张良。不知道如果他再活十年,遇到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时将持何态度。

自屈原以降,“忠而见疑”一直是中国士大夫的悲剧。自从开始与外国列强打交道,出现了在中外之间的“忠”与“奸”的衡量。于是对政敌多了一个罪名,就是“汉奸”或“二毛子”。明明是保一己之私利,或争权夺利,只要祭起仇外旗帜,把对立面说成“汉奸”,就很容易动员愚民、暴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袁、许等人被主战派诬为“汉奸”。他们是汉人,而载漪、刚毅等是满人。在明清易代之际,降清的被认为是“汉奸”,而袁昶如此保大清,却被扣上“汉奸”的帽子,那么那些满清贵戚已经认同汉族了?袁被骂“汉奸”还因一事,就是德国公使被杀后,他着人予以棺敛。有人要开棺戮尸,把人头割下来,挂在东安门示众,袁反对,引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人上告到端王那里,说汉奸袁昶居然棺敛洋人,竟表同情于上国仇敌,是“大奇事”。不能小看这种污名化对群众的影响。直到徐用仪平反几年后,他的灵柩回乡,重新举行大殓仪式时,围观的路人还有人说,那么看来他不是“二毛子”了。

(摘自《经济观察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义和团洋人汉奸
庚子粤督李鸿章“不奉诏”考辨
猫客
大臣们昏招迭出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廊坊义和团运动历史探究
大年初一闹汉奸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肃奸初探
国民政府逮捕汉奸百态
义和团怎样害死了民族英雄聂士成?
国民政府逮捕汉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