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3-12缪恺张晋锋林雪松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缪恺+张晋锋+林雪松

[摘要] 目的 探究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该次选取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给予氩离子激光治疗仪)、对照组(给予氪离子激光仪治疗);并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指标(尿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无明显差异,即观察组96.67%,对照组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肝肾功能指标对比中无明显差异,即观察组尿肌酐(95.25±3.45)μmol/L、谷丙转氨酶(30.21±1.26)U/L、谷草转氨酶(29.36±2.05)U/L,对照组尿肌酐(94.36±3.36)μmol/L、谷丙转氨酶(30.05±1.20)U/L、谷草转氨酶(29.02±2.02)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表现,并且还能降低失明风险,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激光光凝;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0(a)-0178-02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给予有效手段进行治疗,可促使患者失明,继而对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1-2];该院为了探究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氩离子激光治疗仪)、对照组(给予氪离子激光仪治疗);并对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肝肾功能指标(尿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进行观察且分析。观察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平均年龄值(57.50±0.30)岁,年龄上限值77岁,下限值35岁;平均病程值(12.50±0.45)年,病程上限值22年,下限值3年;男女性别各占例数分别为15例、15例。对照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平均年龄值(57.55±0.36)岁,年龄上限值78岁,下限值36岁;平均病程值(12.53±0.42)年,病程上限值22年,下限值4年;男女性别各占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对比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一定研究性。

1.2 方法

观察组方法:给予氩离子激光治疗仪,机器功率调节至100~350 mW左右,治疗程度以光斑中心出现明显灰白色反应为止,光凝直径控制在200~500 μm左右;光斑数量共1 500个点,曝光时间为0.3 s;分4次完成,一次光凝5~7 d;若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黄斑水肿现象应对其先进行格栅样光凝治疗,并在7 d后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对照组方法:给予氪离子激光仪治疗,共4种波长,如黄色、红色、绿色、黄绿色,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调节波长,后极使用黄色光、周边使用绿色光、屈光间质浑浊处使用红色光;若出现黄斑水肿则同观察组一样治疗;光凝直径控制在100 μm左右,曝光时间为0.1 s;光斑直径范围200~500 μm,可分为3次完成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且观察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尿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视网膜水肿、渗出等情况完全吸收,且减少微血管瘤数量,视力显著提高,≥2行;有效:经治疗后临床表现逐渐改善,水肿、渗出等现象部分吸收,视力提高1行左右;无效: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且出血恶化及增加出血点。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均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且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96.67%,对照组93.33%,见表1。

2.2 两组肝肾功能对比

两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肝肾功能指标对比中无明显差异,即观察组尿肌酐(95.25±3.45)μmol/L、谷丙转氨酶(30.21±1.26)U/L、谷草转氨酶(29.36±2.05)U/L,对照组尿肌酐(94.36±3.36)μmol/L、谷丙转氨酶(30.05±1.20)U/L、谷草转氨酶(29.02±2.02)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发生率在临床上呈日益上升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多发病;可伴有一系列并发症,如对眼、肾、心血管、神经系统的损伤,若以上并发症未能给予有效手段控制,可发生视网膜病变,继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可引起视网膜血管失调,微小血管受累,造成功能性阻塞及渗漏现象,甚至还会导致大片毛细血管发生闭塞现象,最终促使视网膜缺氧、缺血,从而发生失明;该发病机制与机体内血糖水平具有密切相关联系,一般而言患者病程越长,发生该并发症概率则越大;曾有研究表明:15年病程以上糖尿病患者发生眼部血管受损几率高达50%以上,由此说明1/2患者可出现失明现象。

目前临床上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主要是将视网膜病变所增生的新血管进行封锁,且对视网膜缺血、缺氧区进行破坏,继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在激光光凝作用下破坏视网膜上皮外屏障,从而促使营养物质进入视网膜内,改善眼内营养状况;除此之外,该治疗手段还能保护视网膜光感受器,且将视网膜组织上残留的血液排除干净;激光治疗方法有两种,即氩离子及氪离子,均可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第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其优势在于激光光斑比较小,极其容易被血红蛋白吸收,并且还能对新生血管生成起到明显抑制作用,进而减少微血管瘤数量[3-4]。

该次研究结果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氩离子與氪离子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一致,可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明显缓解作用;与陈军峰学者研究结果一致,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00%,两组对比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肝肾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了两种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与袁超英研究结果一致,如治疗组患者的尿肌酐(95.00±26.00) μmol/L、谷丙转氨酶(30.00±9.00)U/L、谷草转氨酶(29.00±12.00)U/L,对照组患者的尿肌酐(92.00±25.00)μmol/L、谷丙转氨酶(25.00±8.00)U/L、谷草转氨酶(26.00±10.00)U/L。

综上所述,实施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表现,并且还能降低失明风险,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立坤,常宏,张天资,等.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黄斑水肿相关性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3):236-239.

[2] 刘豪杰,周明,邵彦,等.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2):167-168.

[3] 陶相宜,郭淑玲,董微丽,等.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各种眼底病的临床疗效[J].河北医学,2017,23(2):238-240.

[4] 吕秀兰,孔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59-60.

(收稿日期:2017-0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