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03-12吴碧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9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吴碧玉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该院于2014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6例进行针对性护理。予以常规组患者传统性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而后由参与该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小组就两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出生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临床护理后在上述一系列相关指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83%,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一性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为其营造良好的妊娠结局,确保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并且还可有效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0(a7)-0153-03

医学界将女性在妊娠期间出现由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所引发的高血糖症状以及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直至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统称为妊娠糖尿病[1-2]。大量临床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糖尿病孕妇为GDM(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并不多见[3]。临床专家表示,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女性及其腹中胎儿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除了必要的治疗之外,全面性的护理措施亦必不可少。该文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3月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自愿原则下选择92例从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奇偶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的最高年龄为45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2.59±1.17)岁;体重为58~75 kg,平均体重为(65.22±2.49)kg;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17±1.25)年。实验组患者的最高年龄为44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32.56±1.15)岁;体重为57~76 kg,平均体重为(65.20±2.48)kg;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15±1.24)年。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体重、病程)进行研究对比,发现其在该系列数据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x±s)

1.2 护理方法

予以常规组患者传统性护理(治疗指导、定时定期检查生命体征等),对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的护理前提下进行一系列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方法与内容如下:①饮食干预:医护人员指导家属将患者日常食物摄取热量控制在9 205 kJ以下,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相应的食谱,嘱咐其按照食谱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②健康宣教:由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待产且接受治疗时向其耐心讲解与妊娠糖尿病相关的知识以及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发放相关宣传手册以供患者闲暇时进行阅读,提高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③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在其产生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时能够予以有效性的干预和疏导,提高其配合医护工作的依从性。④环境干预:医护人员应定时定期对病房进行打扫,尤其要按时更换病床用品,对病房内所有医疗用品进行严格消毒;注意保持病房的通风性和整洁性,合理调控病房内的温度。⑤运动干预:根据患者临床综合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1.3 观察指标

由该院观察小组严格遵照医学相关规定就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不同临床护理后的妊娠结局[4](流产、早产、阴道分娩、剖宫产)以及新生儿出生质量[5](Apgar评分、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新生儿重度窒息、围生儿死亡)进行观察记录,并依据相关工作经验和临床相关规定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卡对其展开相应的调查活动,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80分;不满意:<80分[6]。

1.4 统计方法

将所有研究数据经过初步性整理后录入至最新型的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科学性的深入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并利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n(%)]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结局

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实施差异性临床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且两者在相关数据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组患者的流产率与阴道分娩率分别为0.00%和89.13%,后组患者的流产率与阴道分娩率分别为8.70%与63.04%。见表2。

2.2 新生儿出生质量

经区别性临床治疗后,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产新生儿在出生质量的系列相关指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规组围生儿的死亡率为8.70%,实验组无围生儿死亡。见表3。

2.3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接受不同临床护理后在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8.26%,后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83%。见表4。

3 讨论

部分临床相关研究学者经研究发现,尽管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是改善其疾病不良状况以及营造良好妊娠结局的关键所在,但仅一味地对其采取治疗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胰岛素是临床用以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药物之一,其虽然能够暂时稳定住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注射胰岛素后,易导致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7-8]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其埋下其他健康隐患。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学者根据上述胰岛素所引发的一系列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在传统性护理的基础上对该类患者进行早期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弥补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所引发的缺陷与不足,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添加有效保障。在早期护理干预中,饮食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对食物热量的吸收,帮助稳定其血糖水平;健康宣教有利于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心理干预可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及时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环境干预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疗养环境,可促进其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运动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体质的增强,调节其身心健康。综合该文研究可知,实验组患者在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出生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两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进一步证明了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1] 董丽敏,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9):3006-3009.

[2] 孙珊珊,罗辉兰.PBL式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7):73-76.

[3] 刘轩.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47-348.

[4] 刘萍,郑秀碧,陶慧敏.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5,28(6):1365-1367.

[5] 周灵,李丽.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37(7):910-911.

[6] 陈烨,方闽,宁陈莉.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110-111.

[7] 阿茹汉.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7):3-4.

[8] 郑桃林.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0):252-253.

(收稿日期:2017-07-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