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危情
2018-03-12宋奕青
宋奕青
上市公司股价遭遇“闪崩”,有人将此归咎于股权质押及杠杆带给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万能的朋友圈,哪里能买到加拿大鹅,怕扛不住。”某金融人士在朋友圈感慨,眼前这个春节让他有点煎熬。
上市公司拉响爆仓警报
这样的迹象在A股上市公司已初现端倪。诸如,皇台酒业、獐子岛、乐视网、盐湖股份、一汽夏利、中国船舶接连爆出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巨亏。
业绩的“变脸”招来了股价的“跌跌不休”,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警报也一再拉响。事实上,由于业绩变脸造成的个股闪崩,从2017年四季度期间,就频频搅动A股,彼时波及范围尚小,但趋势已可预知。
随后,1月18日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千山药机”,股价遭受重创。连续5个交易日一字跌停,之后,千山药机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刘祥华质押给国泰君安证券的2980.8万股股票已跌破平仓线。
这也成为平仓危机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紧接着,千山药机数名董监高的质押股权纷纷“罹难”。
与此同时,ST保千里也正处乱局。2月6日,ST保千里再度跌停,这已是该股连续28个跌停,继续刷新A股史上最长连续跌停纪录。目前公司股价已触及公司第一大股东庄敏及其一致行动人庄明、陈海昌、蒋俊杰和第二大股东日昇创沅的股票质押平仓线。由于上述股票已全部被执行司法冻结及司法轮候冻结且均为限售流通股,因此无法被强制平仓,后续可能会进入司法程序。
集中爆发的各种风险,已经形成一个地雷阵。有数据显示,大规模的跌停和闪崩达到了峰值。2月1日,有265只个股跌停,闪崩个股的数量又进一步扩大。截至1月31日,A股有123只个股的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占比3.55%。共有771笔质押达到警戒线,1066笔质押达到平仓线,共涉及608家上市公司。
“超级老赖”已经爆仓
昔日的1500亿市值巨头,如今不到200亿,创业板巨星——贾跃亭的乐视时代已在1月31日结束,因为他爆仓了。
1月26日乐视网发布的公告,“贾跃亭持有公司102,426.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5.67%,其中101,953.98万股已经质押给金融机构。若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下跌,且贾跃亭无法及时追加担保,金融机构将有权处置上述已质押的股权,从而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公告如果看起来费解的话,那么有人给贾跃亭算了一笔账,乐视网的平仓线在8.05元左右,补仓线在9元左右。所以当前贾跃亭已经是爆仓状态。尽管法律意义上还未发生变化,但此时的乐视网已经和贾跃亭没有关系了。
自从贾跃亭远走他乡后,乐视网已经被孙宏斌实际掌控,2017年预计巨亏116亿元的操作可谓雪上加霜。对乐视网的股价来说,有股民担心相关机构会不会直接在二级市场上挂巨额卖单,一口气将股权清空,而高达25.67%的股权一旦挂出,可能乐视网连1块钱都保不住了。
截至2月7日,乐视网迎来复牌后的第11个一字板跌停。股价报4.82元,然而,数万股民和多个机构手中还握着在2017年4月14日收盘价为30.68元/股的乐视网股票。
现在,在官方发布在网上的失信人员黑名单上,贾跃亭成了最有名的人。上这个名单意味着他会被禁止乘坐飞机和高铁,甚至不能购买大件商品。
“最为紧张”的时期
股票质押业务在资本市场上已成熟运作多年,鲜有资金方额度紧缺的情况出现。这次,压力来自钱紧价高,也来自政策加码。
“自2014年牛市启动以来,股权质押作为股东方融资渠道的重要来源,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股权质押比例越来越高。”有机构人士表示。股票质押融资业务在過去几年间并未出现大的震荡,而此次股票质押融资市场出现的紧张局面与政策环境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一方面股票质押最严新规落地,另一方面宏观层面金融去杠杆的力度空前。
2018年1月12日,股票质押最严新规落地,沪深交易所联合中国结算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这一新规将于2018年3月12日起正式实施。
这成为不少融资人希望能够抓住的窗口期,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之前条件还有可能争取突破新规严格限制的可能,他们担心新规开始正式实施后,监管会更加严格、融资成本会更加上升,因此都希望能赶在新规正式实施前先落地部分资金。
“我们问询了很多家券商及银行,都出现了很多状况,价格上升得非常快,月初的时候还只有6.2-6.3%,现在已经接近7%了,而且市场上一些机构的报价已经到7.5%了。”某上市公司大股东称。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去年10月时当时的融资成本才仅仅只有6%,接近年底时开始出现了明显上涨趋势,但他并没有特别警觉,以为过了元旦资金成本会再度恢复正常水平。
虽然现在资金的价格说不上是一天一个价,但没隔几天价格就涨了不少的态势让他略感慌张,他自认这是自2015年股灾发生后“最为紧张”的时期。
在股票质押业务中,一些原本在股票质押业务中活跃的银行也出现了额度紧张的局面。“我们合作的银行中,某股份制银行以前还都比较好做,但最近也基本上停了,根本放不出款。”这位大股东称。
但股权质押的影响不容小觑。因在一个持续下跌的市场中,股权质押标的股票的跌幅达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连锁反应,如果股东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的话,标的股票的卖出压力会很大,而这又可能导致标的股票的进一步下跌,可能形成一个“负反馈”的恶性循环。
“停牌自救、释放利好消息拉升股价、补充质押等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缓解质押危机的方式,不过停牌只是以时间换空间,风险依然存在。”实际上,疏解目前的股价风险,已经使得一些私募类机构、市值管理服务商和上市公司董秘办之间,形成越来越多的业务交互,“保股价、找资金”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董事长给一些业务人员定的死命令。
最严新规终结野蛮并购
业内人士分析,执行办法出台之后,通过股票质押撬动杠杆的野蛮收购行为或成为历史,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和并购扩张相结合的疯狂扩张路径也将得到有效封堵。
长期以来,股票质押一直是一些资本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甚至野蛮并购的有力杠杆。比如此前赵薇旗下龙薇传媒51倍杠杆收购万家文化的案例中,收购所需资金为30.59亿元,其中股东自有资金借款6000万元、第三方自有资金借款15亿元、拟向金融机构股票质押融资近15亿元,股票质押担当了收购杠杆的半壁江山。
华创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峻晓认为,执行办法的出台宣告此类操作模式已经“彻底终结”。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是2016年以来惩治资本市场乱象的延续,此次是通过执行办法加以确认和固化。
与此同时,股权质押和并购扩张相结合的疯狂扩张路径也将得到有效封堵。华东一位私募股权人士介绍,在以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套路中,股权质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规的做法是,公司筛选一个比较热门的概念领域,通过股权质押获取资金进行“跨界”并购,股价炒高之后,公司再对股票进行回购,“整个链条的成本非常低,但往往会获取非常大的收益”。随着加强对股权质押资金用途的限制以及专户制度的逐步落实,此类操作模式将失去重要的融资手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