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不能为合作而合作

2018-03-12王云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松鼠解决问题交流

王云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有促进作用。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些问题。

案例:“5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师:算出一共有5只松鼠,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生:我是用加法算的。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呢?

生:这是把3只松鼠和2只松鼠合起来,要用加法。

师:那3+2=5中的3、2、5分别表示什么?

生:3表示有3只松鼠,2表示有2只松鼠,5表示合起来一共有5只松鼠。

师:你是怎么知道3+2=5的?

生:心里想出来的;我是算出来的……

师继续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伸手指)3个再加上2个就是5个,所以3+2=5。

生2:我是想分数组数。

师评价并总结,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算法。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主要有以下方法:想分数组数;数数;从3接着往后数2个数:4、5,一共有5只。

此环节的教学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此时学生已经知道算法,教师为了得到多样化的方法,为了讨论而讨论,组织了小组合作。这样教学失去了合作的意义,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如若在给出问题之后让学生主动地合作交流,再汇报结果,才能使提出的问题更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是为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因此,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想到与别人交流合作,而非在解决问题以后进行形式上的合作交流。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在,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课改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因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室里非常热闹,学生好像都在积极地学习。实际上这是对合作学习的错误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思维合作的学习,其作用是分享同伴的学习成果,完善探究问题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个别学生,促进小组的共同发展。如果学生之前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就没有自己的探究发现,讨论交流就形同虚设,小组合作学习就没有意义。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完成课堂的数学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自主构建新知。另外,如果所有问题一开始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基础较差、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会长期游离在课堂学习之外,成为袖手旁观的懒惰者。长此以往,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大。所以,过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不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沅江市教研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松鼠解决问题交流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如此交流,太暖!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小松鼠
两只想打架的熊
松鼠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松鼠
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