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主编寄语
2018-03-12艾芊
未来能源行业将发展成为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能源体系,由此会带来能源发展方式和产业模式的 创新与转变,包括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综合能源服务等运营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增强 能源供需互动能力,构建多种能源的生产、输送、使用和存储协调发展与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多能互补与 集成优化将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弃水,提供多元化定制能源服务,提升能源系统综合 效率,这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十三五”以来,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项中的多个重大研究任务,重点关注了多种能源系统整合互动的研究。
各类能源存在特性差异,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也具有复杂耦合关系,这对多能系统的规划、调控、评估和商业 运营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能源系统源/网/荷/储纵向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能源耦合关系对多种供能系统进行横 向协调优化,是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系统的关键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提 高能源系统效率,促进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提升能源供需友好互动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密切关注多能互补前沿问题,策划组织了本期“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系统关键 技术”专辑。本人非常荣幸地受邀担任该专辑的特约主编。本专辑采取约稿与征稿相结合的方式,本着优中选优 的原则,经同行评审,最终收录26篇论文。受限于专辑篇幅,部分高水平论文未能收录入本专辑,希望能够得到 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理解。专辑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在多能流互补研究方面,上海交通大学艾芊等总结了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系统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研 究予以展望;清华大学康重庆等展望了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多能系统研究框架。多能规划方面,中国电科院闫 华光等通过比较分析法确定经济性最优时三联供和热泵的匹配容量;燕山大学崔明勇等提出了包含储电系统和 储热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河海大学卫志农等提出利用虚拟电厂容量优化配置模型的规划运行一体化方法;东北 大学罗艳红等提出了计及能源枢纽可靠性的多能流容量协同优化方法;南方电网马溪原等设计了光伏与气电混 合容量多场景规划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宋政湘等建立了液态金属电池储能系统的配置容量优化模型。多能混合 建模方面,清华大学王彬等将公用信息模型扩展至蒸汽供热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胡林献等提出了计及回水管网 热损的电热联合系统潮流模型及算法。多能转换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文劲宇等提出了无闭锁穿越直流故障的自 耦变压器拓扑;北京交通大学荆龙等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多能系统智能调控方 面,天津大学王丹等提出用于主动配电网优化的混合求解算法;华南理工大学余涛等设计了考虑电动汽车的多能 耦合系统协同调度方法;武汉大学刘涤尘等建立了可再生电源和三联供系统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长沙理工大学 马瑞等提出模型预测控制的智慧社区多能流滚动优化方法;湖南大学李勇等建立了多能系统交直流混合并网供 能优化模型;上海交通大学高扬等设计了交直流微网群的优化调控方法。多能互动方面,华南理工大学吴青华等 建立了能源站和用户的双层主从博弈模型。多能评估方面,中国科学院隋军等提出了节能率评价指标的计算方 法;中国农业大学叶林等构建了适用于风光水互补分析的指标框架;天津大学葛少云等提出了面向综合能源微网 的扩展可靠性评估方法;武汉大学廖清芬等从四个方面提炼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指标。多能系统的信息通信方 面,华北电力大学李彬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区块链技术的多能系统交易信息体系。多能交易及商业运营方面, 上海交通大学艾芊等设计了多能源系统双层博弈互动机制;华北电力大学王雁凌等定量分析了天然气补贴与财 务收益间的关系。
最后,我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本专辑征稿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慷慨贡献了很多最新的核心研究成 果;衷心感谢《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为本专辑的策划、组织和出版所做的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本专辑的 顺利出版。同时,还要衷心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求是科学态度,确保了本专辑的论文质量。相信 在各位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的努力下,我们必将迎来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源系统的辉煌明天!
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