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的观察及治疗研究
2018-03-12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气道慢性变态反应炎症疾病,以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和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多数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发病期间可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病急,其发生和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夜间气候变化大等相关,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需及时治疗[1-2]。本研究分析了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组。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11岁,年龄(6.13±1.10)岁。急性发作时间22 h~3 d,平均(1.06±1.12)d。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12岁,年龄(6.04±1.12)岁。急性发作时间23 h~3 d,平均(1.04±1.15)d。两组基本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清除口咽分泌物,给予吸痰,并给予常规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口服液(国药准字Z31020252,生产企业:上海玉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 ml/支)。每次口服1~2支,每天3次,治疗2周[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控制率;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
显效: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和体征消失,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正常;有效: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和体征好转,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改善;无效: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好转,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无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控制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39例,其中显效2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30例,其中显效1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χ2=6.255,P=0.012。
2.2 干预前后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3 两组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相比较
观察组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2.24±1.41)d、(4.55±1.65)d、(5.01±1.21)d,短于对照组(4.45±2.74)d、(6.41±2.52)d、(6.25±2.51)d,t=4.823、5.972、4.822,P<0.05。
表1 干预前后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相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相比较(±s)
?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发生多为腺病毒、和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患儿可出现黏稠状痰液、发热、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哮喘变应原不一样,其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5-6]。在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口服液治疗,其组成包括半夏、桂枝、白芍、麻黄、五味子、干姜、细辛和甘草等药物,其中,桂枝、干姜温经通脉;麻黄平喘止咳;半夏化饮健胃;细辛温肺胃;芍药养血滋阴护肝;五味子养阴敛酸。诸药合用,可达到平喘止咳和通畅肺气之功[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哮鸣音和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给予常规治疗+小青龙口服液治疗效果肯定,可控制炎症水平,缩短疗程。
[1]梁意敏,古奕文,马远平.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4): 673-675.
[2]高海英,马小风.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 72-73.
[3]古家常.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 2501-2502.
[4]祝俊.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2): 10114,10116.
[5]徐咏梅,孙文清.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J].系统医学,2016,1(11):84-86.
[6]李清民.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J].中外医疗,2016,35(4): 7-9.
[7]汤建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4): 85-86.
[8]张兴林.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