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住民社会融合视角的历史街区活化复兴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老道外街区为例

2018-03-12蔡籽焓

中国名城 2018年3期
关键词:原住民规划历史

蔡籽焓 陆 明

1 研究背景

1986年以来,历史街区的保护及复兴发展不断被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确认,市场化模式的复兴开发,逐渐凸显其利益取向的特点。2016年7月18日住建部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延续城市文脉,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对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近三十年来,国内历史街区的复兴发展活动十分活跃,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化运作是作为活化历史街区的主要模式,也是当下历史街区复兴的主要途径,同时理性保护与适度开发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科学性。

在经济效益与各方利益的驱动下,历史街区的复兴似乎更多表现了浓厚的纯商业味道,不断涌现出的新兴产业模式被笼统地塞入改造复兴后的历史街区。此时的历史街区面向更多的城市游客,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优质资源。现有大量的历史街区改造呈现出的状态基本都是活跃的商业氛围和人头攒动的游客身影,而历史街区真实的“历史性”及“生活性”却难以寻觅,造成历史街区缺失了其本身原有的韵味。尽管局部历史物质空间细节被保留,但是在历史街区里的原住民却丢失了“真实生活”。改造后的历史街区充满商业色彩,原住民在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社会阶层地位等诸多方面难以与改造后的历史街区相融合,熙熙攘攘的历史街区成为城市旅游的目的地,但不是原住民的家。以商业开发为原动力,物质空间环境改造后注入旅游产业的历史街区,无法避免原住民文化消失和原有的社区邻里关系、长久形成的居住模式的改变。原住民在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历史街区的复兴效应并没有完全满足各个主体之间的平衡,原住民的利益需求被弱化。历史街区活化复兴既需要外部经济动力进行推进,更需要内部“人”的生活与文化底蕴作为支持,历史街区如果失去原住民的真实生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街区。

2 历史街区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

2.1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界定

本文中的“原住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指向包括三方面群体:历史街区复兴规划过程中当地的、选择外迁的原住居民,对于此类原住民需研究其外迁条件及安置方案;历史街区复兴规划过程中当地的、选择留守的原住居民,复兴后此类原住民的生活与就业与历史街区社会融合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历史街区复兴规划后的外来居民,此类群体可能是外来租客,也可能是创业者,他们虽不是狭义的“原”住民,但也是未来生活在历史街区的一类人群,区别于历史街区的外来游客。对原住民概念进行界定,利于充分解决原住民与历史街区发展所产生的对立情况。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如何最低限度地打扰及冲击原住民生活,利用规划手段解决原住民生活与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活动的矛盾是本文的核心聚焦,原住民与历史街区融合性发展是本文研究历史街区活化再生与复兴发展的主要视角。

2.2 社会融合测量

社会融合在21世纪初期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政策实践的核心概念,被政府机构及社会政策研究与决策者广泛使用。2003年欧盟对社会融合做出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社会融合是一个过程,保证社会中弱势群体获得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参与经济文化及社会活动,获得社会福利,并保证其参与生活并获得基本的参与决策的机会。本质上,对社会融合的研究,就是对某一个社会系统中社会行动者互动(行为)及其效果(情感)的研究,研究者可能关注个体与系统之间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特征,也可能将某个系统作为整体,关注其社会关系或联系的总体情况(悦中山等,2009)。

早期对社会融合进行测量是Park和Burgess,他们提出了经济竞争、政治冲突、社会联接、文化融合四个方面的社会融合互动(Park,1928)。Landecker将社会融合分为文化融合、交流融合、功能融合和规范融合(Landecker,1951)。随后许多社会学研究学者将社会融合测量维度的分类体系进行更具体的层次细分。此外,欧盟在推进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1年12月,欧盟社会保护委员会指标小组提出18个指标,这套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两个层次。2006年6月,社会保护委员会将社会融合和社会保护指标分为总体指标、社会融合指标、养老金指标、健康与长期护理指标四大组合体系(陆自荣,2014)。国内社会融合测量范畴有别于国外移民问题,中国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是国内研究社会融合测量的主要内容。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维度随着研究范畴的不断丰富而呈现多维度化及具体化的态势,张文宏、雷开春提出“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经济融合”四个维度(张文宏等,2008),杨菊华认为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是社会融合的基本维度(杨菊华,2009),陆淑珍、魏万青认为社会测量的四个维度应该是身份融合、文化适应、社会交往、经济适应(陆淑珍等,2011),悦中山、李树茁等提出“文化融合、社会经济融合、心理融合”三个维度(悦中山,2012),周皓提出“定居/经济融合、文化适应、社会适应/心理观念、结构融合、身份认同”五个维度(周皓,2012)。

不同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可以形成不同的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主要是因为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可以说社会融合测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因而根据研究范畴和研究目的,将目标主体与背景客体相融合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及融合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分类别的社会融合测量维度,通过权重评价形成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是适应于社会融合研究课题的基本测量方法。

2.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

图1 社会融合测量维度示意图

原住民社会融合是将社会融合理念导入历史街区复兴规划中。讨论原住民融合主要依据于社会公平及和谐融合公正观的认识,强调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中关于文化融合、经济环境融合及行为融合的公正逻辑,形成优于经济开发导向的规划思路。关注原住民生活行为方式,关注原住民利益,构建原住民从行为、文化、产业、空间、管理相融合的测量体系,从而探索原住民融合的历史街区活化复兴规划新模式。具体融合维度有以下五种:原住民行为与游客行为相融合、邻里文化与商贸文化相融合、就业经济与产业经济相融合、居住空间与旅游空间相融合、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相融合。

2.3.1 行为融合维度

行为融合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社区参与、社会行为等到各方面。两个群体间的融合需要一个群体普遍地被另一个群体在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所接受(布劳,1991)。历史街区原住民行为与游客行为需要融合,就要做到游客的游憩观光行为需要被原住民在居住领地及生活出行等方面所接受。旅游活动对原住民的日常打扰应降低到最低程度,即基本满足原住民生活节奏保持不变及尊重原住民行为习惯,将观察历史街区原住民原生态生活纳入到历史街区旅游活动中,以免打扰方式及保护保留的方式使原住民行为与游客行为相融合。

2.3.2 文化融合维度

历史街区文化融合涉及到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对原生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理念的了解和认可程度,突破开发旅游导致无法延续传统文化与邻里文化的瓶颈。原住民邻里文化与旅游商贸文化相融合是实现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关键环节。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来源于对历史街区文化的尊重,旅游开发产生的商贸文化应尊重传统业态,在原有商贸基础之上延续商贸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传统邻里文化与商贸文化的融合。对于一些现存的民俗文化活动商业化趋势也需采取适度减法的手段,还原本真历史街区传统,以缓解市井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矛盾。

2.3.3 产业融合维度

历史街区复兴开发后难以避免的是收益型产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旅游产业面向游客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而实现历史街区产业融合还需解决原住民就业门槛与收益型产业所存在的差距。所谓的产业融合是将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而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厉无畏,2003)。将原住民就业纳入到历史街区更新产业选择内容中,综合考虑产业选择标准,分类分项实现多方需求,从而实现将原住民工作就业注入更新的产业经济中,使原住民在历史街区中保留“产居一体”的生活模式。

2.3.4 空间融合维度

在社会空间方面,城市是一个具有内部生发机制而将各个不同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共同体。“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是不同的组织形态。人们由于不同的职业、地位和声望,占据着不同的空间位置。社会分化程度越高,其空间构成越复杂(杨恒,2014)。历史街区空间融合是对应空间分异而来的,在历史街区复兴规划过程中,如果保留原住民的居住生活,势必会产生旅游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异质性。实现空间融合是指物质空间布局如何将原住民生活居住的领域与旅游公共活动场所有机地划分与整合。历史街区规划布局,要优先考虑公共活动空间对居住环境的打扰,并且提高公共设施资源分享率。

2.3.5 管理融合维度

表2 -1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评价指标体系表

原住民社会融合实操手段中最为突出的是提高公众参与有效程度,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居住社区管理与历史街区复兴后的商贸公共管理实现“双管合一”,使公众利益建立在同一平台上,形成利益平衡的融合性管理方案。将这一方案运行实施到历史街区复兴全过程中,明确决策主体及管理主体的职能及原住民的话语权,建构措施策略,实施对话平台,形成公共管理流程,建立长期长效跟踪反馈机制以及融合性公共管理制度。

3 社会融合视角的历史街区活化复兴规划

3.1 活化复兴的基本原则

3.1.1 原住民融合优先

保证原住民的行为与生活本真化,历史街区活化复兴建立在尊重当地民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历史街道特色。适度规范街区设施布局设置,规避破坏或干扰历史文化氛围的设施安置,保障原住民生活的安全性,理性地实现原住民在就业创业、文化文明、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融合发展。

3.1.2 维护肌理延续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严格要求保护历史文化要素,维持街区肌理的延续,适度修复空间形态格局中出现的断层及空间碎片。融合新旧环境,实现功能复合,合理利用地块价值。在此基础上改善重点区域的功能配置,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激发历史街区吸引力与活力。

3.1.3 特色与多样相结合

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历史街区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特色。不同性质及等级的街区应体现不同的地方性与多元性,避免出现雷同样板街景,突出历史街区空间多样而统一、和而不同地方特色。

3.1.4 刚性与弹性相结合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遵循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刚性原则,留有一定弹性和灵活性,通过规划管理引导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以文化为脉络,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有效联系,顺应街区历史沉淀的时序。

3.2 社会融合的活化复兴策略

3.2.1 原住民安置策略

在历史街区复兴初始阶段提出外迁原住民赔偿方案,从博弈论互动决策的观点出发,平衡多方权益,尽可能减少矛盾冲突的产生。对留守的原住民产权进行调整,保护并保持老房子、老院落、老街坊原生态模式。合理进行原住民安置空间分配,并提出原住民就业创业选择方案。

3.2.2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行为与文化

建立原住民社会融合共识,通过居民手册、宣传板、茶话会等方式,提高原住民意识修养。建立原住民与游客相互免扰行为秩序,形成规范守则及倡导宣言。保护历史街区传统文化及归属感符号,使其广泛运用到物质空间建筑及小品设计中,提高视觉、听觉等感官影响力。

3.2.3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产业选择

历史街区原始业态适度保留,尤其保护老字号、老工艺等历史悠久的店铺。植入创意旅游产业,产业选择方面要做到与本地街区特色相辅相成,融合统一且特色鲜明。完善补充生活服务类产业,形成“宜居、宜购、宜行、宜游”的全面升级复兴新面貌。优先考虑原住民就地就业,实现原住民“居住在此、工作在此”的生活模式,真正激发历史街区活力内部循环,推动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旧空间活化复兴。

3.2.4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规划布局

历史街区规划动静分区进行功能隔离,最大限度地缩小对原住民生活的影响;适度调整交通路网形态,延续居住空间肌理;整体修复街区历史建筑,满足原住民居住需求与游客服务需求;识别并保护历史景观符号,设计尺度宜人的公共场所;优化提升基础设施,内部共享公共资源。

3.2.5 体现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规划编制

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系纳入规划编制内容,规划决策重视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评价。深化提升规划公示细则,从关注原住民利益视角对现有审批程序进行补充。

3.2.6 建立长期跟踪与长效反馈的管理机制

提高规划实施的长期跟踪服务,建立规划公共管理的长效反馈机制,设立历史街区原住民利益团体,分阶段讨论制定历史街区复兴持续更新资金筹措方案。

4 哈尔滨老道外项目案例

4.1 项目背景

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传统商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历史久远且文化积淀丰富,其街区、大院及建筑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保护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很多专家学者从街区风貌保护、资源评价、保护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规划设计成果,其中“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规划与设计”较为全面的对保护街区进行了规划和设计,该规划对于保护街区资源的分析评价及核心区的改造规划较为系统和详尽,但对于保护街区的更新复兴模式及用地开发控制则缺乏动态的系统的研究,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对原住民较为忽视。

因此,在对保护街区保护资源深入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该项目重新界定了保护区的范围,对其中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进行了重新划定,在保证街区内部肌理及原住民民俗民风的原真性特征的前提下,对保护区内的用地进行开发利用规划,提出保护与更新复兴建设控制体系,谋求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这种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渐进式、利用式的开发模式,从整体上对保护街区土地使用开发强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原住民和政府、开发商利益的动态平衡。

4.2 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现状概况

该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老城道外区的中部,是哈尔滨十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其距火车站3.9公里,保护区北面是松花江,为城市的滨江开放空间。该地区为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哈尔滨市历史变迁的见证。保护区与道里区毗邻,又位于松花江旅游风光带的南侧,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周边有景阳街、北环路、南勋街、十四道街等交通干道,对外联系便捷,给在保护区规划步行商业街提供了条件。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众多,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是具有“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及历史悠久的胡同、大院和街区。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富有浓郁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4.3 保护区空间调查与原住民社会调查

通过现场调研,深入挖掘保护区内特色资源,统计归纳了保护区现有特色资源库。其中具有“中华巴洛克”风格的特色建筑68栋,特色街巷6条,特色院落41个。

原住民居住用地在街区用地中占的比例最大,约为40.55%,其中有29.81%的四类居住用地,基本是一层、二层或三层的围合式大院住宅,还有居民搭建的大量棚厦,建筑密度较大。这些建筑多为20世纪初建造,砖木结构,缺乏市政公用设施,居住条件差,多有火灾隐患问题。还有4.35%二类居住和6.39%的三类居住用地,是在解放后不同时期建造的住宅楼,配套设施不足。

原住民交通出行方式为步行与车行混合。内部道路网结构呈鱼骨状,靖宇街作为规划区内部唯一的一条主干道,宽度为11米,负责整个街区内部的东西向交通,从整体上来看,街区内部交通为主街-辅街-胡同-大院,或主街-辅街-大院的结构,道路间联系较为清晰。保护区周边及内部共有13条公交线路,为街区提供服务的公交线路可抵达南岗区、香房区、动力区、太平区、道里区,交通可达性较高,为街区的商业开发提供了较大的机会和可能性。

原住民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业文化,老店多,名店多;遍及全区;个体规模小,专业化集聚分布;经营项目多而全,服务社会底层人群。餐饮文化:民间传统小吃,种类多,名声大,吸引全市众多顾客。二是民俗文化,这类文化积淀丰厚,其中曲艺、评书等民间文艺活动遗存丰富。据统计,规划区内共有名店、老字号50余家,详见表3-1。

4.4 老道外街区“活化”复兴对策实施

老道外地区的保护与复兴改造应确定长远目标,以充分发挥风貌区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居住的功能置换、功能混合的产业布局。

表3 -1 特色老店、老字号一览表

图2 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旅游结构分析图

4.4.2 内外交通疏导,尊重原住民出行方式

最大限度保证原住民日常出行方式免受旅游开发的影响,将传统餐饮娱乐区和民俗文化区规划为步行街区,内部街巷规划为步行交通,旅游接待服务区东部街区的仁义巷、新市巷和染坊胡同规划为步行街巷。为了疏解步行区及步行街巷的交通流量,将头道街和四道街改为单向交通。头道街规划红线宽度为20米,车行道宽度10米,结合停车楼在道路两侧可开辟临职能为目的,最大限度坚持对原住民生活产业尊重与保留的原则,从改善基础设施与空间环境出发,综合平衡道外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效益,创造既有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和民俗文化氛围又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文化、旅游中心。

4.4.1 产业空间融合,功能活化更新

以原住民产业融合为主导目标,规划区内划分四个特色功能区,即靖宇街及其辅街沿线传统商业区、规划区西南部的旅游服务区、北头至北四道街的传统餐饮娱乐区和南头至南四道街的民俗文化区,形成“产—居—游”模式的空间融合布局。强调空间的混合使用,提升街区的活力与价值。明确以特色商贸、休闲旅游、生活居住功能为主导,提倡功能混合,完善原住民居住安置。强调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合理进行新功能植入、时停车场,四道街车行道宽度6米,道路禁止停车。

考虑到靖宇街目前承担东西向较大的交通流量,且街区内公共用地集中,导致交通量相对集中,因此靖宇街仍作为主要车行道路,为保护靖宇街传统商市的格局及意象,可采取一些减少靖宇街机动车流量的措施,如可对机动车采用限时段、限车型种类、限单双号等方式。为满足居民出行及旅游的需求,结合道路规划,在景阳街、七道街、十道街、北环路、地灵街、南勋街、丰润街布置公交站点6个,公交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图3 哈尔滨老道外街区交通组织规划图

4.4.3 文化资源融合再生,打造传统民俗品牌

盘活保护区内历史文化要素并规划合理的旅游容量。考虑原住民的生活低冲击打扰需要,严格控制旅游流量,促进历史街区可持续稳定的旅游发展,在保护区内,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使旅游资源系统化。

增加原住民参与行为,重点打造历史建筑旅游产品、传统大院旅游产品、特色小吃文化旅游产品、非物质文化民俗产品,突出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原汁原味、原地原人”的品牌旅游形象。

4.4.4 刚性结合弹性的公共管理和公众参与

为了提高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对规划范围内用地开发及环境景观进行控制,提出图则控制管理方案。规划所形成的控制指标系依据国家及地区的规范和标准而定,实施中应按不同阶段加以选择。控制导引采用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及图示导引三部分相结合的方式,以图则的形式提出具体控制和管理要求。规范规划要求,依法定图则进行规划管理,保护原住民在规划空间布局及公共设施安排上获得最佳利益。设立原住民、经营业主、管理决策者共同形成的管委会,以维护保护区规划实施中各方利益。同时设置社区公共管理机构,监督保护区经营开发。

5 结 语

图4 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旅游景点容量规划图

图5 哈尔滨老道外街区旅游路线规划图

随着国内历史遗产保护环境的改变,历史街区的活化复兴越来越强调保护及保留原始面貌的历史遗存物质载体,而且会越来越趋向对非物质的传统文化保护及社区人文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出发来研究历史街区活化复兴规划,为解决历史街区更新复兴过程中与原住民之间产生的冲突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念,构建原住民行为、文化、产业、空间、管理相融合的测量体系,探索性研究原住民融合的历史街区活化复兴的规划新模式。同时,对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评价是本研究课题的未来预期成果。

[1]邹兵.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J].城市规划,2013(2):36.

[2]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城市观察,2011(03):5-11.

[3]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孙书同,杨昌鸣,郑天.保存欠佳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J].规划师,2015(02):74-79.

[5]陆明,吴松涛,郭恩章.传统风貌保护区复兴实践——以哈尔滨道外区传统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5(11):91-94.

[6]唐恢一,陆明.广义城市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3).

[7]Park,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et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

[8]Landecker. Types of Integration and Their Measureme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51(59):4.

[9]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费尔德·曼.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J].公共管理学报,2009(02):114.

[10]陆自荣.社会融合理论的层次性与融合测量指标的层次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14(11):189-197.

[11]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8(05):20.

[12]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01):17-29.

[13]陆淑珍,魏万青.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0(105):17-23.

[14]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01):1-11+124.

[15]周皓.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及理论思考[J]. 人口研究,2012(03):27-37.

[16]喻涛.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复兴的“公共参与”对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17]Kovacs J F, Galvin K J, Shipley R. Assessing the success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districts: Insights from Ontario, Canada [J]. Cities, 2015, 45:123-132.

[18]KooroshSS, Sza I, Ahad F.EvaluatingCitizens’Participation in the Urban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rea of Shiraz [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70:390-400.

[19]SarvarzadehSK,Abidin SZ.ProblematicIssues of Citizens’Participation on Urban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the Historic Cities of Iran [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0(50):214-225.

猜你喜欢

原住民规划历史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历史
迎接“十三五”规划
从原住民地权判例看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变迁——从灭绝、同化到多元共存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