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风貌区“微更新”案例研究
——以上海市永嘉路511、永嘉路578和西成里为例
2018-03-12薛鸣华王旭潭
薛鸣华 岳 峰 王旭潭
上海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土地负增长的新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上海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上海要建设令人向往的卓越全球城市,实现“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的发展目标。2015年制定的《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法》中提出,城市更新要加强历史风貌保护[1],彰显人文底蕴,提升城市魅力,强调历史建筑、历史风貌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淀。城市“微更新”,其精细化、多元化、渐进式、小尺度、多角度、多样性,以及可针对性、可实施性、结合风貌环境特质、可落地性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上海中心城风貌区城市有机更新与保护提升的目标。
1 中心城风貌区“微更新”的实践研究范围与保护更新背景
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中心城最重要、最典型的区域,是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其范围跨越4个行政区,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其中徐汇区区域4.3平方公里、黄浦区区域2.05平方公里(图1),主要以花园洋房、公寓和新式里弄为主,有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2259幢一般历史建筑,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建筑多样、文化多元的特色风貌。在黄浦区衡复范围内,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建筑和风貌街区资源,拥有大量新、旧式里弄与花园公寓洋房等历史建筑与街坊,其形态多样且依然保持着完好的居住使用状态与完整的风貌特色。此次研究的三个“微更新”案例项目正好处于衡复跨越上海的几个重要区域内,也是上海保护规模最大的中心城风貌保护地区,是中心城风貌区微更新的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图1)。
图1 衡复风貌区范围图
2 中心城风貌区的城市“微更新”概念解析
2.1 当代国际中心城风貌区的“微更新”
英国近年来的城市更新模式已从政府操纵的“自上而下”模式过渡到了社区规划的“自下而上”模式[2]。这种自下而上的社区规划模式开启了城市更微观的更新之门。在让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政府、企业、社区三方面统筹合作,激发了使用者的主动性,更合理、更积极地推动了城市“微更新”的发展。对于城市“微更新”,英国特别重视风貌的保护与传承,采用修旧如故的理念与方法,尊重各类建筑物的原有风格、特色和建造工艺,采用与其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对于历史与风貌做了最佳的维护,使其自然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中,这些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法国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风貌的维护与传承,在城市风貌区的复兴活化和更新利用方面,城市更新更多注重保护性更新。法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中心城风貌区风貌的独特性,也深刻地影响着法国的城市更新主流意识。从法国近现代的城市更新发展来看,经历了城市化运动中从改造贫民窟到中心区复兴商业化发展的过程,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大规模商业开发为主导的推倒式重建,到微观层面,强调主要依据社区自治管理的循序渐进式的“微更新”。
美国城市的“微更新”依据具体的街区、建筑和具体的功能,采取混合改造更新,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不同层面的更新。近年来,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兴盛,以及新兴零售业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城市“微更新”带动了美国主要中心城市的复兴浪潮,创造了众多新颖的改造项目。
2.2 中心城风貌区“微更新”的实施
上海中心城风貌区注重风貌保护与历史传承,“微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城市更新的新阶段“微更新”,是可以满足多元控制与深度细化要求的更新策略与方法。为满足现阶段从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到中心城风貌区小尺度的功能整治、环境改善、品质提升等有机更新的发展要求,“微更新”主要在历史风貌区范围内开展,强化了城市保护与更新机制同步发展的定位目标,通过不断的更新实践探索,寻找出精细化、渐进式的微更新模式,强调兼顾改善功能、维护风貌、提升品质的微更新策略,更强调如绣花针般细致有效地推进微更新工作。
2.3 中心城风貌区“微更新”案例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内涵解读
“微更新”的三个不同阶段是在中心城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的前提下,依据多个案例梳理出来的核心结构,笔者选取的三个案例代表了上海中心城风貌区的几种典型类型。 “微更新”可分为“微改造”、“微提升”、“微设计”三个阶段,三个不同阶段在三个不同风貌类型的影响下,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微更新”本身也是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在科技理念以及风貌保护的发展中每个阶段都会循环往复,与时俱进。
2.3.1 “微更新”的第一阶段:“微改造”阶段
“微改造”是指,在对各类建筑的外观与室内以及街坊里弄公共设施的维护修缮中功能的提升。在维护建筑原材料、原结构、原风格的基础上解决当代人们的生活问题。政府推进的传统旧里的改造一直在持续进行中,从基本功能不断修正,到煤气改造,再到卫生设施改造,以及管线的重新调整等,都对社区的使用功能做了改造提升,以适应当代人生活的需要。
2.3.2 “微更新”第二阶段:“微提升”阶段
“微提升”重点在于中心城风貌保护层面上的保护性更新,在修缮整治中强调原材料、原工艺和原结构的基础上以保护为核心修旧如故,不仅是环境的整治和品质的提升,也是对历史风貌的延续。“微更新”在风貌保护的传统要求基础上,更坚持不断的修修补补,以维护建筑与风貌的长期存在。无论是一般建筑还是保留建筑或保护建筑,都是需要不断保护提升的对象与目标。在风貌里弄街坊的“微提升”中,更注重原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维护与提升,在满足居民区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环境风貌特质的提升、保护、更新。
2.3.3 “微更新”第三阶段:“微设计”阶段
“微设计”是指,在微更新过程中对于改造对象的后期完善与美化,这个过程是对时代特性的重要显现,也是设计随着时代的演变赋予环境新的生命力和价值,这不仅是对生活上的诉求,更是对美学上的追求。在微改造与微提升后,对阶段性无法解决的细节方面不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进行弥补,同时注入融合社区风貌的导向标识,根据不同风貌环境主题、四季变化做出美化生活环境的设计,多元时尚的活动让民俗互动融入生活,打造富有人情味的居民生活。
3 “微更新”案例1:永嘉路578号(乙)——中心城风貌区一般建筑的微更新实践
图2 永嘉路578号(乙)改造前外部环境
永嘉新村建于1947年,是以西班牙风格为代表的优秀历史建筑居住小区。永嘉路578号(乙)位于天平街道永嘉新村小区入口东侧,属于一般建筑服务配套功能用房,因为常年弃之不用,且不属于保护性建筑,原建筑已呈现破败的景象。作为临街建筑,这座小平房成了永嘉新村小区入口处一个破坏景观形象的问题点,严重影响了永嘉路历史风貌街区整体环境品质(图2)。
3.1 永嘉路578号(乙)“微改造”——环境整治与功能策划
作为上海永不拓宽的历史风貌道路之一,永嘉路在2015年启动了新一轮环境道路与建筑界面的整治与景观提升工作。在恢复提升街区景观风貌以及改造提升功能为主的街道环境整治过程中,位于岳阳路/永嘉路以西150米处的永嘉路578号(乙)先期完成了对建筑外观与结构的调整恢复,把部分违章与违规使用进行清理,把建筑空间进行还原,并整体修缮整治建筑结构与外部环境。恢复街道景观,使环境整体提升。
前期的整治工作给后续的改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整体后续改造的策划和对其功能的重新定位在整治期间已同步推进。578号(乙)属于一般建筑,有较大的改造余地,但前提是必须依据永嘉新村整体的环境风貌特质进行改造。从整体外观上结合街道景观特色,依据永嘉新村历史建筑风格特点,进行风貌改造和景观提升(图3)。在后期阶段,研究与设计团队将结合所在街道的社区文化共建发展机制要求,共同策划把永嘉路578号(乙)提升为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空间。改造后的空间将衔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文化风貌。
3.2 永嘉路578号(乙)“微提升”——整体风貌的协调性维护
建筑改造的设计方案强调“外观融入”与“内部提升”。“外观融入”的原则意味着尊重周边建筑立面的基本特征。作为永嘉新村门头的一部分,原有建筑外观与永嘉新村主体建筑风貌极其不符,在对其外部空间的改造更新中,通过对永嘉新村内部建筑典型风貌元素的适当提炼,实现其与内部主体建筑在外部空间环境上的协调。通长的窗檐增强了单层建筑沿街伸展的效果,同时让人联想赉安(此次内部调整后所举行的主题展览为“赉安洋行建筑作品在徐汇”)的建筑作品中标志性的水平线条。窗檐下方使用镜面不锈钢板的做法也参考了衡复风貌区内经典建筑的处理手法,从而传递熟悉感。“内部提升”的重点在于既满足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空间常设展览的需要,也考虑未来的功能拓展。设计方案打破原有空间阴暗的布局,引入天窗,使建筑空间获得良好的采光条件,并营造一种艺术画廊般的氛围。室内主要部分为开敞的展厅,入口处设有休息和接待功能的区域。北侧部分墙体可以旋转打开,露出背后的备用展厅,或便于收藏。南侧开窗墙面增加可推拉展板,必要时形成遮蔽,以满足特别使用要求。地面采取法租界旧式公寓中常见的水磨石工艺,并改进设计了特别的拼花图案。重新加固的屋面吊顶内包含灯具、空调和预留设备空间。空间还可接入智能化系统,支持展陈与新媒体对接,以改变传统参观陈列的单调体验,将社区文化艺术活动空间打造成互动式的文创平台,发展智慧型的历史风貌社区(图4)。
3.3 永嘉路578号(乙)“微设计”——时代功能的设计与打造
永嘉路578号(乙)“微设计”是以历史风貌街道景观环境为核心的艺术展览策划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设计,是以社区空间管理与实施平台为导向,与街道社区治理机制相结合的设计。在永嘉路景观提升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与设计团队和天平街道探讨了开展城市“微更新”的过程中,公共空间的打造除了景观美化以外能否在功能上做一些引导的问题。
图3 永嘉路578号(乙)改造后外部环境
图4 永嘉路578号(乙)案例改造后的内部
上海应有更多的散落在民间的、沉浸在生活中的文化艺术空间,这是城市公共空间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的最佳呈现。街区整治后,微更新可以创造一个能让市民交流的空间,整治后闲置的578号(乙)具备承担这一功能的条件。街道方面也有将文化注入社区的意向,所在街道具有丰厚的文化名人资源,很有文化特色。因此,为了此次展览和后续社区文化功能的发展,研究与设计者和街道共同对这个空间进行了定向改造。建筑改造与“赉安洋行建筑展”的研究同步进行,用微更新的方式结合展览内容改造一个空间,这个过程是完整的“案例展”微设计。这个展览有城市微更新、艺术和文化功能注入社区、文化活动激发市民生活活力三个层面的内容,符合卓越的全球城市应具备的文化丰富性。这样的案例如能普及,就会呈现各社区的个性,文化的丰富性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图4)。
3.4 永嘉路578号(乙)“微更新”小结
依据中心城风貌区保护与传承的要求,永嘉路578号(乙)作为风貌街区中一般建筑的“微更新”实践,在其“微改造-微提升-微设计”的实施过程中,结合风貌街区整体景观的整治,在改造阶段中风貌外观融入的同时提升内部功能,结合街道居委会的社区文化共治,在风貌提升中以文化艺术浸入社区生活的功能转型为具体内容,引领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和综合生活品质的提升。
图5 永嘉路511号 案例改造前外部环境
4 “微更新”案例2:永嘉路511号——中心城风貌区保留历史建筑的微更新实践
永嘉路511号位于天平街道永嘉路/岳阳路转角处,其主要沿街部分正好位于岳阳路街角重要位置,属于保留历史建筑。建于193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硕士王毓蕃设计,建筑共二层,红砖外墙,红瓦坡顶,具有美式花园洋房的典型特征(图5)。
“微更新”要求实现从保护性更新改造到功能性的转变与提升,将居住与文化相融合,让文化浸入生活,呈现混合使用的功能状态,形成街区环境景观美化与文化使用功能相互作用、街道风貌可体验的环境格局。
4.1 永嘉路511 号“微改造”—外部保护提升与内部混合功能改造
图6 永嘉路511号 案例改造后外部环境
永嘉路511号处于永嘉路与岳阳路两条风貌保护道路相交的重要节点,也位于风貌道路更新与景观品质提升的范围内。其街区整治与景观提升采取细微、渐进的改造方式,将沿街建筑的外观景观改造提升与内部功能转型改造作为逐步推进的重点[3]。建筑外部改造保留历史建筑的原真恢复和保护修缮,在整治改造先期,完成了对建筑外观的调整恢复,规整清理了立面的管线设备等附加物,并在入口处结合街角景观形成口袋广场;内部改造强调功能的转换调整,将原来的街道居委会办公功能进行了转换和调整。永嘉路511号“微改造”的首个要素就是不做大动干戈的建筑整体改造,只做功能性修缮维护、环境整理以及内部功能的研究策划(图6)。
4.2 永嘉路511号“微提升”——建筑风貌恢复与内部空间环境提升
作为保留历史建筑,永嘉路511号具有鲜明的历史风貌特色,应以保护要求为前提。“微更新”在提升阶段,重点是把控风貌保护的要求,结合风貌环境要素的保护提升策略。在对永嘉路511号的外部空间提升中,强调建筑历史风貌的原真恢复和保护,如依据历史图纸,恢复建筑的红砖材质的踢脚、历史门窗样式,规整并弱化沿街立面不断增多的外露管线与设备,对入口铭牌、壁灯、扶手等进行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优化设计。同时,将现有建筑街角部分入口空间景观化处理,结合建筑的风格特性形成景观优美、可供游憩的入口口袋广场景观,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内部空间改造主要是将历史风貌向内部空间延伸,并不排斥与现有住户的日常生活形成交叠,主要功能设定为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图书收藏室和城市沙龙。进而策划后续使用的具体方案,准备对永嘉路511号进行内部改造,在美化周边环境的同时给社区创造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居民可以在此举行戏曲沙龙等活动(图7)。
4.3 永嘉路511号“微设计”——文化交流空间与内部混合功能设计
徐汇区天平街道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丰厚的人文积淀,在此地居住着很多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微设计”应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先天优势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永嘉路511号一层的部分空间是文化交流的绝佳场所,包括图书收藏室、城市沙龙、名家坊等。在内部场所环境的布局与设计中,强调向经典致敬,让上海最优秀人文画卷得以再现。在室内文化场所的塑造中注重细节部分的信息传递,让海派风情的核心通过设计予以实现。通过串联原本分隔的房间,使建筑的首层恢复公共活动属性,成为街区新生活的汇聚点。选择适用于当代工艺的传统材料,在细节中传递品质感,这正是海派风情的核心。环绕室内的墙围使用了深红色苹果木,保留的波形金属窗栏做了半透明内衬,仿佛纱帘,精心设置的灯光和订制家具,再现了精致优雅的居室氛围。
图7 永嘉路511号 案例改造后内部
这个项目在微设计上还有一个特别的尝试,即在二层居民居住的同时对一层进行了改造,这表明改造不一定要整栋,分层改造也是可行的,从而实现让文化和艺术走家串户。与简单地美化一个空间不同,这次改造的两个空间分别有展示和承载两种功能,具有突破性和示范性意义。
永嘉路511号文化活动的策划也是设计的一部分,让场所获得动态的演绎与浸入式的活化,使设计的场所与内容达到最佳状态。研究与设计团队与天平街道共同协商策划,使设计结合活动形成更好的街区展示效果,体现街区的深度和城市的温度。
4.4 永嘉路511号“微更新”小结
在中心城风貌区中,保留历史建筑是风貌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广、风貌保护要求高。永嘉路511号的“微更新”实践在 “微改造-微提升-微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强调建筑风貌的保护以修缮维护为主,在外部景观上强化与街区整体环境的融合与完善。在功能上有意识地设计复合的功能,把居住与社区文化交流的功能相结合,将街道居委会公共资源分享引入,融入海派风貌风情和人文关怀精神。通过整体“微更新”使历史文化风貌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5 “微更新”案例3:西成里——中心城风貌区新里、旧里石库门街坊的微更新实践
黄浦区里弄居住街坊西成小区是上海典型的石库门住宅,始建于1926年,是新式里弄和二级旧里混合的居民区。“微更新”旨在通过对社区空间的优化设计,解决民生问题,同时激发历史人文空间特色,提升整体空间品质,打造具有人文气息的高品质生活弄堂,从而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改变生活陋习,实践黄浦衡复风貌居住区的“微更新”。
5.1 西成小区的旧里“微改造”——解决里弄居住区基本的生活功能
西成里此次“微更新”中的“微改造”阶段已于2006年启动,其重点是以现代生活的要求进行整体配套提升和必要功能方面的改造,包括房屋的整体修缮、厨卫设施的功能置入,以及各类管线的梳理、改造及架空线逐步入地。
然而,作为旧里的西成里仍面临多种功能的缺失。因此本次“微更新”以保护为核心,对西成小区补充居民生活煤卫设施和整理、改造市政管线,对社区空间进行梳理并解决社区环境问题。
5.1.1 市政管线及功能设备改造
解决外露线路混乱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将外露管线/架空线进行入地处理,增加与风貌协调的设计性外罩进行遮挡。(图8)。
5.1.2 煤卫设施改造
随着西成小区内居民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提高,为了方便生活在室内改造了卫生设备和煤气炉社,但却造成了更多的管线外露。
图8 管线改造前后对比
5.1.3 室外厨房改造
由于生活需求增加,重新设计了室外厨房(图9)。
5.1.4 内部改造
居民自己也进行了细微的使用性功能改造,增加了空调、结构雨篷、卫星电视以及置换门窗等,这一系列自发性改造也给社区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
5.2 西成小区的旧里“微提升”——解决里弄居住区的风貌保护与维护
5.2.1 建筑立面风貌更新
清洗门头及外墙上与风貌特色不符的涂层材质,恢复为历史样式,提高修缮工艺,尽可能还原建筑立面和门头的历史风貌。入户大门建议采用装有黄铜门把及电子锁的黑漆木门,与历史样式一致(图10)。
5.2.2 建筑外立面附属物更新
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空调外机位置,使建筑立面整齐有序(图11)。
改造现有外窗雨篷,统一雨篷样式(图12)。
5.2.3 路面铺装更新
恢复石库门巷弄台格路的历史风貌(图13)。
5.2.4 公共卫生设施更新
在保留原有厕所及垃圾房位置和尺寸的基础上,结合小区的风貌特色对厕所及垃圾房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卫生设施及其周边景观品质(图14-15)。
5.2.5 文化设施及宣传画廊更新
小区内的宣传画廊结合社区风貌特色及历史文化要求,更换为更高品质的浮雕作品,如石雕、铜雕等(图16)。
5.2.6 小区出入口更新
小区出入口数量较多,建议强化主要出入口的标识性,分阶段整治所有出入口并清理其空间,恢复出入口立面历史样式(图17)。
图9 管线改造前后对比
图10 门头提升前后对比
图11 空调外机提升前后对比
图12 雨篷提升前后对比
尊重上海里弄建筑风貌、上海海派文化建筑特色。
5.2.7 岗亭更新
结合小区的风貌材质、环境和色彩特色,设计门卫室,样式与色调应与出入口环境相协调(图18)。
5.2.8 小区及居民楼门窗更新
图13 地面铺设提升前后对比
图14 厕所提升前后对比
图15 垃圾房提升前后对比
图16 宣传画廊提升前后对比
按历史门窗样式重新设计防盗门样式,统一更换、安装居民防盗门(图19)。
5.2.9 路灯照明更新
增加路灯数量,间距在4-5米之间,覆盖整个小区,使得小区夜间环境明亮、安全。路灯照明偏重于明亮的暖色调,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衬托建筑本身的材料特性和环境的风格特色(图20)。
5.2.10 沿街界面更新
小区沿街道路转角处界面、建筑门头与周边界面、同幢建筑的建筑界面等,须处理好商业界面与建筑立面的关系。整治须尊重现有建筑界面,尊重建筑比例关系、风貌特色。同时不破坏界面颜色,更新后的商业界面色彩须与原有建筑界面协调。更新建筑应结合二三层等非商业立面一起进行,一层更新以商业界面导则为准,非商业界面更新主要以修缮、恢复建筑风貌为主。
5.2.11 沿街店招店牌更新
结合功能需求,部分商业界面可统一增加雨篷,位置及大小与建筑立面相协调。雨篷颜色与建筑构件或主体建筑协调统一,宜采用深色系,呈现优雅沉稳的街区氛围(图21)。
5.3 西成小区的旧里“微设计”——解决里弄居住区的当代生活需要
5.3.1 整体风貌景观设计
针对西城小区整条里弄石库门建筑的典型特征,在“微设计”中,注重与原有风貌的协调,保护并延续原有风貌特征,在设计中融入风貌元素,与整体风貌相协调,以提升整体空间品质(图22)。
图17 出入口提升前后对比
5.3.2 景观绿化设计
统一改造现状较好的花池,采用与风貌相协调的材质和色彩,与里弄风格统一(图23)。
维护现有绿化植物,增加立体绿化;结合街道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绿化养护活动,鼓励居民自治管理垂直绿化;结合其他公共活动综合设计,在空间开阔处适当增加集中景观绿化;增加历史文化类景观,突出街坊的人文氛围(图24)。
5.3.3 时代性标识设计
由于西成小区里弄石库门生活居住的历史风貌特征,既有本地居民又吸引了不少游客,因此建议设计能代表西成小区特色的系统化标识,提供综合信息传递、识别和形象表达的解决方案,并在小区的整体环境中引入时代性的元素。同时增加导向性标识,方便居民及游客找到服务性设施。通过西成小区特殊的标识系统来体现保护里弄历史风貌的价值和重要性(图25)。
5.3.4 人性化活动设计
由于社区内居住人口流动不大,居民社区活动丰富,在现有公共空间中,规划了相关活动空间,并置入公共家具,以满足居民之间的交往,打造小型景观活动空间。建议按二十四节气打造不同主题的里弄环境,将设计融入民俗活动,让居民体验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化生活,激发街区活力。
5.4 西成小区的旧里“微更新”小结
西成小区石库门里弄是中心城风貌区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是生活功能型历史风貌建筑小区街坊,也是海派风貌建筑的代表。西成小区的“微更新”实践首先强调以风貌保护与传承为前提,从完善设施生活保障入手,以“微改造-微提升-微设计”的方法保护、维护与延续传承风貌,同时注重生活品质环境提升,结合功能的改善,以精细化的理念引领整个改造维护与更新提升的实施过程。
图18 岗亭提升前后对比
图19 门窗提升前后对比
图20 路灯提升前后对比
6 结论
衡复地区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的重要区域,风貌特征各有千秋。其“微更新”的实践为保护和传承上海的历史建筑、风貌街道、新里旧里石库门的发展提供了范本。“微更新”的核心就是在保持现有状态下对整体环境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以最小干预的方式,还原社区历史风貌。“微更新”又具有与时俱进和不断自我调整提升的能力。通过对于上述三个案例的分析研究,以中心城典型风貌区范围内的具体项目,仔细分析了各个项目的相似之处与不同重点,抓住共性要求,在不同阶段解决特殊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系统地梳理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并结合各自特点研究各个阶段的有效实施方案,并不断完善实施机制,以期在城市更新中形成规范化管理措施,使“微更新”更易落地、可操作性强、可推广应用,从而形成示范效应,更好地为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风貌区的城市更新与发展提供示范。
“微更新”需要大观全局,小心落笔,应根植于地段周边街区的历史文脉,重要的不是“发明”新的形态或风格的表现,而是“发现”城市的“建筑基因组”,利用文献整理和现场调研,解读建成环境的内在秩序,并使用控制良好的重复和变异手段来实现空间的有机更新。
不同于常规工程,“微更新”的改造项目往往没有清晰的建筑边界、任务书甚至工作周期。建筑师也不只是提供方案和图纸的“乙方”,随项目的具体情况,需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上述三个案例中,设计者承担了从项目策划、空间设计、装修监督、展场布置、宣传推广等任务,同时需要协调各领域的专业单位,随时倾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声音,不断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微更新”并不因尺度的微小而降低其实践的难度,而是促进了规划设计领域的拓展。
图21 沿街店招店牌提升前后对比图
图22 主弄整体风貌设计
图23 花池改造前后对比图
图24 立体绿化设计图
图25 标识设计照片
[1]中国指数研究院.城市更新,探索城市未来发展新契机[J].城市住宅,2016,23(04):89-91.
[2]于立,陈晓燕,巫敏.关于城市复兴改造中政府与市场合作伙伴关系的探索[J].国际城市规划,2008,23(06):46-52.
[3]王林.有机生长的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上海实践与创新思维[J].世界建筑,2016(0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