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2018-03-12李辉
李 辉
(梨树县农业综合执法队 136500)
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与品种逐年增加,其病害的发生逐渐频繁、复杂,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
1 马铃薯粉痂病
粉痂病为马铃薯的重要病害,在部分地区分布危害,一般产量损失5%~10%,重时达20%以上。此病还可侵染番茄和茄子等茄科植物。
1.1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块茎受害,初在表皮上出现褐色小点,外围具有半透明晕环,以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大小不等的疱状斑,表面破裂,散出大量暗褐色粉末状物,即病菌休眠孢子囊球。病斑破裂后,表皮反卷,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常具有木栓化斑环。
1.2 发病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随种薯或病残体越冬。病薯和土中病残体为病害的初侵染源,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种薯,田间传播主要通过浇水、病土、病肥等。土温18~20℃,土壤湿度90%左右,pH4.7~5.4时宜病菌生长发育,田间发病较重。马铃薯生长期降雨多、夏季凉爽利于发病。病害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数量和程度。
1.3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病区种薯严格管理,禁止外运。重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严格选留无病种薯,必要时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湿种薯后用塑料膜密闭2小时,晾干播种。还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6~8小时后晾干播种。增施底肥,配合施用磷、钾肥。酸性土壤宜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提倡高垄或高畦栽培,禁止大水漫灌,雨后避免田间积水。
2 马铃薯炭疽病
炭疽病为马铃薯的普通病害,在局部地区发生分布。通常病情较轻,对生产无影响,严重时可造成部分植株坏死干枯和引起根茎腐烂,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2.1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坏死斑点,赤褐色至褐色,以后转变成灰褐色,边缘明显,相互汇合形成不规则坏死班。病害严重时亦可侵染根部的块茎。引起植株萎蔫坏死和块茎腐烂,后期在病部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引起侵染,借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马铃薯生长中后期遇雨、露、雾多的天气,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田间管理粗放,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病害较重。
2.3 防治方法
严格挑选种薯,实行无病薯种植,播种前可选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10分钟杀灭病菌。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25%施保克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百科乳油20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20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8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田安水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3 马铃薯病毒病
病毒病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病害发生情况因地区、管理、气候条件而异,通常造成轻度损失,少数地区或特殊年份发病较重,显著影响马铃薯生产。
3.1 症状
此病在田间常表现花叶、坏死、卷叶三种类型症状。花叶型:即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严重时皱缩畸形、植株矮化,有时还表现明脉。坏死型:即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叶片枯死或萎蔫脱落。卷叶型:即叶片沿主脉由边缘向内翻卷,继而叶片变硬、变脆,严重时叶片卷曲成筒状。田间复合侵染时多引起马铃薯条斑坏死。
3.2 发病规律
病毒主要在带毒薯块内越冬,为播种后形成病害的主要初始毒源。高温干旱,田间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25℃以上高温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加重其受害程度。
3.3 防治方法
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种薯,以确保无毒种薯种植。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加强栽培防病,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肥和钾肥。精细整地,高垄或高埂栽培。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和培土,适时浇水,严防大水漫灌。出苗前后彻底防治蚜虫。必要时在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 马铃薯早疫病
早疫病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分布广,发生普遍。南、北方马铃薯种植地区都有发生,常造成枝叶枯死,明显影响生产。
4.1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重时亦危害薯块。多先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染病,初在叶面出现水渍状小点,以后发展成近圆形具有同心轮纹的褐色坏死斑,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病斑外围多具有一窄的褪绿晕环。湿度高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斑,终致病叶坏死干枯。块茎染病,多产生暗褐色圆形至近圆形凹陷斑,边缘明显,使块茎皮下组织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4.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条件适宜病菌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30℃,当叶面结露或或有水滴时,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均很快。马铃薯生长期连续阴雨或湿度连续高于70%,此病发生严重甚至流行。
4.3 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选用相对抗、耐病品种,适当提前收获。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生长期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组织,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重病地块实行2~3年与非茄科蔬菜轮作。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防治1~3次。
5 马铃薯癌肿病
癌肿病为马铃薯的重要检疫性病害,毁灭性极强,一般损失30%~40%,重病地块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
5.1 症状
此病可危害块茎、蔓茎、叶和花。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通常田间病株与健株外形上无明显差异。有的病株比健株高,分枝多,保持绿色期比健株长,有的长肿瘤或畸形。地下部受害,薯块芽眼和蔓茎上形成不规则粗糙疏松突起花椰菜状肿瘤,初呈乳白色,以后逐渐变成粉红至红褐色,最后变黑腐烂,有恶臭味和褐色粘液。茎基染病,四周亦产生圆形花椰菜状肿瘤。叶片、分枝与主茎交界处也产生绿色瘤状物,较地下肿瘤小,长瘤的叶色淡,易提早枯死,其枝条横伸瘦短。病株主茎末端花器畸形,组织增厚变脆,叶色淡,叶背出现许多无叶柄和叶脉呈鸡冠状的小叶。病害在贮藏期可进一步扩展危害,使病薯变褐、腐烂发臭,严重时造成烂窖。
5.2 发病规律
休眠孢子囊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经寄主表皮细胞侵入引起发病,再生成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或合子进行重复侵染,最后以休眠孢子囊越冬。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薯块带菌,近距离亦可通过土壤、流水、牲畜粪便、农具和人畜等传播。病菌对温度条件要求严格,气温12~24℃,多雨高温有利于发病。通常低温高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潮湿的地区发病较重。酸性土壤或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有利于发病。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5.3 防治方法
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种薯、病区的土壤、肥料及生长植物也严禁外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区改种非茄科作物,或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连续使用生石灰或硫酸铜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害发生。
加强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或沤肥,增施磷、钾肥,适时中耕,避免田间积水,及时挖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苗期和薯期可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浇。
6 马铃薯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亦较普遍。一般发病率5%~10%,严重时病株可达20%,常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影响生产。
6.1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幼芽、茎基部和块茎。幼芽染病,呈黄褐至暗褐色坏死,常在出苗前腐烂,致田间缺苗。出土后染病,多侵害茎基部,形成褐色凹陷坏死斑,湿度高时病斑上产生浅褐色至紫褐色菌丝层。随病害发展植株地上部萎蔫下垂,块茎亦开始受害,最后在茎基和块茎表面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暗褐色块片状菌核。
6.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随病薯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薯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生长温度4~34℃,适宜温度20~26℃,最适23℃,菌核形成适温23~28℃。一般春寒、空气潮湿,或播种后土温低发病较重。黏重土壤、田间高湿有利于发病。
6.3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10分钟杀死种薯上沾着的菌核。适期播种,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地区要特别注意适期晚播,以确保播种时地温不低于10℃。生长期加强管理,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