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人口红利的新动力
2018-03-12法人周颖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周颖
发展新动力,来自于不断深化全面体制改革,让改革红利代替过去的人口红利,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电子商务、快递业、分享经济……近年来,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引爆”市场,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新兴产业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发展中国经济新动能的重要一环,要在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大支持,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应避免“喜新厌旧”,要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多方面发展中国经济新动能,进而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含金量,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新兴产业成为发展动能
2017年,中国经济表现抢眼,新动能成为不容忽视的“功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1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在快递服务的带动下,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这些行业均表现强势,增速显著高于整体增速。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的是新动能的快速崛起。当前,新兴产业正成为市场“新宠”,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扩大了发展空间,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的改善,创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无论是工业领域还是服务业,近年来新动能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光缆、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保持快速增长。
新动能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至关重要,其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还有新生产力的涌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的提升,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了解新动能在中国的发展,就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以服务业新动能发展为例,当前,中国经济的大量新业态集中在服务业,而服务业中又有很多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往往也推动着就业的增长,例如,现在社会上发展很火的电商、快递及网约车等就吸纳了很多人就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6年全国新增就业当中,新动能贡献率达到了70%左右。
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带动就业增长的重要源泉。“双创”蓬勃发展,很多新的企业大量涌现,创造了新的职业、新的工作、新的岗位。2017年上半年新登记注册企业达到了291万家,同比增长了11.1%,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量达到了1.6万家,新的产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茁壮成长,为就业提供了新的领域。
应指出的是,新兴产业对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仅仅依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者不可偏废。
为什么需要新动力
数据显示,2016年,湖北、河北和湖南三个省跻身3万亿元行列,如此,我国共有九个省的经济总量超过了3万亿,占全国GDP比重的58.8%。此外,广东和江苏的经济总量所占全国GDP比重均超过了10%,加上排名第三的山东和第四的浙江,中国经济四个省份的经济总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按照2016年12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广东、江苏和山东的经济总量,在世界银行2015-2016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都可以排在第15位俄罗斯之后。
纵观数据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名义速度普遍较快。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沿江省市经济增速也仍处于高位,令人赞叹。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正在拉大。
透视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总量指标值得关注,但人均国民收入(GNI)指标更值得给予更多审视。如果说GDP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体量,那么人均国民收入则彰显的是一国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等面向。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大幅增加,从2012年的人均国民收入5870美元到2014年的7400美元,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不断跨上新台阶。但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4个国家(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排名中,2014年我国位居第100位,而排名第20位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在35000美元左右,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则在6万美元以上。由此,尽管我们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如以人均国民收入做标杆衡量,我们之后的发展赶超任务仍不轻松。
近年,我国经济在增速换挡、经济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动力何在?各省市区之间的竞争也应当在关注地区经济总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背后的新动能。
发展新动力,来自于不断深化全面体制改革,让改革红利代替过去的人口红利,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新动力,来自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告别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发展新动力,来自于大胆尝试,鼓励创新。
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着下行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进入“关键期”,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寻找和培育新常态下的发展新动力十分紧迫。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旧动能消退、新动力亟待寻找以实现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也是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胜之举。
首先,阻止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必须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近年来,在制度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下,GDP增速持续下行,从2010年的10.3%一路下滑到2016年三季度的6.7%。这些传统动能既具有副作用和后遗症,又不可持续。故急需寻找新动力,以阻止经济下行、稳住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7900美元,已处于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一系列挑战。中等收入阶段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实现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而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要具备人才、技术、知识、管理、制度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就是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
再次,“三驾马车”作用日渐式微必须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过去多年来,受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影响,很多人将只是支出法核算的GDP三大组成部分——出口、投资、消费当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于是乎,外需不行了,就拉动内需;投资不行了,就扩大消费。但现在出现了两个新情况:一是“三驾马车”尤其是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二是“三驾马车”的副作用和后遗症在加大,如出现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过高的债务负担、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总之,“三驾马车”日渐式微,必须寻找新的动能。
传统要素日益短缺必须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从供给侧来看,过去多年来,我们主要依靠普通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传统要素或“规模型因素”的大规模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类要素的特点是投入量的增加可以直接增加GDP,但不能带来效率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带来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用递减,另一方面带来资源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压力的加大。
GDP导向制度副作用显现必须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过去多年来,还有一个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旧动能,就是中国特色的GDP导向制度。为了促进GDP高速增长,我们设计了一整套GDP导向的相关制度,如人口制度、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土地财政制度、软约束的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制度、GDP导向的干部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对促进GDP高速增长确实起到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但这些制度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也在加大,故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尽快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