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提升策略探讨

2018-03-11谢军刘存香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提升校企合作策略

谢军 刘存香

【摘 要】本文基于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偏低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论述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提升策略:组建校企合作订单班时,让学生充分了解、理性选择;根据经销店的分布及学生的就业意愿挑选合适学生;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学生企业归属感;规范实习管理制度,实现实习走访及指导常态化;做好订单班学生的实习跟踪及数据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定向培养  汽车检测与维修  在岗率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184-02

一、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業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以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成为当前国家技能紧缺人才的背景下,众多国际国内知名的汽车厂家与国内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项目,例如丰田汽车公司与国内34家职业院校合作建立T-TEP校企合作项目,福特在全国与23所职业院校合作开展STWP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奔驰、宝马、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均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开设校企合作项目,共同培养高质量的汽车售后服务人才。

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类校企合作项目为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自2007年开始,先后与丰田汽车公司、东风日产、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一汽大众建立校企合作,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上基本相同,实施的过程中稍有差别。汽车生产厂家(主机厂)、经销商(4S店)、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由汽车主机厂投入实训车辆、教具、专用工具,与职业院校共同制定实训场地建设标准、教学标准、教师标准、学生认证标准,为职业院校培训认证师资;职业院校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标准建设实训场地,提供优秀师资队伍,在学校招聘、组建订单班进行教学;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教学内容后,到相应品牌的汽车经销店实习就业。该模式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可以利用企业不断更新的实训车辆、开发的教具、对教师的技术培训以及最新的企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则可以从学校招聘到符合需求的技术人才,使企业发展获得持续、高质量的技术人力资源保障。在校企双赢的局面下,学校和企业都高度重视合作项目,进入订单班的学生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偏低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偏低的状况

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中,企业最为关注的是通过合作培养出与自身规模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数量,但近年来,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到企业后的在岗率严重偏低。从表1所示某一合作项目学生就业实习情况可窥一二。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岗率只有50%左右,毕业一年后,在岗率不足30%。结合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可知,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但是存在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的在岗率偏低的问题。

企业、职业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共同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流向了其他企业,会造成投入资源的浪费,也会使得企业合作的意愿下降。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偏低成为学校、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1.汽车后市场原因。第一,汽车后市场岗位多,学生实习就业容易。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维修以及汽车保险、配件、精品等汽车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需求也急剧增加。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汽车后市场实习、就业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也造成了一名学生有多家单位、多个岗位可以选择的局面。第二,不同品牌岗位基础能力要求相近,学生容易适应。虽然汽车品牌众多,但是对于实习岗位的学生,或者企业一线基层员工的专业能力要求具有共通性,例如学生在某个经销店实习,也很容易适应其他品牌经销店的岗位要求,导致学生容易因为待遇稍高一点、与店内同事关系不融洽等原因更换实习、就业的单位。第三,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受到企业欢迎。汽车经销店面对其他品牌的竞争,力求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也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员工,对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学生,各企业也是争相招聘,企业之间的竞争导致订单班学生的换单位情况明显。

2.汽车经销店原因。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离职学生因为经销店原因离职的约占25%,具体原因为:经销店待遇低、工作量大、没有业务培训、缺乏对员工的关怀、不能按期转正等。通过对企业走访可知,部分经销店确实存在以上问题,同一汽车品牌在一个省份分布有很多的经销店,有私人代理、集团化经营等多种性质,各店的管理模式也差别很大,其中甚至有廉价使用实习生的情况,大量招聘实习学生,但是一到毕业时,以各种理由不给学生转正,辞退实习生。

3.学生个人原因。在调查数据中,离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个人原因造成的,通过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可知,离职学生中由于个人原因离职的约占40%,其原因主要为:对经销店安排的岗位不满意、个人身体原因无法坚持高强度的作业、毕业后从事家庭安排的工作、毕业后计划升本、入伍、无故毁约等。

三、提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的策略

在学校、企业共同关注学生在岗率的背景下,基于对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及跟踪调查结果,学校可从如下方面提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

(一)组建校企合作订单班时,让学生充分了解、理性选择

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对学生介绍定向企业文化、在区内经销店的就业情况、订单班的学习内容及要求等,整个宣传的过程持续一个学期,做到让学生在进入订单班前充分了解,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充分了解了再选择,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意愿强烈、纪律性好,学习效果好,对于品牌的认可度高。

(二)根据经销店的分布及学生的就业意愿挑选合适学生

在学生报名后,需要经过面试组建订单班,面试主要是了解学生今后的就业意愿、对该品牌的兴趣及意愿就业地点等,选择对品牌感兴趣并愿意到该品牌的经销店工作的学生组建订单班。同时,还要根据经销店的分布及用人情况,选择数量与当地经销店需求相当、生源地来自经销店所在地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愿意回家庭所在地就业且在岗率比较高。

(三)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学生企业归属感

为订单班学生学习打造专属的品牌形象区,将企业品牌文化元素布置在学生学习的实训区、理论教室。例如安装品牌形象展板、合作项目介绍展板、企业的文化宣传板,工位布局及要求、主色调与经销相同,学生上课统一穿经销店工作服。在校学习期间开展与经销店的交流活动,学院邀请经销店的负责人或人力资源经理给学生开展讲座及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学生提前到经销店见习,熟悉企业环境及要求,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学生交流等,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四)规范实习管理制度,实现实习走访及指导常态化

首先,通过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约束一些学生随意选择实习单位、随意变更实习单位的行为。在实习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更换实习单位需要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教研室主任了解经销店领导意见后同意—系领导同意等多道程序后,方可办理变更实习单位手续。在学生离校实习前,指导教师应重点讲解实习过程要注意的问题,学生知道变更实习单位不易,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就会比较谨慎。

其次,做好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特别是心理的引导。为此,教师应定期开展实习生走访活动,并在走访中回访经销店服务经理和人事经理,了解实习生情况。对于实习生感觉工作辛苦、与经销店内同事相处出现问题、受到经理批评心里难受等想更换单位的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避免由于考虑不充分就仓促更换单位的情况出现。

最后,搭建学校、学生、经销店、厂家实习管理平台,学生到企业实习,由经销店指派经验丰富的技师作为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并定期向厂家主管人员提交学生实习的指导考核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管理平台或厂家走访的机会向厂家主管人员反映在经销店实习的情况,如果是经销店的原因,厂家要求及时整改。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经销店的培养与关注,也可以避免经销店对学生的管理处于没有监管的状态。

(五)做好订单班学生的实习跟踪及数据分析

做好订单班学生实习期在岗情况调查、毕业后一个月在岗情况调查、毕业后一年在岗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离职的主要原因,在学生组班、教学、实习管理中找到可以改善的措施。同时,了解区域内经销店的用人需求及学生对该店的满意度,对于需求人数的变化及时体现在下一年的组班计划中,对于学生不满意的经销店,严格控制其招聘人数,尽量让学生到用人需求多、学生满意的经销店实习就业。

总之,要提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岗率,让学生充分了解合作项目、增强学生企业归属感、挑选适合的学生组班、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实习过程等,是较为有效的对策。然而,由于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方式不同,经销店经营理念差别等原因,各校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校企合作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黄志杰,吴飞,谢军.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6)

[2]马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校外协同机制构建研究[D].扬州:江苏大学,2017

[3]张震,王本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

[4]秦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现状、問题与对策浅析——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老区建设,2017(22)

猜你喜欢

提升校企合作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