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战略决策SWOT分析得失谈
2018-03-11朱禹霏
朱禹霏
摘要:《隆中对》无论在正史还是小说中,都是诸葛亮一生中的精彩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但其终未助刘备成就霸业,匡扶汉室。可见,其也存在局限性。本文用SWOT分析法就《隆中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对诸葛亮进行更加客观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隆中对;诸葛亮;SWOT分析法
《隆中对》作为战略分析和战略决策的一篇军事论文,不论在军事史上还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它都是精彩一页。欲成就霸业屡遭失败的刘备,三顾茅庐拜访年仅27岁自诩卧龙的诸葛亮,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和制定称霸的战略规划,刘备如醍醐灌顶,豁然敞亮,如遇救世主一般,把诸葛亮拜为军师,言听计从。联吴抗曹,获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取得了战略要地荆州作为根据地;其后又挺进川蜀之地,夺取益州;步步为营,终于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做了蜀汉皇帝。刘备从一个织席卖鞋的小商贩,当上了至高无上的昭烈皇帝,真是“一对足千秋”[1]!
诸葛亮的才华智慧,在中国历史上有口皆碑,辅佐刘备从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到割据一方,与曹吴割据形成鼎足的三分天下态势,奠定了北伐曹魏的基础。按照《隆中对》的决策,刘备白帝托孤先诸葛亮遗恨而早逝,诸葛亮鞠躬尽瘁病逝北伐,复兴汉室没能实现!诚如诸葛亮所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吗?
SWOT分析法,就是态势分析的方法,基本做法是把所关注的对象按照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基本要素,通过现场取样逐一列举归并,作出矩阵形式的排列分析,然后从整体入手,把各种要素对应比较,从中找出有效利用机遇化解风险的可能,实现目标的达成。运用这种方法,结合《隆中对》进行思考,也许对其得失会得到一些新的启迪。
《隆中对》前半部分是高瞻远瞩的形势分析。在分析中优势、劣势、机遇的分析逻辑演进,无懈可击。当时的势力范围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2]。刘备本身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而荆州和益州是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刘表、刘璋不可能长期固守,利用他们的暗弱取而代之,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隆中对》后半部分是战略策。军事方面巧取荆州作为根据地,然后谋取益州作为战略后方,然后等“天下有变”,两路出击,北伐中原,一路以刘备带主力为主攻方向“出于秦川”,另一路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构成正奇相辅的格局,深合大战布局,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的确有成功的可能。内政方面“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方面“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
反复读来,《隆中对》“高瞻”到位,“远瞩”不足。应用SWOT分析法就是威胁、危机认识不到位,致使决策和实施多有败笔。
首先,没有认识到刘备不是帝王之才,空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大志,缺少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因为关羽之死,他忠言不听,挥师伐吴,致使夷陵之战大败成为蜀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吴蜀政权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南部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守为攻的积极防御战例。该战役是东汉末年三國历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关羽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斩首丢命,使刘备地人两亡,损失重大。从常理讲,大丈夫能屈能伸,应该忍辱负重,痛定思痛找出失败的原因,听人良言吸取教训,厉兵秣马进行反击才是。他却匆忙称帝,开始调兵遣将,御驾伐吴。出征前为集中兵力,命驻守阆中的张飞赶去江州与他会合,可张飞还没来得及出发,在酩酊大醉中就被部下生杀了,并将脑袋送到东吴请功。这一系列的失败源于狭隘的桃园结义的兄弟情谊,导致损兵折将,从此再也没有收复战略要地荆州的人才和机会。
其次,没有认识到驾驭悍将艰难性,执行力极低,不能有效达成战略目标。比如关羽本身就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赤壁之战后巧取荆州为家,把诸葛亮费经心思谋得的唯一一块根据地交给他镇守。刘备带兵西进攻夺西川开辟战略后方,战将立功,他心里极其妒忌,丢下重要的战略基地,私自去攻打樊城。曹操按照司马懿的计策,双管齐下,正面五万精兵驰援樊城,迎战关羽;暗面修好联结吴国,孙权神不知、鬼不觉决计攻袭荆州。虽然关羽留下重兵防范,结果被吴将吕蒙辞职,使骄兵关羽麻痹丢失荆州,只得狼狈逃往麦城,成为吴军的阶下囚并惨死。再如街亭之战,这是诸葛亮的北伐第一战,亲自委任参军马谡统领诸军,在军事咽喉重地街亭拦截曹魏将领张郃。他根本不听诸葛亮叮嘱,丢掉懒于生存的重要水资源,登上南山据守,主观臆想,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转守为攻,一举大败张郃,建立奇功。结果水源被张郃切断,围而缓战。无水的千军万马不战自乱,张郃把握战机,乘乱攻山,使易守难攻的攻山之变得易如反掌。街亭易主,诸葛亮进退没有根据地,前不能进,后无保障,只得半途而废,退往汉中。
再次,没有认识到根据地荆州的选择与战略后方益州的天堑逾越之难,犯了“风水”大忌。《隆中对》有一段话,意思是说,“跨有荆益”,联合孙权对付曹操,等待机会,“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3],如此两路齐出,“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4]。然而毛泽东在读到这里时,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5]。荆、益两州东西相隔上千里,中间有九转肥肠式的大巴山蜀道阻隔,当时的通讯技术和交通水平,不可能有效协调和指挥;大兵未动,粮草先行,跨天险长途作战,后勤保障很难有效供给,获胜系数不高。当年司马懿就曾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6]。
最后,没有认识到“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是一厢情愿的画饼充饥,没有稳定的战略后方。“南抚”变成了南征,“七擒七纵”的佳话仅是小说的精巧构思而已。“西和”变成了平西。西北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要的生存方式,与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冲突长达两千多年,是世界全球范围内最长的文明冲突。他们生存条件单薄,畜牧业的经济结构,丝毫不稳定,风调雨顺,基本实现畜牧和人口发展的供需平衡。当异常气候出现,尤其是干旱年景,粮食草料及其短缺,就东征或南下抢夺农业民族,几乎是游牧民族度过危机求得生存的有效良方,蜀国政权也不可能幸免。诸葛亮的西征虽然收获了猛将马超,但得远大于失。可以说割据西部的蜀国政权四面受敌,由盛而衰最终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隆中对》对危机、威胁、地缘和人力资源的认识不足,到其结尾乐观的说到“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7]由于危机、威胁的认识不足,过于乐观,作出兵分两路的决策必然削弱自身优势;由于地缘认识的不全面,只能以武打求统,武打求和,武打求稳,严重削弱综合实力,延误北征时机;由于人力资源的认识不足,忘却桃园结义一统天下的宏图,为“兄弟”复仇倾巢东征,元气大伤;不能知人善任,失掉战略根据地,一出祁山,无功而返士气大损,虽然屡战屡败共六度出祁山,百折不挠,也只是尽力而为之举。
但是,《隆中对》的不足,并不有损于诸葛亮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诸葛亮的人品是极其伟大的。杜甫发自内心赞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种赞扬,是对诸葛亮知恩知遇感恩情怀的赞扬;是对诸葛亮知恩图报,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伟大人格的讴歌与缅怀。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讲,便是“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8]。我敬仰、崇拜诸葛亮勇于担当责任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两表酬三顾(上联),一对足千秋(下联)”,是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成都武侯祠三顾堂联)。
[2]原文引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3]《隆中对》
[4]《隆中对》
[5]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06页;(《人民网.文史》)
[6]网络《司马懿名言》
[7]《隆中对》的战略“误区”黄朴民,《文史天地》 2015
[8]诸葛亮《隆中对》试析 杨荣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诸葛亮《后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