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

2018-03-10王朝晖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王朝晖

摘 要:教师长期以来采用以成绩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之下,情感教育逐渐被引入到了课堂之中,并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实施情感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操守,逐步培养出坚固的师生友谊。情感教育属于新型教学理念,所以目前运用的并不广泛,而想要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加强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论述了情感教育的现状,给出了情感教育的实行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之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是因为教师对于情感教育没有正确理解与体会。想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育,就必须对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予以重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打破僵硬呆板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融为一体,实现精神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于语文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具体实施方式就是教师运用科学、灵活的方法,来唤起学生心中的感情,让学生拥有上进的心态。这种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心理层面与知识层面上共同提高,达到心身智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和文学领域的深刻理解与体会,才能打破固有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愈来愈多的教师开始深入地了解情感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加强情感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首要条件。情感教育,主张以情感为教学核心,教师在教学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令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从而起到陶冶情操,丰富思想感情的目的,更能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深入学习的兴趣。

但是当前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开展并不充分,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得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对于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考试成绩上,大家都不愿意为了情感教育而浪费提升分数的时间;第二,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不容易掌握小学生的思维发散力,往往使得教学偏离主题,学生思维迁回比较困难,在方式与方法上亟须改进;第三,很多教师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相分离,情感教育开展得非常生硬,小学生接受效果不好。相较于单纯提升教学成绩,情感教育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有效恰当开展情感教育非常困难是很多语文教师淡化它的关键原因。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而人们通常都是通过话语的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天然的基础。

(一)听说读写带动情感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要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将课文以有聲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仔细聆听,这样能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明白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在聆听之后的感悟与自己生活中的体会。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如《丰碑》《十里长街送总理》等,在阅读中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大声地阅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的开朗自信。最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与体悟写出一篇小随笔,这样更能够提升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促进自身情感价值的提高。

(二)生动语言融入情感教育

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激发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要充满感情,对于那些比较轻松愉快的文章,应该用轻快的语气来朗读,如《舞动的北京》《我和祖父的园子》;而对于那些比较庄严肃穆的文章,应该用低沉的语调与情绪来朗读,如《泊船瓜洲》《枫桥夜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烘托课堂氛围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章中不同的角色,运用不同的语调和不同的面部表情来演绎文章所讲述的故事。这样不但可以使其他的学生更加专注地聆听课堂的内容,还能真正在学生的情感层面上引起共鸣。

(三)肢体动作加深情感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充满关怀的肢体语言与和蔼可亲的神态,能够迅速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感。当教师所表达的肢体语言与课堂所教学的内容相一致的时候,能给学生的情感上带来一种有节奏的韵律,还能将作者所表达的内涵,通过动作充分地展现出来。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精神,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文章本身画面感就非常强,我根据课文设计了一些手势、动作。全班学生用手势比划各色蝴蝶飞,本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到了后面学生自然而然就在那里比划戴草帽、种白菜、铲地、摘黄瓜等动作,仿佛自己也身处那个小院子里。通过动作,学生学得非常高兴,下课了还在那里津津有味地与同伴表演,至于课文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总之,教师想要很好地运用情感教育,就必须以提升学习兴趣为目的。只有和学生在情感层面上达到同一频率,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深层共鸣,师生之间互相喜爱,互相信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快速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建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

[2]宣薇.情感化春雨润物细无声: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8).

[3]韦仕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外交流,2017(30).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