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2018-03-10李丽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李丽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理论,创设特定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进程在逐步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观念,倡导新的学习观,是当前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诸多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正在全国各个小学初步建立和推行,其中,自主学习理论是当前教育界普遍认同的新的教学理论。将建构主义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相结合,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与必要性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数学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独立地进行分析、思考、探索、创造、质疑等来实现学习目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主动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技能,探索数学的应用。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严重功利化的现象,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通过考试考取高分。但是,当今时代下社会的变革日益加剧,社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人们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将会不断加剧,这对于个人的竞争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社会,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以及崛起。而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小学阶段加强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必要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倡导并开展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理论支持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真正地理解知识,只能基于自身的经验来建构。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当中,学习者往往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选择接受外在信息。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建构、内化,而非通过教师的权威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这一思想要求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同时,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教学及二者的平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推进学生的发展。

3.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自主学习的数学教学,提倡的是让学生先学、互学,进而以学定教。例如,通过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建构,实现自学质疑、解释释疑,让学生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思维,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交流等意义的构建来实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进而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热情,并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看演示边思考这些问题,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探索学习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每节课要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并且给出科學的评价方法。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要求“任务”的目标性以及特定教学情境的创建,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考虑和把握,积极鼓励学生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当的角色不再是权威的指挥者,而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耐心倾听和重视学生的想法,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丰富或者调整自己的解释,进而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有效地激励和诱导,保证学生能够领悟小学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以小学生学习特点为依据,特别是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智力、性格等,尽量控制在4~6人,将学生课桌围成一圈,在学生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让学生合作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适当给予点拨,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朝霞.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J].考试周刊,2016(17):65.

[2]陈勇.浅析建构主义理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小学生(下旬刊),2017(7):27.

[3]崔慧慧.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8):80.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