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探析

2018-03-10刘雪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

刘雪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教学十分重要,是教学的关键。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又是初中、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基于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理解,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佳,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方法不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为解决此问题,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师需要设计趣味的课前导入,设计趣味数学作业,创设趣味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此展开研究,提出一点思考与建议,希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设计趣味的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设计趣味的课前导入十分重要,有助于开展趣味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设计趣味的课前导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合理利用趣味元素,如趣味性图画、趣味性视频以及趣味性文字与动画,利用趣味元素开展教学,可以设计趣味性较强的课前导入,可以将一些枯燥、无趣的问题转化为趣味性较强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第二,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较强,是学生喜欢的趣味教学方式,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趣味教学,设计趣味性较强的课前导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以动物赛跑为例,利用动物赛跑引入长度单位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趣味课前导入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二、创设趣味的教学情境

在趣味教学过程中,创设趣味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开心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十分重要,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创设趣味情境需要合理利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趣味情境,可以利用趣味性较强的教具创设趣味情境,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方式创设趣味情境,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學习效率与质量。其次,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趣味情境,创设游戏趣味情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游戏,首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小组之间互相竞赛。其次,要求每位学生自己画一个表,随意设置一个时间,两组成员互相提问,看哪个小组成员回答的正确率高,回答的速度快,使学生在游戏与竞争中学习知识,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设计趣味的教学作业

课堂时间有限,为巩固教学效果,需要布置数学作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设置趣味数学作业十分重要,是进行趣味教学的关键措施。设计趣味教学作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布置体验类作业,体验类作业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操作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练习作业更有意义,更具趣味性,可以降低数学作业的枯燥性与形式化,可以达到理想的作业练习效果[2]。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个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跟着妈妈去超市,自己进行一次购物,为自己买一些文具。在购买文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消费,需要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需要给收银员多少钱,收银员需要找给自己多少钱等,通过实践作业和趣味性作业巩固数学知识。第二,布置游戏型作业,学生天生喜欢游戏,尤其是小学生年龄较小,更加喜欢游戏,通过布置游戏型作业,可以寓教于乐,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四、将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由于数学知识脱离实际,人们才会对数学产生枯燥、难懂的印象。因此,将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十分必要。在密切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

综上所述,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教学,利用趣味性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数学,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霄.刍议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J].中华少年,2017(27):125.

[2]李翔.试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思路[J].小学生(下旬刊),2017(9):86.

[3]吴冬晨.增强小学数学趣味性 构建高效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17(9):28.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