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学生操作,促进思维品质

2018-03-10张加川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逻辑思维创新思维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主要学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操作機会,以促进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多重感官,并提高思维品质。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相关案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逻辑思维;创新思维

实践操作是思维形成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对一些问题进行直观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配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综合调动多重感官,并在操作、分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锻炼思维的过程。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习惯讲解灌输的方法,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动手操作的空间,限制了思维的发展,针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积极调整教学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在备课中准备操作内容,培养抽象思维

备课是教学实践的前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操作,需要对操作内容进行系统的设计。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备课通常是从课本和长期的教学经验出发,为学生安排知识讲解内容,而在操作内容的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围绕着学生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加减运算的讲解中,教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准备好教具,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加减计算,这对于引导低年级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具有重要作用。再如在图形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在备课阶段也应该对图形展示、图形剪裁、图形拼接、图形计算等环节进行设计与分配,以保证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

二、在操作中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培养逻辑思维

学生是操作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活动的主导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动手操作实践常常存在理解偏差,这种情况下则必须要教师的指导与点拨,才能保证实践操作的目的性,在操作的因果关系中形成数学逻辑,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应该将教学的重点停留在计算法则的讲解上,而是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为其设计动手操作的情境,从而在实践中检验、思考运算法则的含义。在操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单位1”具体理解为一个圆形,并通过将圆形平均分成若干份,来实现对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这样学生就能够进一步理解通分的含义,并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三、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学习体验,培养创新思维

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结果教学的思维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面练习上,而忽视了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情感的变化。针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从情感教学的目的出发,为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并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创新解决问题,以培养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中“相向而行”是一个重要的题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画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抽象问题的具象化思考。在数形转化中,学生能够逐渐学会分析问题,并在图形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拓展。

四、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共同目标,培养合作思维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操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操作项目,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并在合作中强化团队意识。目前对于多数小学生而言,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学条件的限制,其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因此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意识不到需要向他人求助。针对这种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各小组安排动手操作的学习项目,同时构建竞争比赛的课堂环境,这样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小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并在合作互动中,提高学习效果,进而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五、在课后练习中渗透知识运用,培养归纳思维

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归纳总结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阶段,为学生设计总结性操作,以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完成面积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并为其安排测量教室围墙面积的任务。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会从书本中抽象的图形中跳出来,并在运用测量工具、得出测量数据、计算围墙面积的过程中,进一步归纳、总结、巩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内容,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依靠语言讲解,不仅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压力,也难以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其亲身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进而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季昭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操作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9):34.

[2]鞠桂兰.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53.

[3]张月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悟数学知识[J].亚太教育,2016(4):26.

作者简介:张加川,男,1963年6月出生,籍贯:福建云霄,工作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实验小学,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职称: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逻辑思维创新思维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