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应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美学能力的方法

2018-03-10刘凤瑶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造美审美

刘凤瑶

摘 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审美、欣赏美的能力和情感,在美术课上落实“贴近生活实际,拓展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实践,培养美学能力”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由学生亲自尝试体验,提高学生的美学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创造美的事物.

关键词:审美;欣赏美;创造美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而人们认识美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粗浅地认识美,但既不能表述也不能仿制,更无法创新;另一种则是对美的事物的理性认识。而后者则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若不能在学校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欣赏美的能力和情感,那么这个人的眼中和心里就根本体悟不到美的存在。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由学生亲自尝试体验,提高学生的美学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创造美的事物。

好看的东西,一定是美的,为什么好看的东西一定是美的呢?恐怕许多人都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其中涉及环境、构图、颜色、光线、结构等许多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把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和知识技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少积多地传授给学生,才能唤醒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认知途径、欣赏方法和情感表达。

通过美术课教学,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浅出地进行美术的自我观察、欣赏、分析、探讨和创作,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素养,以此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形成学生对科学美、自然美、艺术美的鉴赏力、想象力与感受力。

我通过对“人教版”中学美术教材的修订思路、特点深入学习和领会,加上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了美术课“贴近生活实际,拓展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实践,培养美学能力”的教学理念。具体地讲,贴近生活实际是途径,拓展教学思路是方法,丰富课堂实践是抓手,培养美学能力是追求的教学目标。

一、鼓励学生尝试用丰富的语言对美的事物进行欣赏评述,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内心进行感悟

新教材在每册大单元下的小单元中都有指导学生“欣赏·评述”的学习要求,这是教材在引领教师发动学生积极地用心思组织语言对美的事物进行描述,对课本中展现出的作品进行评述,让学生知道如何欣赏一件作品。例如,当教学内容进行到八年级美术欣赏时,我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及我准备的美术作品,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接着让学生回忆所学的所有有关描写山水景色的奇文美句或诗词篇章,准备好了之后,就可开始对本画进行评述,在开始口述或背诵时,我特别要求学生尽量找与本课中教材展示的图画相似的描述文章或口述的内容。由于学生通过八年学习,已经积淀了一定数量的篇章和优美句段,所以学生在交流时,会领悟教材和作品的意蕴,他们或自己组织语言表述,或用已学过的描写景色的篇章段落进行描述,或用学过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美学感悟,这样一来,学生不但重温了语文知识,也明白了所学的现代文或古文竟能用在美学欣赏的表述上。而老师只是起到指向和导引的作用。

二、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动手制作美术手工作品,以此达到动手实践创造美的目的

我曾经的专业是工艺美术,因此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结合教材进度,我搜集了比如制作丝网花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学生学着试做丝网花。三人一伙或五人一组,让学生发挥想象和智慧进行插花艺术的创作。通过两到三个课时的制作,作品一一展现,花瓣真假难分,绿叶巧似天成,一件件作品让人爱不释手,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了美学知识和情趣,得到陶冶的快乐。

三、给学生留足时间,不断尝试绘画基本技能训练

当前在教学中浪费占用美术教育时间的情况比比皆是,学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练习。为了在有效的时间里使教学发挥最大效益,我尝试了七、八、九三个年级分段进行绘画基本技能的训练,收获良多。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完成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训练任务,让学生能够充分地阅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听、看链接内容,通过交流对话完成评述欣赏的训练。二是我将每个学期的总课时分段规划。把构图方法、颜色构成、素描中的明暗与光线的训练分解到一定的时间段里,达到每课时都有练的内容,都有练的要求,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初中阶段美术学习训练中实现了训练有序,练习有时、有目标、有量,有量才有效,使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真正有所收获。

四、努力培育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聚合集体智慧完成美育教学的目标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际我认识到,学生认識美、欣赏美、评述美的能力差距很大,很多情况下光凭学生个人无法完成美育教学要求。注意运用集体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大家都动起来,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另一方面,聚合大家的智慧和知识能力,可以形成无形的学习动能,鼓励大家共同进步。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投入的热情也比较高。如,学生个人课堂作品实行小组评、改、议,越改越好。再比如,在欣赏评述课上,由小组对问题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让学生敢说话,知道怎样评,由于发言的学生汲取了集体的智慧,总体发言的质量有提高。我用小展览的方法,把学生中比较好的作品拿出来让学生评,每次都评几个,好多学生得到了鼓励,学习美术的热情大为高涨。

总之,学生美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提高,作为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能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不断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云希望.论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色彩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2(7).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创造美审美
音乐,让语文课堂更“美”
浅议军校学员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