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2018-03-10李雪青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李雪青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发展。在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造成了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低下。从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入手,在分析农村英语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农村初中生思维品质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农村;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一、由表及里,探究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

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核心,也推动着学生智力、认知的形成。而思维品质從概念上可以理解为思维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个性差异,即根据学生在个体智力、思维水平上的不同,其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也各有不同。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刺激学生思维得到主动能动的发展,教师首先应该由表及里地分析了解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

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深刻性的特点,初中是学生思维认知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其对事物的认知不再仅从表象、直观的层面入手,而是更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能够在把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即指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做到自主性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良好的思维品质还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即能够培养自主开拓的精神,将自身对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作为创造的源泉;良好的思维品质还具有批判性的特点,这种品质促使学生能够开展问题的独立思考活动,从质疑的角度入手看待问题与思考问题,实现对主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最后,良好的思维认知还具有敏捷性的特点,即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来选择应对的思维,做出较为敏捷迅速的判断与反应。

二、深度审视,体察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面有限,因此其思维认知能力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不能从多个角度入手对问题进行创造性、批判性与敏捷性的分析。本文在研究中就从思维认知的培养角度入手,将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结如下:

首先,很多农村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只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却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质疑能力的提高,这造成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英语中只会被动接受教师的提问,缺乏较强的批判性。另外,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在课堂参与上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加上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思维认知的层次性提升,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认知敏捷性、深刻性同样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最后,从目前农村英语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教师普遍缺乏深入钻研教材的精神,并未引入丰富生动的资源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造成学生思维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三、匠心独运,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教师应该以培养良好的思维认知为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加入思考。

(一)制造矛盾,做好铺垫

制造矛盾指的是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个问题,让思维认知的发展能够从问题开始,也能够不断深入到问题之中,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思维认知能力的良性发展。这是因为问题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在认识上存在的矛盾,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刺激活动,让问题成为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对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留白、善于提问,让农村初中生改变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与思想状态,主动去发现、提出、分析并且解决问题,进一步满足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需求。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1“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become a good learner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先列举成为good learner的方法,让学生围绕着这个命题展开讨论;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来用英语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台下的学生在听的同时给出不同的意见。这种矛盾环境的营造不仅让学生自己的思维认知有了一定的发展,还有利于形成思维风暴,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一知识点有着更为全面的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开展“矛盾”的总结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看法进行总结归纳,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层次性的过渡发展。

(二)主动分析,形成习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这样反而会造成课堂的生硬呆板,因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自觉思考能力、主动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实现主动能动的融入。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及时必要的点拨,这是因为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教师应该在适当处给出一定的思维引导,以免学生步入自我思维认知的误区之中,影响判断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与主动分析。以八年级下册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课程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致地了解本单元学习所涉及的新语法、新句型与新单词,为后续分析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时教师可以再通过实际表演或者是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素材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之中,对教师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教师可以展示学生认真做作业的视频,可以展现学生和家长之间出现矛盾的画面,让学生将之前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内容运用到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主动分析之中,提高英语思维认知培养的整体效果。

(三)变式训练,触类旁通

在英语思维认知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调动学生思维灵活性为目标,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及时的变更,以多种变式训练方式让学生参与交际,也让学生变得更加灵活机动。对此,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应该尽量提出一些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另外,教师还应该开展实际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理解认知入手进行沟通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仅注重语法、句型的应用情况,而是应该注重学生思维的融入,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更为生动自主的沟通。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必须要使用书本上的句型来回答问题,但是为了提高沟通的有效性,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与灵活性,在变式训练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与英语结合的方式来展开交流。有的学生会运用走路的动作给出答案,台下的学生立刻反映出“He gets to school on foot”。有的学生一说出“I have a beautiful bike”,台下的学生就立刻知道“He gets to school by bike”。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这种互动活动演变为你演我猜的游戏活动,在触类旁通的同时达到思维发展的目的,也让每个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

(四)正负迁移,举一反三

为了培养农村学生思维认知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应该注重英语知识的正负迁移,在教学中多引入多元化、丰富化的英语知识,为学生创设极具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維的横向发展。对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智慧,主动认知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师不应该禁锢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发散,而是增加在知识思考上的不确定性,这样才能发挥知识迁移的积极效果。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素材引入不同的假日休闲方式,包括stay at home,went to another city,visit sb,went to summer camp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假日休闲方式进行拓展,引入更加丰富的内容对这些活动进行介绍。在介绍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将where引导的一般疑问句、不定代词、反身代词等相应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一边听的同时一边思考,自觉形成一种知识的自我感知。这时候教师可以再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上台来举一反三地对自己的假期进行介绍,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利用。

(五)绘制导图,形成体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引导思维发散的笔记方法,这种图形的绘制以中心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绘制相应的线条、图形,填写相应的关键文字。思维导图的绘制容易将复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深入了解英语知识,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同时,思维导图的绘制也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反思的活动,使其对英语知识要点进行透彻性的理解,达到提升记忆力与理解能力的目的。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语法等英语知识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认知发展活动的趣味开展。

例如,在学习形容词比较级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对这一语法要点的系统性认识,造成知识点的理解较为浅显。对此,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先示范绘制思维导图的认知树,并且添加“变化规则”“等级应用”“等级跳板”等树杈,让学生在“等级跳板”一栏对形容词的比较级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原级、比较级与最高级;在“等级应用”中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原级与比较级、最高级的句型,并且能够在相应的句型处填写例句,将自己的思维认知运用到实践之中;而在“变化规则”一栏,则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形容词比较级规则变化与不规则变化的规律,构建完善的思维认知体系。

总而言之,传统的英语课堂与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初中生思维认知发展的需要。对此,教师应该在把握初中生思维认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目前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把握学生的发展诉求,通过提问教学、变式训练、思维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农村初中生创造开放发散的英语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点拨、引导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海霞.语言运用能力与初中英语核心素养[J].教育艺术,2016(12):57-58.

[2]杨溶.核心素养体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校园英语,2016(20):108.

[3]蒋京丽.对初中英语教师学科教学核心素养的探讨[J].基础外语教育,2016,18(4):43-4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