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精细化管理

2018-03-10邹立国马宝元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精细化管理初中生

邹立国 马宝元

摘 要: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精细化管理在于全程的陪伴和呵护。学校作为组织机构,不单纯是制定制度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将制度和措施落实在每个教师、家庭和学生身上。由此才能形成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精细化。

关键词: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精细化管理

初中生处于人生的心理断乳期,此时他们产生了心理上的青春萌动,在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中,生理、心理以及智力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虽然,此时的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但行为一致性较弱。思想单纯的他们没有达到成熟的标准,却往往表现出具有成人感的意识和特立独行的行为。因此,关注于初中生心理断乳期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变化,讓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今后顺利渡过青春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现状

1.学生自身方面

初中生这一时期表现最为明显的是逆反心理。他们在实际上不能脱离对家长、老师依赖的情况下,在情感上却想更多地获得独立。因此,无论是对父母、长辈都出现了不服从现象;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内容以及方式出现了抵触。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叛逆心理表现为上课迟到、旷课逃学、考试作弊、不穿校服上学、不按时值日、不帮父母做家务、不主动与老师沟通等等。尤其在现实中,七、八、九年级学生公德意识出现了随着年纪增长良好状况表现递减的趋势。

2.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直接影响初中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要素。个体家庭状况千差万别。简单、粗暴、高压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对于初中生的教育尤其显得失败。实际中,初二年级的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方面问题出现得最多。一方面家庭对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注重,更多注重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初中生叛逆心理所致。

3.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对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教育观念较为滞后,同时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和年龄特征下所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实的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且教育目标笼统、内容单一、方法简单。

4.社会环境方面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人思想也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随着人们思想的多元化,传统的道德判断标准也随之变化。因此,这一时段的初中生不同程度地受到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等负能量风气的影响。而网络信息的开放也导致初中生会接触到大量的垃圾信息。这些世俗化、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所谓潮流,对于初中生的影响巨大。

二、初中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目标和内容原则:内容具体可行,易于实现目标。

可操作性原则:必须建立细化到个体的沟通机制和方法。

评价机制原则:鼓励和共同实施。

三、初中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培养学生主动性,形成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三方联动

具体初中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在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联动的情况下,按照七、八、九年级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状态实施不同的策略:七年级,形成文化意识,参照和执行各种规范,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行为训练,比如升国旗、两操。八年级初中生需要心理教育的广泛介入。适度和适量地增加性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人际关系教育等。在道德观念方面,增强学生对善恶、是非、美丑的甄别能力,切忌高压教育,以让学生形成自尊、自重、自觉的品质和自控能力为目标。九年级初中生大量增加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并学习心理卫生等。

2.构建学校为核心的教育一体化模式

在集体的环境中最能形成初中生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有利于良好行为模式的养成,同时有助于在以学校为核心的教育一体化模式中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不单纯通过德育课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各个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在行为规范上对初中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初三的化学课当中,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精神,又可以增强学生遵照科学事实降低叛逆情绪的教育。

3.注重发挥社会环境的教育疏导功能

外部社会的大环境是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环境受成年人主导的商业行为的影响,很难形成一体化的有利于初中生教育的环境。因此,教师应借助信息社会网络,组织网络良性利用的大课堂,帮助初中生正确进行信息甄别,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对于网络中不能回避的功利主义信息现象,要明确地向初中生指出这些现象之所以功利的源头是什么,在一切以利益为衡量标准的网络信息中,对于初中生最有用的是今天的良好行为习惯意味着将来主导网络的信息生态。这种带有挑战性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但要分年级实施针对性措施和方法;同时要针对个体实施精细化的目标训练。这一过程中,教师、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对初中生自始至终进行陪伴、倾听和引导。让他们在心理和生理成长期的所有困惑都能有宣泄的出口,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崔新涛.养成教育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1(12).

[2]房勇.养成教育中思想疏导的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6(8).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精细化管理》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文号:GS[2016]GHB177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精细化管理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