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初探

2018-03-10王顺德黄凤萍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育教学对策

王顺德 黄凤萍

摘 要: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结合区域地理实际情况,整合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引导师生更新观念,革新教法学法,在教学中积极探究乡土地理教学方法。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育教学;对策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可以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实际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如何实施和改进乡土地理教学,这是迫切需要我们明确的两个问题。

一、我校乡土地理教学现状

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属城区初级中学。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地理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乡土地理教研教學开展得比较好,从学校到老师到学生都认识到了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重要性。加上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在中考地理试题中也涉及乡土地理题目,因此,相对来说,乡土地理教学还是比较受重视的。但是,我认为与课程标准所设想和要求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懈努力。

首先,对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和很多地理老师都没有高度重视乡土地理教学。教学中仅有的一点乡土教学内容,也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思想上的轻视,直接导致乡土地理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的缺失。

其次,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发掘少。老师没有确定的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校在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困难重重,既缺乏指导和规划,也没有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另外,乡土地理教学的方法严重滞后,只有讲解与听课,死记硬背,最多也是看看现成图片,抑或直接做练习题。这样的教学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与乡土地理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还有就是不能将乡土地理中的现实问题、区域环境跟周边环境乃至全国全世界联系起来,导致地理教学与现实割裂开来。

二、改变乡土地理教学现状的几个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思想观念

要通过各个层面的培训,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让他们充分认识乡土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上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

在各级考试中,加大乡土地理考试内容的分值,扭转乡土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考不教、少考少教的现象。让学校,老师、学生都重视乡土地理的教与学,真正将乡土地理与其他地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例如,近几年我县中考地理涉及了1~2个与本区域有关系的题目,像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的问题,这就很好地引导了乡土内容的教与学。

3.结合区域地理实际情况,整合确定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要着手制定乡土地理教学的校本课程目标、教材、计划等。如区域的环境、土壤、气象、农业等。让乡土地理教学有血有肉,内容既贴近现实环境,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也让教师教有所依,避免随意性。比如,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我校在荒漠化防治、节水农业等方面理应有所侧重。

4.引导教师学生更新观念,革新教法、学法

目前,我校乡土地理教学法一般为讲解、练习、记忆等。这样的传统教学法理应推广,运用到更高效的境界。但是,地理教学的实验性和科学性往往被淡忘,而且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性也大打折扣。老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也很枯燥。

三、乡土地理教学的几种方法

1.实地调查法

就是按乡土地理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设计周密的调研方案,让学生、老师去实地考察。在考察中感性认识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并且掌握第一手的实物或图文信息。很多现象和知识都是让学生去观察体味的,而不是在课堂上讲解。实践表明,实地调查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调查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是成功完成调查研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在校学生,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选择调查研究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实在,要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某一侧面,如对河流水文、农业土地利用、当地环境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选择调查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例如河流水文调查可选择一条河流,农业土地利用调查可选择一个村庄,绿化及污染等环境调查可以选择一个社区等。

2.模拟实验法

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各种因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在地理教学中,为了加深理解,很多地理问题是可以模拟的。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实验,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生动形象可感的模拟实验,使得教学趣味盎然,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如,在教学水土流失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引入实验,看似耽误了时间,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比如,在学习水土流失时,学生通过在沙盘上模拟,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学习黄土高原地貌的内容时,通过教师展示模型,让学生演示地貌形成过程,观察各种地貌关系,分析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会彻底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我们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乡土地理教学法,切实落实课标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王静爱.乡土地理教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资源利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6]GHB1759)阶段性成果。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乡土地理教育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
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三维目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