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究

2018-03-09赵昱

速读·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民办高校挑战

赵昱

摘 要: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在教育中起至关重要作用,民办高校管理体制灵活,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灵活多样,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体制、方法和手段出发,探讨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策略,有一定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挑战

一、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意义

随着整个社会法治进程的加快,学生的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进程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矛盾和权利冲突。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经历着一场适应整个国家法治发展进程的深刻变革,学生诉学校的案件时有发生,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用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规范高校管理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固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但在新的情况下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从现状上看,部属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已基本走出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但地方院校,尤其是北方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还仍停留在忙于事务,常常重管理,轻服务,认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起辅助作用,认为学生只是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只要服从管理者的管理,听从管理者的安排,就够了,停留于“管好学生”“管住学生”,以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重点,而不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重点来开展工作。

(二)网络的负面作用对学生影响很大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新渠道,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另一方面,网络也给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大学生痴迷网络,致使少数大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最近,上海发生了多名大学生因沉迷网络、无法完成学业而被退学的事件,学生中因迷恋网络,上网聊天、打游戏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甚至荒废学业的大有人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面临艰巨的任务。

(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不规范

由于没有确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的观念,许多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上存在着误区:在选拔上,更看重被选拔者的政治素质、组织能力和日常表現,忽视其在与学生管理工作相关方面的专业情况和背景;在培训上,似乎认为不经培训谁都可以随时上岗,有的学校即使开展培训也是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经验传承方法,较少相关理论的讲授;在激励和评价方面,强调其政治性、事务性工作,因此更看重其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忽视其理论研究能力以及工作的实际水平和效果。这些情况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也不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常常摸索着干,凭经验和凭感觉思考问题、处理工作,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工作者便成为一种经验型的干部。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对策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对策

要尊重学生。以人人本的核心就是管理者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学生,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地、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让学生学会学习。这里的尊重与信任,并不是在管理上对学生不理不管,放任自由,而是以一种更积极认真的态度,把参与管理变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求,充分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和相互协调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体现严格要求。管理者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准则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同时还应成为学生的益友,在学习和生活上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种良师与益友的关系在很多场合是交织在一起,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

(二)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手段的创新

积极引导网络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实丰富网上信息,增强学生工作网站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提高点击率和吸引力,为学生提高更多的有用的信息;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想法和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声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各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服务。

(三)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的职业化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前提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职业化还只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国家并没有专门的政策法规对学生管理工作岗位进行明确的职业界定,人们并未从心底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要使学生管理工作职业化,就要使学生管理工作有明确的职业地位,就要有相应的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行,就要实行学生管理工作职业制度。根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宗旨、学生管理工作相关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聘任的要求和程序,建立规范化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晋升和考评制度,拓展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发展和提升空间等。只有这样,才可能改变学生管理工作“临时岗”“中转站”的观念,使之成为人们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民办高校挑战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叽咕乐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