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分析

2018-03-09钱雪姣

艺术评鉴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有效性教学

钱雪姣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所进行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音乐的审美,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在对某初中学校的音乐欣赏教学课堂进行教学方法调研时,对该校所开展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在结合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初中教学的要求后,本文提出了提升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 有效性教学 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108-0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意见。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中,音乐欣赏需要注重审美体验,并以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所生成的审美为教学方向和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心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相较于其他的课程来说,初中音乐欣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世界和美的认知,学生从音乐所具有的听觉和非语义性当中得到陶冶。

一、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能够探究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本文对某初中学校初三(5)班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调研,并通过对“交响曲”授课方法的观摩,总结出了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观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李老师与其他课程的教师教学方法十分相似,在课程开始时,李老师利用教材向学生讲述“交响乐”的概念和内涵,学生通过记录笔记的方式进行概念学习,并在教材当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标注,从而通过背诵的方式对概念进行掌握。在讲述《红旗颂》这部交响乐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新中国成立的影视资料,并对教材当中的背景介绍进行全面分析,并没有播放《红旗颂》这部交响乐。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对所学内容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解,却无法形成主观的体验和认知,造成了学习过程的乏味枯燥。

(二)课堂环节设置存在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所设计的课堂环节的节奏设置和布置也存在不合理。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当中,李老师针对《红旗颂》的情感进行提问,学生在解答的时候由于没有欣赏过这部交响乐作品,只能够凭借内涵介绍和背景介绍进行解答。甲同学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复述了教材当中关于《红旗颂》的介绍,而乙同学则是自行组织语言,对《红旗颂》的情感进行猜测[1]。这种与实际课堂教学流程相脱节的提问方式程式化十分严重,已经丧失了课堂互动的本来意义和价值,也无法使学生从中得到关于音乐体验的收获。

(三)未能够通过音乐体现出审美体验

在一节课程之中,李老师运用教材中多部交响乐进行举例来帮助学生产生关于交响乐的概念,并在课堂结束之前对学生进行概念的提问,这使得学生在丧失了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动力的同时,也忽视了音乐所能带给学生的“美”的体验。学生只是单纯地对“交响乐”“交响乐演奏”“交响乐作品”进行叙述,却不能够从中得到体会,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由于教师还用以往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无法相互统一。

二、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欣赏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帮助学生形成感知能力

音乐是声音之美的体现,也是人们利用声音的律动进行情感表达的媒介。初中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程学习时不应该继续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要遵循新课程标准对于审美体验的追求,通过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从音乐当中收获到美感。

1.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审美来源。学生对于音乐之美的感知往往来自直观的认识,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抓住这一特征,开展直观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不同音乐的特点和音乐当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某优质课的示范课堂当中,课程内容是京剧教学,教师身着简单的戏服,使人眼前一亮。学生也在教师服装的吸引下安静地进行课程的学习。教学开展时,教师通过标准的京剧范唱,将京剧中所蕴含的恢弘大气的情绪表现了出来,学生通过聆听范唱和对照唱词了解教师范唱的京剧的剧情内容,从而受到剧情和教师范唱两个方面的感染,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在课后,学生表示,对于京剧有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2.注重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其次,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课堂当中,通过情境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对于音乐内容更加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形成对于音乐的欣赏和审美。例如在学习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对蒙古草原的风貌进行展示,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蒙古草原的印象,再利用马头琴音乐所具有的悠远、绵长的特点和蒙古长调唱法所具有的辽阔之感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当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对情绪的渲染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片《天上草原》的资料,帮助学生对剧情作品和音乐作品之间相互烘托的关系进行梳理,最终使学生拥有对情景交融的理解[2]。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具有十分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外延,它寄托了音乐创作者的情绪,听众通过音乐这一媒介,达到与创作者共情的目的。因此对于音乐欣赏来说,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音乐渲染下形成具象的画面感,了解到音乐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抓住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聆听音乐过程中的想象力,通过学生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得音乐的情感境界更加广阔。例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所创作的《伙伴进行曲》时,教师要对乐曲当中铜管、木管组成辉煌而圆润的音色特点进行点拨,并帮助学生对乐曲所表现的情境进行想象,从而使学生了解这首作品表达的情感。

(二)推進音乐与其他文化形式相互结合endprint

音乐作为艺术作品,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的特点,因此在学生进行音乐内容理解和音乐审美欣赏时,教师可以尝试将音乐与其他类型的文化形式相互结合,从而使音乐所表达的美感和情感更加立体和丰富。

1.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进行学习的课程内容虽然浅显,但是已经能够包含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其中,音乐作为人文艺术,与文学和历史之间的交融将会使音乐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在部分民歌作品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歌所表达的情感相互结合,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和思考。学生在对民歌进行思考和欣赏时,会自然而然地将以往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带入其中,从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民歌的诞生和民歌的情感诉求,最终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

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间的共通性

除了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和融合之外,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特征关系,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了解到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在情感表达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如学生在学习《江南好》这首歌曲时,就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之下,首先对地处江南姑苏的风土人情进行了解,同时还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对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特征、文化美感进行全面的回顾。譬如唐代诗人张继所创作的诗歌《枫桥夜泊》就表现了诗人在落榜之后面对苏州冷清夜色时的孤独萧索之感,这种感情与音乐融合在了一起,使得音乐更加具有故事性,从而拥有更加直观丰富的感染力。

(三)帮助学生对音乐之美进行探索

除了帮助学生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世界进行体验,从而生成对音乐的美的认知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创作进行探索,使学生可以运用音乐来进行自身情感的表达。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标准对课程内容所涵盖的创造领域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探索音响和音乐、即兴编创和实践创作三个部分,因此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对音乐的编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音乐素材搜集的方法,和学生一同完成乐曲的编创。例如在《非洲音乐》的课程内容中,教师就可以将课程中非洲鼓的节奏[3]进行选取,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即兴的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非洲鼓的韵律来感受音乐表达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要求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将教学任务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上,因此以往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应当从根本上革新,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音乐体验课程的开展,借助精彩的课程设计,使学生从身体到心理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形成对音乐之美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李申林.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6,(25):237.

[2]陈学超.浅谈初中音樂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08):136-137.

[3]邓灵芬.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64-65.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有效性教学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绘本的芬芳里呼吸数学知识的精彩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