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江农民画与漆画的结合与创新探析

2018-03-09蔡建昌

艺术评鉴 2018年1期
关键词:漆画农民画晋江

蔡建昌

摘要:农民画与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源远流长的漆艺就包括作为装饰纹样依附于漆器的“漆画”,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农民画可以看作是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农民画和漆画是截然不同的两类画种,如果把这两类画种相互结合、创新,巧用漆画的材料性,活用漆画的语言性,拓展漆画表现的精神性,将对福建的漆画乃至全国漆画艺术的发展和民间美术的弘扬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民画 晋江 漆画 结合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51-03

本文将从色彩、题材、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探析晋江农民画与漆画的结合与创新。

一、色彩结合

(一)晋江农民画的色彩特点

晋江为泉州市首邑,是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交汇处,民俗民风精彩多样,受其影响,晋江农民画的色彩显现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间审美意识,从而造就了农民画色彩特有的风格特征。晋江农民画设色大胆主观,强调色彩的鲜亮、明快、艳丽,融合了民间宗教画、木版年画等的颜色,强调色块间的对比和在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的效果。以好看和抒情为用色标准,不受自然真实色彩的限制,而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多以夸张化的描绘和简洁明快的风格来表现寓意深刻的主题。

(二)漆画的色彩特点

漆画的色彩无比丰富,仅相对简单使用的色彩表现技法就可分为彩绘、描金、晕金、泥银彩绘等;镶嵌分为金属,软硬螺钿、蛋壳镶嵌等;刻划则有罩漆、彰髹、莳绘等类;还有把色漆即兴泼洒在漆板上,使其相互渗化流动的泼洒法;另有以漆、炭彩或漆灰等材料,在漆板上或线或面地进行堆塑,以使漆面增加浮雕的趣味。黑红两色在中国人眼里已成为相对稳定的漆艺视觉符号。

(三)两者的色彩结合

色彩对一幅作品的成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晋江农民画的色彩以绚丽、喜庆的风格为主,色彩表现在追求色彩冷暖对比的基础上,也讲究色彩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强调装饰色彩的效果。漆画创作在色彩运用上可以借鉴农民画的用色方法,用更平面纯粹的色彩语言形式来表达,也可采用化学漆相对丰富的色彩弥补大漆的不足。

以笔者作品《乡情》为例,用漆画传统红色作为背景,尝试在漆画色彩中运用农民画的鲜亮色彩,采用以大红大绿为主对比强烈的色彩及白色的蛋壳镶嵌的方法,诠释了农民画与漆画融合的可能性。又比如许建宁的《闽南刣狮舞》,大胆对人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组合人物的造型,明显的冷暖色彩的对比,配以整幅画面的贴金晕金,营造了热闹红火的热烈气氛。

二、题材结合

(一)晋江农民画的题材内容

晋江农民画家作品题材内容多以表现勤劳致富、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等,表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农民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并将此情感融入其中,使辛勤的劳作变得情趣盎然,其显要特点是随心之作而非着重于写形状物。画面质朴纯真、稚拙而有趣,构思大胆,构图夸张,具有浓郁的乡村田野气息和民族民间特色。

(二)漆画的题材内容

漆画创作的题材内容也是从反映现实生产,现实生活中以及各地民风习俗等方面挖掘,同时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漆画创作中的独特绘画符号语言。20世纪60年代我国漆画创作出现《乌龙江大桥工地》(王和举、吴川),《海上放电影》(梁汝初、陈秋芳)[1]等多位画家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从而突破了传统漆艺中以山水花鸟为主的程式。现在,漆画无论是在城乡景观还是风土人情,当代图案装饰还是古代山水花鸟,具象或抽象,传统或新潮,写实或装饰等,都可以包容任何艺术形式,大大拓展了漆画的题材内容。

(三)两者的结合

晋江农民画的题材内容颇具特色,富于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漆画的题材内容也是直接贴近时代和地域生活。但如果把漆画与油画、中国画等其它画种相比较,就会看到在题材内容表现方面,漆画与其它画种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作品只是为了显示漆画材料的特殊性和漆画的某种技法,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漆画作品要在题材、形式方面创新,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广泛吸纳不同地域、不同画种的优点,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技法,又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著名漆画家王和举的漆画作品《老子出关》[1]就是农民画与漆画结合的典范,其作品取材陕北安塞剪纸。作品画面中心,老子骑在壮硕的黑牛背上,须眉皓如霜雪,白发飘散,有萧然出尘的风神,其头顶有神鸟盘旋,右侧、一介书童肩挑行装,怡然前行。脚下崎岖不平的山路将观者的思绪,与老子一道,引向函谷关外。作品以陕北剪纸为“皮”,以磨显填漆技艺为“骨”,借古人之“魂”表现西北民间风情。诚如王和举老师所言:“我的漆画创作,很多时候都是把民间的一些题材和有地域特色的元素融入我的作品中,农民画恰好就是民间元素集中的体现”[2]。

三、表现手法的结合

(一)晋江农民画的表现手法

晋江农民画家以农民画的思维和自身特有的审美观念观察世界。注重吸取闽南地区如木版年画、剪纸、木雕、砖刻、刺绣、宗教画等民间传统艺术精华,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融写实与夸张为一体。它不仅表现在风格上而且表现在精神和情感上,乡土味浓,因而具有传统的装饰性,也具有现代审美的特征。

由于生活经历、艺术素养和爱好的不同,晋江农民画家在画面经营包括用色习惯,线条处理也大不相同,有的趋于写实,有的趋于图案装饰效果,有的沿袭传统木版年画,有的习惯平涂勾线等。

(二)漆画的表现手法

漆画有着多樣的材料和得天独厚的技法,也为其发展展现了极大的空间。漆画主要表现技法有涂绘、雕填、研磨刻漆、镶嵌等,既可具象,又可抽象;既可写实,又可装饰;既可鸿篇巨制,又可制作小品。

“漆的可塑性格使漆画形成了多种技法和多种风采:可与重彩媲美的彩绘,类似马赛克镶嵌画的嵌漆,和雕塑有姻缘的堆漆和雕漆、与版画相通的刻漆以及变幻莫测的磨漆……各种技法还可以穿插结合,更是变化万千”[3]。endprint

(三)两者的结合

晋江农民画有着浓重的民间传统艺术的基因,同时又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不拘泥于固有的创作模式。农民画在造型,构图方面,具有很浓厚的装饰性,艺术形式生动活泼,人物动态依性而动,朴素、稚拙、诙谐风趣。

漆画有着悠久歷史的传统工艺,同样具有浓厚的装饰性。两者的文化源头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有着结合的天然基础,这两个画种相互结合,相互弥补,可创造出不可思议的艺术效果。漆画有着丰富的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如著名漆画家汤志义所言:“通过漆的千文万华的特殊材料语言来呈现画面的丰富性,既改变传统纸质和水性颜料的单薄性,加入了多元的漆材料的表现魅力。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画面的创作难度和精彩程度,从而大大提高画种的整体档次”[2]。

笔者创作的漆画作品《正月十五灯谜会》,表现闽南乡村的节庆活动,作品采用全方位俯瞰式构图,画面空间与想象得以极大拓展,融民间味、乡土味、装饰味为一体。画面物体采用堆线,色彩采用漆液稀、稠结合、填漆磨显,再经过贴金、打磨,物体肌理显得丰富多样,原本鲜亮的色彩更加沉稳。绘画美与工艺美的融合相得益彰。该作入选2015中国(厦门)漆画展,并获第11届中国(莆田)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农民画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如果没有赋予它新的使命,它可能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农民画与漆画的融合,就是赋予农民画新生的机会。2007年,晋江一些农民画家尝试用漆画语言来表现农民画,在2008年福建省第五届漆画艺术大展中晋江就有4件作品获奖,之后,又有多件作品在中国(厦门)漆画展等多项展览获奖或入选。2016年6月,晋江又有多名农民画创作骨干参加福建省艺术馆主办的“福建省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由专家直接辅导,传授漆画技艺,艺术理念得到很大的提升,收获颇丰。

四、结语

农民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乡村艺术的典型代表。中国的漆艺博大精深,有着让世人震惊的成就。把农民画与漆画结合、让农民画在与漆画的交错融合中,不断提高它自身的价值,既拓展了农民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空间,同时探索和开拓了农民画的现代化语境,从而推动农民画上台阶,让农民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华丽转身,同时也是漆画在农民画这个民间美术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怀林.福建漆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

[2]陈秀梅.闽宁农民漆画——千文万华绘乡野[J].文化生活报,2016,(51).

[3]乔十光.谈漆论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漆画农民画晋江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晋江之变
金山农民画
晋江小吃
不等式的应用举例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最佳工艺奖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