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2018-03-09赵利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摘 要】 本文梳理了随迁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理论研究的成果,认为研究者们或是尝试从社会结构上分析随迁农民工子女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将从农村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作为解释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特征和影响因素的根由;或是从行动上探讨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化以及社会互动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并力图从社会结构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作者认为结构变迁带来的结果(环境)才是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的因素,是生活经历中一连串“刺激—反应”的积累结果。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随迁农民工子女”是在进城“农民工”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指跟随进城务工父母离开户籍所在的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5月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1]目前学界对于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统一说法,视不同研究情况而存在“外来工子女”、“民工子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孩子”等称谓。在这些称谓中,“流动儿童”不能对流动着的农民工子女和已经定居的农民工子女作出有效区分,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则不能对外来城镇务工子女和外来农村务工子女作出区分。

身份认同(Identity)可以定义为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和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以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如Deaux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这是自我概念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2]西方社会对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基本是在自我理论和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发展出自我身份认同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认同的控制论三大理论。

现代性的视角看,农民工子女在随父母迁入城市后,传统的乡土性逐渐从他们的心性中剥离,同时城市在塑造他们心智、观念、气质和认同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学者称这一过程为“日常生活的城市化”。[3]总体来说,这种“城市化”的现代性视角是以二元论的讨论点切入的,即基于行动主体从农村到城市迁移过程中的变化与反应展开。而对农民工子女在此适应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研究者们亦多从随迁农民工子女对城市和农村两种范畴的认知上入手,具体研究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从农民工子女对“农村人”、“城里人”等群体或范畴的身份入手,在经验层面上呈现具体现状[4][5](史柏年,2005;王毅杰、梁子浪,2007)。二是在认同结构上,研究者们探讨了从城市融入到内卷化的身份认同,并划分出相应的身份认同类别。如方文在考察人的群体多样化归宿上,将人的品质特征分为先赋性品质和后致性品质,并在此之外还概括出一类制度化标定特质,[6]由此便衍生出先赋性和后致性两类身份。管健在讨论社会表征的时候,认为到群体共同拥有的社会共识性知识是群体内部沟通和互动的基础,[7]石长慧在此基础上又概括出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表征性身份(方文,2008;管健,2009;石长慧,2010)。[8]三是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上,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展开了讨论。这既包括制度和文化的宏观因素,又包括特定环境中的个体活动方式,角色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的微观因素。此外还包括对户籍、家庭、个体自身、学校教育等具体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尹书强,2008;高水红,2008;鄭友富、俞国,2009;白文飞、徐玲,2009)。[9][10][11][12]四是针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改善机制的研究。学界在机制的讨论上,重点放在学校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和实现群体互动等方面,并考虑了社区因素,建议及时调整政策等中观和宏观方向。五是对于流动儿童身份认同过程的研究。王毅杰和史春霞对认同过程的建构性给予了肯定的态度,即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逐渐形成身份认同,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过程是多元的,充满着规律性;[13]刘杨、方晓义则发现,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经历从兴奋、好奇到震惊、抗拒,然后到探索和顺应,最后到整合与融合的过程(史春霞、王毅杰,2008;刘杨、方晓义,2011)。[14]

可以看出,研究者们或是尝试从社会结构上分析随迁农民工子女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将从农村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作为解释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特征和影响因素的根由;或是从行动上探讨随迁农民工子女社会化以及社会互动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并力图从社会结构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是,无论是从结构上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体的现代性获得,还是从行动上讨论该群体的社会化矛盾和社会互动困境,立论的基础往往先验地将随迁农民工子女看成是有问题的对象,要么是从变迁的社会结构去讨论随迁农民工子的身份认同,将对象的身份认同放大为相应结构下必然存在的危机而忽视对象的主体性;要么只是对身份认同进行局部讨论的经验性研究而不能有效发掘探讨对象的能动性。这种将随迁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过程预设为一种理论上的应然与必然关系,割裂了主体实践过程中的“事件”刺激与自我认同的关系,也不能发掘身份认同的具体细节。笔者以为,变迁的结构只是对象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并不能作为解释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的根本依据,结构变迁带来的结果(环境)才是影响随迁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的因素。而个体的身份认同其实是以事件经历为主线的行动链,如何认同自己和界定自己,是生活经历中一连串“刺激—反应”的积累结果。因此,讨论随迁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有必要更多地从研究对象自身的行动角度出发,按照社会记忆和情境理论的做法,从其自身对“刺激—反应”的再现中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文)[EB/OL]. http://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2013-05-10.

[2] Deaux K.Reconstructingsocial identity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3.19(1)4-12.

[3]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3)93-101.

[4] 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6)58-63.

[6] 方文.政治体中的信徒——公民困境:群体资格路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6(4)89-95.

[7] 管健.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对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的解读[J].社会学研究,2008(4)228-242.

[8] 石长慧.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J].青年研究,2010(01)25-39.

[9] 尹书强.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湖南: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 高水红.学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11-15.

[11] 郑有富,俞国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2009(5)99-102.

[12]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3(2)18-25.

[13] 王毅杰,史秋霞.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身份意识及成因[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53-57.

[14] 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61-66.

【作者简介】

赵利华,安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云想衣裳花想容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