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中南龛石窟的工艺技法和造像美学研究

2018-03-09任贞静

艺术评鉴 2018年2期

任贞静

摘要:巴中南龛石窟历史悠久,雄伟壮观,其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后世不断增镌,形成了今日规模宏大的南龛石窟。巴中南龛石窟是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盛行的产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深入了解这一巴中古文化的历史见证,本文将从南龛石窟的表现形态和审美风格进行研究阐述。

关键词:南龛石窟 表现形态 审美风格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2-0181-03

巴中南龛石窟位于巴中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腹,群像镌刻于岩壁之上,高达十余丈,宽逾数百尺,其中的佛像方方正正,如刀削一般,远远看去,十分壮观。南龛石窟佛像的镌刻起源于隋朝,经过后来唐宋各个朝代的增刻,才有现在两千七百多尊的规模。南龛石窟的主体为佛像,辅之以各式佛龛文章,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与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丰富的美术形态与艺术特色,都值得细细探究。

一、南龛石窟的表现形态

巴中南龛石窟作为古代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巴中南龛石窟,实质为古代石刻艺术的一种表现,而对其表现形态的探究,可从其材质技法与结构形态两方面进行。

(一)巴中南龛石窟创作原料及石刻手法

南龛石窟所在的位置是四川盆地,由于群山环绕,所以古代的时候交通十分不便利。受诸多条件限制,在其建造过程中只能使用本地原料,所以南龛石窟皆是在四川盆地区域内常见的砂岩基础上雕刻而来。这种镌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沿着高耸的崖壁进行建造,能够留给后人足够的创造空间;二是创作原料就近获取,能够减少石窟镌刻的各项花费;三是由于砂岩本身硬度不高,而且在当地遍地皆是,易于取材和雕刻工作的进行。南龛石窟的地点及材质选择,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条件,为石窟的建设成形与流传后世提供了基础条件。

历史上对于南龕石窟雕刻技法并没有权威的书面记载,这对于后继者对其进行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但就目前存世较为完好的同时期石刻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看来,由于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技术发展的高峰,尤其是在石刻工艺上与传统现代方式已相差无几。唐宋两朝铁制品已经十分普遍,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石刻工具主要包括:弯尺、直尺、墨斗等测绘工具,铁锤、斧子、凿子等敲凿工具,石蜡、磨石、松香等抛光工具。而南龛石窟的主要雕刻方式包括两种,一是阴阳线刻方式,二是浅浮雕刻方式,这两种方式对于石刻线条的体现方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南龛石窟南佛像能称呈现出较好的立体感。

(二)南龛石窟的形态构造

由于南龛石窟佛像是在隋唐时期开始镌刻,那一时期的佛教主要发展特点,就是显派佛教相对兴盛,所以这一时期的佛像镌刻对象也主要集中在显派佛教之中。与此同时,就布局而言,这一时期雕刻的南龛石窟主要以“三五成群”的单数形式进行布局雕刻,令人看去感觉十分开朗磅礴。而之后历朝历代的佛像创造者因为所处时代佛教发展特点的差异,陆续又增刻出其他佛教分支教派的佛像,例如西方极乐佛、地藏王菩萨等佛像。在经历数个朝代不同创作者的增刻之后,南龛石窟佛像表现出了以佛教派别为依据进行佛像群组区别的空间分布特点,而各个时期的佛像镌刻也大体真实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的佛教发展特征。

南龛石窟佛像布局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呈向心式分布,而南龛石窟的表现场景主要是以佛祖讲法为主。因佛教较为讲究等级差异,在南龛石窟中,佛像镌刻呈现出主次有序、形态各异的特点,也正因如此,在讲法场面中,各种佛教中的成员按照等级的不同,呈现出由高到低,向外见此分布的特点。这种对于佛像雕刻严格的逻辑运用,对后人进行古代佛教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从建筑结构上来讲,在古代石窟雕刻艺术中,巴中南龛石窟自成一派,这主要体现在其精美华丽的屋形窟龛建筑。巴中南龛石窟在其兴起时期就有仿木结构的屋形窟龛一百多个,这种屋形窟龛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在仿制隋唐时期木质结构房屋的同时,又对中原地区的帷帐式石窟结构有所继承,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这在中原地区其他石窟的建筑结构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正是其可贵之处。

二、巴中南龛石窟的审美风格

(一)巴中南龛石窟审美整体风格

巴中南龛石窟作为典型的唐代佛龛石窟,其最大特点就是重视观音菩萨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在观音的雕刻过程中,重视其女性特征的表现。这个时代的佛像石雕,无论是佛陀还是菩萨,都在追求美的体现。例如南无普贤菩萨佛像,从其用色来看,色彩十分鲜艳明亮,颜色组合也较为缤纷繁复,给人以富丽堂皇的视觉感受,这是唐代佛像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其神态形体的塑造上来看,整体较为丰满壮硕,头部显得略微偏大身体较短,面相方正丰满。佛像所着衣服文理多隆起如圆绳状,又在圆形或六角形的台座上披搭敷布,布的褶皱也多曲折,这正是那一时期的流行样式。巴中南龛石窟中这种台座样式与纹路雕刻,在以往的佛像雕刻中是难以见到的。

由于巴中南龛石窟主要镌刻于唐朝时期,使得主体石刻在审美风格上不可避免得体现出唐朝普遍的审美观念,即斜眉云鬓、体态丰腴、面如冠玉的人物审美特征。这一审美特征也符合历史上对于唐代宫廷没人标准的记载描述,换言之,巴中南龛石窟中的审美风格,即是唐代官方所认可的审美标准。之所以在南龛石窟中普遍的表现出官方审美风格,是因为石窟主体就是由左迁官员或中央派遣官员主持雕刻而来。

此外,在对石刻的审美风格论述中,所用材质包含的审美语言也是不可忽略的。砂岩作为巴中南龛石窟的主体材质,也就是其本体语言,表达出一种沧桑厚重质感。而南龛石窟在佛刻上色过程中主要运用彩绘方式,其主要色彩为红、蓝、绿三色,这也是佛教世界的普遍用色[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三种颜色往往给人以和睦安详、稳重超脱的视觉感受,与此同时,这三种颜色的原料在古代世界相对而言是最为持久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唐代所作的雕刻部分运用了金箔装饰上色,这在后续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毋庸置疑,这种上色方式的成本与技术需求都相对较高。金箔装饰的最大优点,就是在金胶油的作用下,能够散发出高光泽度的金黄色,从而使佛像传递出庄严厚重、华美辉煌的审美感受。从心理需求考虑,这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佛教信众对于佛的理想形象。endprint

南龛石窟石像雕刻工作由于并不是在某个朝代单独完成的,它的整个创作过程从始至终几乎伴随着中国整个古代封建时期,所以它呈现出来的创作审美风格复杂多样的,每个创作时代不同的社会审美习惯在南龛石窟的雕刻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难能可贵的是,纵观整个南龛石窟,其整体风格并没有因为多样化而显得杂乱无章,相反是做到了和谐共存。这种令人赞叹的创作技巧在充分体现古人娴熟的佛像镌刻手法的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巴中南龛石窟审美风格的文化渊源

按等级由内向外的群体式分布是南龛石窟的主要艺术风格,而在个体佛像的雕刻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佛像体型丰腴,脸部较为开阔,整体奔放的特征,給人以厚实庄重之感。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审美特征,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巴中南龛石窟所刻画的主要对象,主要是佛教中的显派,而这一佛派佛陀的主要特征,就是面容雍和,体态饱满。为了描绘显派佛教诸佛的“真实面貌”,古代佛像雕刻者们便为石像勾勒出相应的形体线条。同时,唐代较以往审美观念有所不同,以丰腴富态为美,无论是官方或是民间,都不约而同秉持此种审美标准[2],而后续创作者们也未曾打破这种默契。于是,在今天看来,南龛石窟便呈现出体态丰盈、面相开阔的艺术审美特点。

另一方面,南龛石窟主要镌刻时期唐朝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加之统治君主的不同气度,使得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文化政策宽松时期,所以这一时期无论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还是文化创作,都表现出独特的开放性。正因如此,在这一时期的南龛石窟创作表现中,都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外化奔放的特征。

三、结语

巴中南龛石窟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宝贵文化财产,它跨越多个朝代,经过万千匠人之手才得以拥有如今的规模气度。对于其中所蕴含的艺术表现形态与民族审美风格进行思考探究,无论是在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风貌的过程中,还是在传统文化于当今社会的继承与发展中,都具有重大意义。了解过去,面向未来,正是本文初衷。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雷玉华,程崇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巴中石窟内容总录[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