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态视域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2018-03-08赵崇俊黄永亮
赵崇俊 黄永亮
摘 要: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为了更好地引领教育各方面的变革以及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不断地推进现代教育发展与应用。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核心部分,继续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完成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教师专业素质重要性的今天,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势不可挡。本文旨在新生态视域下对高校教师继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生态 高校教师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c)-0157-02
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由数字教育逐步向智慧教育转变,创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成为推进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角色尤其是伦理角色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着多元化的挑战。为了促使教育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及高校不不断推进智慧教育新生态的良性发展与应用,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贡献。继续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完成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高校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良性发展尤为重要。
1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对高校教师而言,要想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升值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学校而言,继续教育也是高等学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1.1 针对性不强
由于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都没能完全意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影响了高校管理者对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决策以及多数高校教师不能合理地规划性自身继续教育安排。一些高校行政管理者有的时候将教师继续教育作为一种任务去实践从而使继续教育呈现出随意性,而且继续教育过程针对性不强;同时,当前多数教育管理者和高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没有把教师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一些管理者的决策只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进行硬性规定,不能实时或灵活地反映教師的实际需求,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学习过程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不够科学合理从而制约了高校教师在继续教育效能方面的提升。
1.2 保障机制不健全
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高校进行了大规模扩招,高校管理等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为了快速实现自身的发展,不得不进行收益最大化的考量,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等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工作重心,而教师自身的发展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继续教育方面的机制更不健全。高校教师除了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完成繁重的科研课题和学术任务,同时,多数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从而获得晋升等,投入大量时间到论文撰写及课题研究中,继续教育方面多数依靠外在形式的参与。
1.3 考核机制不完善
由于多数高校对教师继续教育不够重视且对相关考核没能作出明确规定,很多高校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并不完善。首先,高校继续教育一般采用听取网络课程或撰写论文,往往是走一下形式,不能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其次,在考核分数设置上方面,继续教育通常通过学校自行组织,缺乏硬性考核标准。此外,在形成性考核系统以及信息实时反馈系统机制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比如一些骨干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提出的建议不能实时反馈给管理者,这就导致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整体考核机制建设出现了滞后。
2 新生态视域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究
在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由数字教育逐步向智慧教育转变,智慧教育生态环境的有效构建成为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举措,高效率的师资培训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尤为重要。这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通过高校持续性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学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真正践行教师的职责。这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及高校教师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推进继续教育,提升高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2.1 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平台,创新机制
首先,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管理阶层要把教师的继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给于足够重视,不仅要进行详细的整体规划,创建合理可行的机制,给予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各方面充分支持,提供强有力保障,力求教师继续教育能长久高效地开展。比如,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资源,为高校教师设计和开发智慧化、人性化与科学性为特征的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及课程资源,相关的课程教学设计及考核方式应以创建人性化、个性化以及情境化服务理念为首的开放型教育生活环境。为了确保教师继续教育顺利进行,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师资、资金、场地等资源的配备方面提供基础性支持,确保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供给。此外,为了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可持续的、有效的周期进行进行,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周期性的考核及激励举措等。
2.2 开发新生态环境下的多元化、信息化、个性化的高校继续教育模式
和所有课程基本要求一样,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功能实现的首要环节包括课程的合理开发和设置,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应由师德培育、教学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培养替代原来的单一的学术能力培养向。在教育新生态大环境下配合新时代的互联技术、信息平台、庞大数据等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效率与能力,同时以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依据,树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培训。为了能有针对性地对本校教师个性化需求系统地实施继续教育培训。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照专业、院系的差异等将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以及不同职称的教师组成团队。同时借助海量的移动终端、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等相关信息技术和相关专业继续教育课程进行深度融合,运用当下智慧教育环境下不同数字技术系统优势所提供的新的媒介经验,结合教师个性化需求,形成全新的信息化继续教育模式,创建良好的继续教育网络生态环境,使信息化、数字化培养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路径。
2.3 打破区域限制,开拓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层次继续教育方式
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各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创建合理完善的信息工程体系,同时在信息网络平台的辅助下,高校教师可以突破区域,依托其他院校开展继续教育教学活动,高校管理者可以为教师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平台,使优质继续教育资源能够共享,实现地区化教育协作,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或课题研究。系统性的培训班、实地参观交流、校企双方协作项目、线上交流、线下实践指导等都是校企合作常见方式,不仅满足教师在创新知识水平和创新技能上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学历进修和专业培训的机会,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对教师教学提出意见建议。同时,选聘高端企业技术高超、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技术人员到学校来宣讲,也可以选派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实战培训,不仅能拓宽高校教师专业视野和思路,争强其知识、信息和技能的提高,又能使教师始终与时代发展齐头并进,而且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2.4 推进课程建设,搭建載体平台,加强智慧教育个人发展层面
丰富的课程资源、优秀的教材、合理的课程安排、新颖的教学方法、海量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效果的前提。为了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继续教育市场需求的调研,集出版单位和科研所等各方面力量,编写或采用适用于本校教师不同专业的继续教育教材。同时,搭建合理的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开发移动终端平台,赋予教师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学习、专家答疑、实时交互、双向互动,使教师能通过利用自己零散时间,实时学习,达到自身发展和继续教育效能的实现。总之,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打破了原来固定的培训的时间、地域限制,营造出智慧学习环境。同时,要扩大教师继续教育平台的宣传力度,将继续教育平台资源与信息面向所有高校教师群体开放,制定更合理更科学的继续教育方案。
总体来说,在智慧教育新生态环境下,新知识的产生周期缩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不仅提供制度化保障,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同时也需要开发新生态环境下的多元的、能实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个性化需求的网络课程、项目培训等学习模式,从而保障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稳定施行。高校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开拓思维,创新专业技能,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为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杨艳艳.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167.
[2] 李立红.试析高校教师阶段性继续教育模式[J].学理论,2013(24):346-347.
[3] 刘展旭,王文利.智慧教育生态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173-177.
[4] 宋博纳.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