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第一幅研究全景图

2018-03-08白润生

新闻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播学西藏语境

白润生

西藏民族大学回族女教授袁爱中的学术专著《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已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8月正式出版發行。该书是由袁爱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号:10YJA2112)的最终成果。《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分9个章节,共28万字。该书立足西藏民族文化传播语境,以文化形态的更替演进史和媒介形态的变迁史两条轴线,分析了西藏文化传播的历史,阐述了西藏文化传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读过全书深感这部著作凝聚了她长期从事这一研究的心血和汗水,在当前学术环境浮躁及功利化泛滥的日子里,更彰显出她“甘坐板凳十年冷”的治学精神!

我与袁爱中,相识于她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的21世纪初叶。以后又多次在她从教的学校,和历次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讨会期间密切接触,使我对她的为人和学术志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为人率真、坦诚并具有我国少数民族共有的那种质朴与热情。在学术上她刻苦钻研,主攻西藏宗教传播、民族新闻传播、西藏文化传播。而这部专著则集中体现了她的学术追求和深邃的学术造诣。

我从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已有30多年了。一直关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考量、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文化特色以及新闻民族性的体现等问题。西藏民族文化传播、发展是西藏新闻传播的现实语境,也是民族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体现西藏新闻传播的特色、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西藏民族大学的知名学者,展开对西藏民族文化传播专题研究,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特色的积极探索,还是一种责任担当。审视这部专著,无疑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显著的学术意义。

一、学术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意识

西藏民族文化传播不仅关乎西藏地区的文化发展,她更关乎国家的和谐稳定和意识形态的安全及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在绪论“西藏语境与西藏文化传播研究的价值关怀与理论视野”这一节里,作者从“建设好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实现传统文化的现实转换和文化创新”“立足现实,提升、深化文化软实力和加强党对文化的领导权”“丰富文化传播的内涵,创新传播方式”“把握民族文化传播主题,完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建构”“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在地化,创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不难看出,作者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审视西藏文化传播的战略地位和社会价值的。

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既受制于也受惠于民族地区的现实语境和环境。西藏民族的传播语境,涉及世情、国情和区情,涉及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关联内地与边疆的关系。作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西藏文化传播的语境,可以说西藏文化传播无一不与西藏文化传播的战略地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文化历史语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转型、媒介转型语境紧密相关。语境决定了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视野和价值关怀。对于语境的分类和意义的分析,体现了袁爱中教授对西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认识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对西藏民族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创新与突破价值

专著分为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语境、理论、历史与现实四大部分。这一研究框架,在当前国内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体系中,具有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的特点,这种构架易为读者所接受,对西藏民族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创新与突破价值。

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部分,作者先将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传播理论、传播批判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理论、文化帝国视野下的文化传播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等进行了简要介绍。这有助于西藏文化传播研究获取参照点和坐标系,也为实现西藏文化传播研究的在地化,开创民族文化传播研究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西藏文化的转型发展是整个社会现代化、全球化、媒介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西方传播理论的批判性理解和分析是以现实根据、全球视野、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为基础的,因而才能正确把握西藏社会转型的方向与旋律;才能具有时代意义的传播意识;才能产生具有理论深度和创新性的传播学研究成果,为业界、学界做出有意义的理论贡献。中西文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富有新意的现代文化,这无疑是智者的创意。

作者对不同理论视野中的文化观照,为后续写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铺垫和写作视角。某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易入西方学术理论的窠臼,甚至以理论的普遍性抹杀地方性和知识的差异性,自觉不自觉地落人“有普遍性难以走入特殊性”的怪圈。而袁教授却跳出“窠臼”摆脱“怪圈”,把普遍性和特殊性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有理论到实践的映照,也有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关于西藏民族文化的历史,作者以文化形态的更替演进史、媒介形态的变迁史两条轴线展开论述。通过藏语、藏文、雕版印刷、大众传播四个媒介形态的演变,介绍西藏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各个时期的传播特点和影响。同时以格萨尔史诗历时传承个案研究,梳理了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探讨西藏民族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和表现形态。

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现实部分,包括西藏民族文化专题性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西藏传统宗教文化和西藏民俗文化传承与传播是西藏民族文化的典型形态。作者在对西藏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传播个案研究基础上,分析西藏民族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发展的思路,显示出对西藏民族文化传播发展前景的憧憬与关切。

该书完备的研究框架,既有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有微观与宏观研究的结合,体现了高瞻远瞩的学术底气。

三、跨学科研究方式和宏观把握问题的视野,有利于完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建构

作者通过研究提出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主题——政治传播是根本,跨文化传播是本质,发展传播是内核。这种提法无疑是对民族文化传播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提炼和概括。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是传播学的不同分支,正确把握这一主题,有利于完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学科体系的建构,有助于进行跨学科的拓展研究,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在地化,开创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的新局面。作者在该书中提出的民族文化传播的双重主体概念,探讨民族文化传播内部、外部规律富有新意,文化传播规律不仅影响着西藏文化传播的走向,而且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四、分门别类逐一诠释概念,传播基礎理论扎实

学术研究首先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联系。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重中之重。作者在该书的理论部分以传播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对西藏文化概念、类型、特征及西藏文化传播的概念、诉求、功能和规律进行了认真、详尽的诠释,显示了作者对西藏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在地化的追求和良好的理论功底。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西藏民族文化传播历史的梳理。作者把西藏文化传播分为前大众传播时期和大众传播时期两个时期。前大众传播时期的西藏文化传播分为藏语文化传播、藏文文化传播、雕版印刷传播;这一时期西藏文化传播以西藏地区为主,同时也包括甘青滇等藏族聚集地;传播媒介形态主要是藏语文,文化传播的传受主体是使用藏语文的民族主体,以藏族为主;大众传播时期分为印刷文化传播和电子文化传播,这一时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定的西藏地区本身,不包括其他藏族地区。传播媒介形态藏汉合璧,文化传播的传受主体除了使用藏语文的民族群体外,还包括西藏地区的其他民族。这一时期的文化形态呈现出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的特征。作者结合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和西藏民族文化自身的变迁史,作出的历史分期较为恰当并有说服力,对后续的相关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对宗教文化传播提出脱敏化的处方,显示了作者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勇气和求实精神

我曾在一次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上对某些学者遇到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的敏感问题,采取推诿、回避的态度予以规劝,提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甩开包袱,大胆钻研,坚持真理。袁爱中教授领会深入,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对西藏宗教文化传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宗教传播脱敏论的命题,她分析了宗教传播敏感论的表现、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宗教传播的脱敏问题,旗帜鲜明地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通过四个“必须”和“五大任务”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脱敏论”的提出与论述,显示了作者的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勇气和求实精神。

通读全书无疑受益匪浅。对于这一新命题首次探讨,不可避免地还有一些不足和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是否要进一步梳理和凝练田野调查成果;对于传播学理论在地化的勾连是否还需要进一步阐述;作者就相关问题在该书中虽有所涉及,但清晰透彻地阐释二者的关联尚待努力,这也为作者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期待。

猜你喜欢

传播学西藏语境
都是西藏的“错”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西藏:存在与虚无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