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党报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本土化特质

2018-03-08牛丽红

新闻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本土化新闻报道

牛丽红

【内容提要】做好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党报作为党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与倡导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当今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道德乱象丛生的情况下,受众急需道德重构、救赎的引领诉求。因而如何做好“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成为当下民族地区党报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党报 道德模范 新闻报道 本土化

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转型的此起彼伏,致使我国固有的传统道德体系逐渐消解,新的社会道德系统尚未完全培育起来,而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为己任的党报,除了向受众传递真实的新闻信息外,还需要对新闻事实的伦理道德意义加以诠释、圈点,从而对受众的生存价值、行为准则与终极目标的追求起到某种引导和规范作用。也就是说,在告诉受众“事实真相是怎样”之后,还应告诉受众“我们该怎么做”,使受众知道在新闻事实领域之外还有一个“应该”的领域,以帮助受众遵循相应的伦理规范、道德守则。

一、强化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本土化理念,是提升民族地区党报舆论引导力竞争的抓手

“本土化”概念是伴随着“国际化”“全球化”概念而生成的,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本土化是指外来之物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群落,拥有或具有本土的特质的过程。一般说来,这样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较大,在传媒行业实施本土化策略也就是承认文化的差异存在,并且顺应这种差异”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差异普遍存在,且道德模范是产生于一定地区和民族间的,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而民族地区党报所面对的读者对象也具有一定的地区气息和民族口味,这就必然要求民族地区党报重视对道德模范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描摹,展现不同风格、类型、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模范的不同风采和个性,传承各民族的传统美德。白山黑水的豪放、雪域高原藏家儿女的淳朴美良、大漠炊烟草原之子的热情勇敢……都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党报道德模范报道焕发活力与激情的出发点和归宿。

有关学者通过对受众阅读内容的研究,发现受众虽然对国内外和周边地区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信息关注度较高,但他们更感兴趣的还是发生在身边、本地区的鲜活的新闻信息。民族地区党报在做好本土化的道德模范报道时,有着自己不可比拟的优势,也为民族地区党报实施本土化战略提供了基础。比如《包头日报》,不仅善于利用自身的党报优势,而且与时俱进,全面推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本土化改革。目前除了保留传统的一、二版“要闻版”外,还增设了民生版、社会版、财经版、城事版等本土新闻版块。每天出12个版,每日至少有6个版为本土新闻版,占到了报道总量的1/2以上。为了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包头日报》的专副刊也以“本土文化型塑”展开文化品牌竞争。《包头日报》凭借其独家的本土新闻资源,微信粉丝量达15万,进一步扩大了党报的传播力和引导力。②

二、彰显道德模范新闻人物的本土化,建构地方党报新闻品牌的文化认同

民族地区党报作为一份土生土长的报纸,用当地的文化语态和人文资源报道地方的道德模范,更贴近本土百姓的文化品味和审美习惯,也创造了百姓认同的、喜爱的媒体文化。比如《新疆日报》要闻版就采用本土化策略,在2017年7月12日的要闻版上,刊登了题为《让美好道德引领社会风尚》的评论员文章。新闻故事的主人公潘玉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疏勒镇新市区的一名普通居民,25年她来吃着低保,却不忘初心,奉献爱心,一如既往地开办“爱心小课堂”,免费辅导社区孩子2000余名。她也因此被推荐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新疆日报》推出的这一本土化道德模范,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更显得真实、有意义,对树立“新疆好人”,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起到了民族地区党报强有力的舆论导向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疆好人”在全国各地涌现,这缘于16年来《新疆日报》不遗余力地在每年3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这一主题宣传报道。2013年3月5日、19日、26日,《新疆日报》9~12版先后刊发《感动来自身边》《善良妈妈的善良情怀》《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以及《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道德模范》文章;3月6日、13日、19日、20日、25日,《新疆日报》“争做最美新疆人”专栏先后刊登《雷锋就在你我身边》《马亚辉:建QQ群传爱心》等文章。③2015年3月2日、2017年8月15日《新疆日报》第5版分别刊发《道德软实力坚不可摧》《“新疆好人”在全国各地传播新疆人的正能量》评论员文章。《新疆日报》这些报道刊出后,掀起了“人人争当新疆好人”的现象。可见本土化的道德模范对受众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遵循新闻采写的价值规律,坚守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普识性原则

民族地区党报在对道德模范进行报道时,不仅要严守党报职责,体现道德模范报道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且要遵循新闻采写的价值规律,把报道重点放在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人物、新风尚、新动向、新问题、新成就、新经验上,从而凸显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价值趋向。

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因此,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实现“事件本土化、经验本土化、人物本土化”,体现道德模范报道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党报做好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重要经验。

(一)“新人物、新风尚”

党报的新闻宣传不能只是从抽象的概念到概念,而是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而这个事实又必须是鲜活的,且富有当今的时代特征。

2014年3月、4月的《内蒙古日报》,2014年4月的《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政协原主席、“时代楷模”苏和扎根荒漠戈壁十余载,栽下梭梭林3000亩的感人事迹的报道就说明了这一点。通过上述报道,使受众感知到了苏和那些富有当今时代特征的感人事迹,见证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生动诠释,这些都是受众身边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榜样。④逢秘書是甘肃临夏军分区的一名军医。2014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5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同年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甘肃日报》于2013年4月、2017年8月、2017年11月、2018年7月连续刊登了《守护乡亲们的健康——临夏军分区军医逄秘书19年倾情服务纪实》《逄秘书:穿军装的“喜来乐”》《军营“喜来乐”——记全国道德模范、临夏市人武部部长逢秘书》《一心为民的军营“喜来乐”——记临夏市人民武装部部长逄秘书》等文章,分别从“挽救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攻克一项难关,赢得一份信任”“服务一方群众,为党树立一座丰碑”“发挥特长,奉献为民”等方面讲述了道德模范逄秘书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和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无私奉献、爱兵为民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体现了新闻采写规律中的道德模范新人物原则。

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有一条必不可少的原则就是对其人物自身的新风尚进行报道。在报道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报道要有长期观点;报道要同中求异,异中求新;报道要突出典型。道德模范身上的新风尚是层出不穷的,是可以长期、连续不断地进行报道的。因此,民族地区党报要善于捕捉道德模范身上的新风尚,对这些新风尚要进行“蹲点”“追踪式”的深度采访报道,使道德模范身上的新风尚常报常新。再者,道德模范身上的新风尚在各个时代所呈现的风貌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我们发现,其细微之处还是有差别的,这如同一棵树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这样一来,民族地区党报道德模范新风尚的新闻报道,才更加新颖,更符合广大受众的口味。

(二)“新动向、新问题”

现代读者对党报及时反映社会事物发展变化方向或趋向的呼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和宏亮。对此,受众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进一步发挥党报捕捉和揭示那些事关大局新动向的优势,并将其融入于道德模范人物新动向的报道之中。

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些重要的新提法、新变化、新概括,包含着深刻内涵,传达出党中央在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上的新动向,新闻媒体在报道道德模范时要敏锐地关注和反映这些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新动向在道德模范身上的体现,增强新闻报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道德模范身上凸现的一些社会思想新动向,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思潮的主流,新闻媒体要善于挖掘和捕捉社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中道德模范新的思想对社会建设的推进和产生的新成效和新进展,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例如,《重庆电视台》黄金时段推出30集左右的专题片,《重庆日报》推出30个左右的专版,一集一版一个主题,深度报道了先进人物的新思想、新道德、新做法,深入挖掘他们的思想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这些新思想、新道德对社会的启示,体现了新闻采写规律中道德模范的新动向原则。

道德模范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民族地区党报对一些新问题进行报道是体现道德模范杰出品质的一个重要侧面,同时也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因为,只有对道德模范“如何面对新问题、怎样解决新问题”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才能使受众在真实客观的报道中看到道德模范的“全貌”。在“新问题”的报道方面民族地区党报必须慎重谨慎,把握好尺度,真正实现新闻媒体的指导工作的传统。

(三)“新成就、新经验”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各行各业突飞猛进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浪潮,在技术创新、思想道德领域等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因此,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一定要呈现这个时代所取得的新成就。抓新成就时,有两个重要的方法:一个是以小见大,另一个是以大见大。以小见大就是民族地区党报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要从新闻人物的小事入手,通过对道德模范做细节上的刻画,从而使其形象丰满、生动、有趣,并从中凸显出取得的新成就。以大见大就是在报道时选取道德模范的大事情或事情大的方面进行报道,使受众在大事件中感受到道德模范的巨大贡献,触碰到道德模范的光辉形象。⑤另外,在抓新成就的报道中还要注意后续报道,给受众了解更多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突出成就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是民族地区党报在做好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所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日报》2015年11月17日刊登的《“他是我们两个省的榜样”——白永皓事迹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共鸣》一文,就体现了新闻采写规律中道德模范的新成就原则。2014年6月,正在西安科技大学上学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班家湾村青年白永皓,家中忽然传来噩耗,父亲病故了。白永皓感到天塌下来的无助:瘫痪在床的母亲,正在上学的妹妹……但,白永皓没有退缩、放弃,勇敢地肩负起家庭的重任。他带着高位截瘫的妈妈重返校园,以至善至真的孝行美德,重新定义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2017年11月9日,白永皓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

新经验作为精神财富有其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一旦被更多的人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前进。民族地区党报对道德模范这些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贡献的经验予以新闻报道,使其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在具体的新闻采访报道中,记者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报道,即经验制造者和经验接受者。经验的制造者对经验有深入透彻独特的理解,往往能给人最真切的感受,而经验的接受者对经验可能产生的效果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对二者的描写能够使人更深刻地了解新经验的效用,从而使新經验用在其适用的范围上。民族地区党报对道德模范的新经验的报道中必须深入挖掘其内涵,揭示其意义,使写出来的报道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广西日报》2016年2月15日发表的《“校长爸爸”莫振高感动中国》一文,体现了新闻采写规律中道德模范的新经验原则。这篇新闻通过对献身教育的老黄牛莫振高感人事迹的报道,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模范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了道德模范在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经验:一是敬业精神;二是勤业精神;三是精业精神。这些经验对党和政府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具有全局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并能普遍推广。

总之,民族地区党报的道德模范新闻传播,一方面要强化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本土化理念,彰显道德模范新闻人物的本土化;另一方面要遵循新闻采写规律确定报道重点,坚守道德模范新闻报道的普识性原则,唯有如此,民族地区党报道德模范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具有深度、广度,才能更加感人、动人,才能更具有人情味、感染力,才能使民族地区党报的道德模范新闻报道好看、耐看,吸引更多的受众。

注释:

①康秀梅.论城市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李艳诚.《包头日报》:新闻本土化提升传播力[J].新闻论坛.2016(3).

③新鲍.勇挑两副重担强化主流声音——读《新疆日报》“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报道[J].新疆新闻出版,2013(3).

④郝斌.“跃然纸上”的时代楷模——重大典型人物苏和报道启示录[J]新闻论坛,2015(1).

⑤李玉霞.地方党报道德模范报道的几条原则[N].甘肃日报,2009-10-28(7).

参考文献:

[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第三版)[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玉霞.地方党报道德模范报道的几条原则[N].甘肃日报,2009-10-28(7).

猜你喜欢

本土化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