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来你就在这里

2018-03-08刘婷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呼兰呼兰河火烧云

刘婷

和萧红的初次亲密接触是去呼兰一中看望老同学,走近小城才发现这就是多被提读到的《呼兰河传》作者的故乡。这才知道她生于此,长于此,这里就是为她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镌刻上永恒印记的故土,心中不禁感慨,原来她就在这里,我开始为走近这座小城而荣幸。

老同学问我:“如果你是高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一堂什么样的选修课?”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萧红文学。”反问自己,我是怎样喜欢上了萧红的作品,特别是《呼兰河传》呢?想了好长时间,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萧红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为萧红故乡的学生,走近她,了解她,是对她最好的纪念以及对她精神和文字的最好传承;第二是因为她的文字简单朴素,不浮华。比如被选入小学课本中的《火烧云》,即使是语文功底不强的人也可以看得很通顺、很流畅,让人从中感受到火烧云的千变万化。这是语言的魅力;第三,她可以既是作家,又是画家。当我看到《呼兰河传》中她自己画的插图,再品读她的作品后,仿佛闭着眼睛都可以看到那个地方,那些人,看得清清楚楚的。我相信,你看、我看、他看、他们看,结果差不多是一个样子。一个好作家就是有这样的能力,她是一位用文字绘画的作家。回答过后,心中平静,似乎是对心中仰慕的文学洛神有了一个交待。在自己敬重的人身上把值得敬重的东西传递给别人,特别是学生,这是一种收获,是一种满足。

听了我的话后,老同学邀请我一同参观了萧红故居。萧红故居保持的老样子很完好,很有气势。特别值得一看的还有萧红纪念馆,在走完记录她短暂一生的走廊后,就自我的感觉来说,萧红用两个词可以概括:大的慈悲和大的自由。她用人生中获得的少许温情来描述芸芸众生,与张爱玲相比,她更加的健康,更加的大方,而且有一种悲悯感,这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再有,我感觉萧红的语调特别美,她的语言,有淡淡的反讽。她的反讽,你不觉得是对那些愚昧的人的讽刺,那是一种对故乡人的深切地关怀,她带着一种温情。这些东西都是萧红身上非常好的品质。同时她也是反封建的一个勇士,用自由的态度和情怀去拥抱那个被枷锁禁锢的世界。但是在生活上,她却是一个弱者,文学将成果送给她的同时,生活将她蹂躏得体无完肤,31岁就走完了人生路程。她叩问人生,在背靠悬崖的时刻,仍旧坚守着女作家的尊严。她追求写作的舒展,严峻的拷问。

反观现在人心变得浮躁、功利,真的东西越来越少。隨着人情社会的逐渐坚硬和冷漠,我们不禁要问,萧红走远了,那坚守人性深处的爱之渊源的灵性也会随之流失吗?那人心最温柔、最温暖的善良情怀也会随之远去吗?我们用什么,才能将他们唤回呢?好在黑龙江人记得萧红,记得这个远离的女儿,记得她从异乡又奔向异乡的苦难,这是萧红在天之灵也能够感到慰藉的。

如今萧红诞辰一百多年了,我感觉很奇怪,萧红在我的感觉中,是那么年轻,呼兰一中校门口的展示栏里,她依然是20岁的模样,怎么都100岁了呢。我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尽管现代作家有那么多光辉灿烂的名字,但萧红是真正能够在她100岁的时候,依然活在这个时代,活在文学读者的阅读当中,依然能够让这个时代,爱文学的,有审美判断能力的读者们,爱她,被她所打动。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最后祝福我们的萧红,愿她与蓝天碧水永处,在南方温暖的世界里手捧半部红楼,心诉此生未尽的安详与从容。而我们也将心存感激的说一句:谢谢你,因为你一直在这里。

猜你喜欢

呼兰呼兰河火烧云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聚力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
《火烧云》的“变”
促创建多措并举 树文明蔚然成风——黑龙江省呼兰监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纪实
火烧云
火烧云
火烧云
鄂呼兰、德呼兰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