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革新研究
2018-03-08龙海波
龙海波
【摘 要】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中职学生入学之后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受中职生学习能力和计算机学习基础的影响,很多学生无法把握各个计算机学习要点,也不了解计算机应用功能,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效果,文章结合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为如何革新计算机应用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教学;中职院校;革新
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课程,和一般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不同,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关注计算机和中职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结合度和关联度。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中职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需要相关教育人员结合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需求和计算机掌握程度,在激发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坚持“以就业为方向”,不断革新计算机应用教学。
一、编写校本化计算机应用教材,实现有针对的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传统的中转统编计算机教材具有知识老化、理论知识过多等问题,所讲授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中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要不符合,无法为中职学生的社会就业提供有效的计算机理论支持。另外,原有的中专计算机应用教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读懂,适用性不够。为此,需要相关人员改革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教材,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取向和社会发展对中职人才的需要,加强开发具有中职特色的校本化教材,提升计算机应用教学教材的深度,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学习提供更多有效的知识信息。
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能够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启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通过实践训练巩固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中职院校培养的是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进行个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重要体现,核心是学生自主获得、吸收和应用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的应用是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体现。为此,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要求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如在PowerPoint 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活动和学生喜欢的节日活动形式,通过实例向学生启发引导他们应用PowerPoint 自己制作节日贺卡,在实践应用操作中提升学生应用PowerPoint 的能力,实现有效的计算机应用教学。
三、建立计算机应用网络教学资源
计算机应用教学不能仅仅依赖课堂教学,而且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计算机应用课下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为此,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应用教学电子教案、各种类型的模块练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上机实验材料案例等教学资源录入到学校的网络中,为学生的课下巩固学习提供重要的教学资源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计算机应用教学
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逐渐过渡到Windows平台,计算机应用教学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辅助设计教学进行展现。在网络学习平台的广泛应用下,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原有的黑板教学,不仅不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带来难度,教学效果不理想。应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计算机应用教学能够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学习提供更为直观化的感受,创新原有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为全面深化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支持。
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培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需要全面了解计算机技术完整的发展历程,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体会其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操作计算机,懂得计算机的各种构建和配置组合情况。针对中职学生大多没有完全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性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的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培训。在计算机应用考核中要着重考核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实践考核为主、以理论考核为辅的中职计算机应用考核模式。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职業人才,为此,作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需要结合中职生计算机基础和教学终极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调整计算机应用教学和中职学生专业方向的契合度,以综合实践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为中职生的就业提供重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海江.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革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25-26.
[2]岳莹瑛.就业能力视域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革新思路解读[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2):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