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8-03-08陈欣雨

对外传播 2018年2期
关键词:走出去中华文化国家

陈欣雨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中的基础,文化自信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厚历史力量的现实迸发。时处世界多元文化融突和合之际,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标志。

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定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经千年而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它古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孕育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近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红色革命文化;今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是立足于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语境下,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将国家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上至政府,下至百姓,以及海外华人同胞的力量整合从而做好充分的协调和统筹规划,着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现代性转化,从而将“中国文化”、“中国名片”、“中国制造”、“中国方式”等推广开去,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上,赢得国际话语权,从而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中国文化的觉醒、复兴、整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新时期、新时代中华文化繁盛崛起的战略选择。

1.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千年文明古国发展至今的现代形象呈现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铸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以及文化符号,这种文化认同即是国人的价值观。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为标志,丝绸之路的开拓宣告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迈开“走出去”的步伐。隋唐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盛世,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其规模、面积和繁华程度独步于世界。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秉承着“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政策将中外文化交流提到了新的高度,但是由于政治任务的控制以及经济贸易的限制,文化“走出去”的力度还很有限。明清两朝的海禁,特别是乾隆皇帝下令除广州外的其它港口的封闭,“一口通商”无异于“自我封闭”。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秉持着独立自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与求同存异的原则,对外文化的交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2002年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发起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声,提倡要努力把我国建设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①。2006年“十一五”时期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里面,便把文化“走出去”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由此,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已得到正式的落实。如今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我国正处于社会的重大转型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涵和外延都愈来愈丰实,这是中华文化历史沉淀的当代表达,如今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多元文化竞争下的国家文化安全诉求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②。而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生活以及文化活动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交锋和融合,文化的输入和输出不再是单一的、一体的,而是多元复杂的。“西方文明中心论”、“美国文化霸权论”已经立不住脚,因为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不等于美式生活,更不等于同一化,国家文化安全的诉求随着国际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而变得日益凸显,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不正当文化竞争与威胁,维护自身的合法性和文化权益。比如韩国所位于的朝鲜半岛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中国的属国存在,随着朝鲜民族主义的抬头,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韩国一方面开始抹黑中国,努力去中国化;另一方面“争夺”中华文化,比如将端午节更名为“江陵端午祭”、将中医改为“韩医”等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韩国对中华文化的掠夺极大威胁了我国的文化安全,这需要我们树立充足的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以原生的、独立的形象走向世界。故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自觉作为基础,保护国人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从而免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威胁,捍卫文化安全。

3.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强国赢得国际话语权的战略所需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赢得国际话语权,从而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输出在各个方面硕果累累,使得国际话语权也日益得到提升。中华文化是感受国运变化的时代先声,更是如今我们走向世界、赢得国际话语权的文化基础。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战略体系中举足轻重,近些年所出现的“中华文化热”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尽管相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和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是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各領域各专业人士已经嗅到了时代所需,应时而动,以时不我待的认知来对应时代的变化。十九大报告将“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作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第一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表现,而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作为第二阶段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现③。其中就包含了作为文化强国,中华文化“走出去”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必要之路。反过来,赢得国际话语权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走出去”,广泛地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

4.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天下情怀体现endprint

中华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于国之命运而言,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于世界而言,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大爱情怀,中华文化“走出去”所关切的不单单是本国利益,更是兼顾他国合理的关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建地球村,同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于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试图通过高层对话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凝聚更多的共识。中华文化“走出去”正是以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去超越文化隔阂,以文化和合的方式去消解文化冲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从中华文化再到世界文化,家国天下一脉相承,唯有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怀有家国情怀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文化尊重。

三、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探讨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施中,并非一路坦途。目前由于文化观念的个体差异,对文化“走出去”战略还有人处于观望态度,“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都是各执其端。我们应正确看到中华文化的现状,比如在影视、文化展览等领域中西文化交流不平衡,文化输入大于文化输出,文化传媒影响力不强,很多外国人一提到中华文化只知道“孔子”,对中国印象还是停留在18世纪的中国“镜像”中,这样的文化贸易逆差亟需改善。面对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提出一些思路,供研讨。

首先,国家政策是确立文化“走出去”的制度保障。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对文化的需求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样的群体需求也成为了国家顶层设计规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古老的民族文化通过革命时代的洗礼,再经过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已经为走向世界舞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此,国家需要做周密的顶层设计,在政策上不仅要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现代转化和开发,对接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激发文化的生命力,还要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大力推广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丰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此外关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载体,比如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品、文化会展等行业都应该不断地提升文化品位和市场价值,鼓励多业态联动的创意开发模式,努力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宣传品牌,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因此准确了解并把握国家发展文化政策的走向,是做好推动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政治保障,是做好文化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首要环节。

其次,综合国力是稳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国际地位上升期,这是由于我们的综合国力所决定的,如今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的“活跃分子”,甚至成为诸多领域的“领头羊”,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密切相关的。世界银行报告发布了2016年全球各个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中国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足以见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之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重要的动力。比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试图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自上而下分三条,一为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为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为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一条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另外一条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可以看到,整个“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使得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文明之间互鉴共荣。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从而使得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最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空间。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整合整个社会的力量,无论是官方政府、民间组织、民营企业还是国民群体,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在具体措施层面,其一促进结构优化升级,转化文化产业的转型,培育新型的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确定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优化发展布局。比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便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两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和“两条主线带动、七大板块支撑”的产业支撑体系,从而明确编制全国第一个省级文创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着重加强各园区产业协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二,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服务、品牌建设等。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使文化资源活跃起来,传统与时尚有机结合,不仅照顾文化的普及,也扩大中高端文化的供给需要,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优秀原创文化产品。其三,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人才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指出坚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战略,发挥高校院所的力量,积极培育国际化人才。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使得文化产业人才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流通,加强与各国文化产业界的交流合作。其四,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文化产业有序安全的运行,需要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对文化市场监管和执法体系的完善,树立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维护文化安全,这样才能够促进文化产业能够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高效运行。

马克思曾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④。而文化發展的根本即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主体性解放。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新整合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吹向世界,塑造当代中国新形象,从而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注释」

①孙家正《:关于战略机遇期的文化建设问题》,《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2期。

③同②。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走出去中华文化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