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厦门的海防要塞建设

2018-03-08梁增剑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水师炮台海防

梁增剑

(鸦片战争博物馆 广东·东莞 523900)

厦门地处东南,面临大海,作为八闽的门户,历史上为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清政府历来重视厦门的海防建设,厦门作为东南沿海的壁垒,有必要将其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厦门海防要塞建设做一系统梳理。

一、厦门海防要塞的重要战略地位

(一)厦门是东南沿海的壁垒

厦门地处东南,面临大海,自古具有重要的海防地位。《厦门志》载:“厦门处泉、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十闽之保障,海疆之要区也。”[]正因为厦门的地理位置如此之重要,明清政府一直把厦门当做海防战略重地来设防。厦门要塞炮台始建于明初的永宁卫中左所,成于明末清初。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在厦门城建造福建水师提督衙门,首任提督施琅。这是清朝第一支大型海上武装力量。清朝委派水师提督驻扎厦门,统辖福建全省水师军务,节制金门、海坛、南澳三镇防务,兼台湾、澎湖防务,领水师提标中、左、右、前、后五营中军参将一员,游击四员,守备五人,千总十人,把总二十人,外委三十人,额外外委二十人。福建水师提标是清军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之一。

(二)厦门是明清抗击倭寇的军事重镇

明代倭寇不断侵扰厦门,荷兰殖民者也时有进犯厦门。厦门在抗击倭寇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与厦门城军事设施和驻厦兵力的加强有关。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率领部下从厦门出师,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水师提督施琅率领部下由厦门向台湾进发,胜利统一台湾。康熙六十年(1721),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南澳总兵官蓝廷珍统领征台大军由厦门出发,赴台镇压朱一贵起义。乾隆五十二年(1787),陕甘总督福康安率兵由厦门出发,渡台平定林爽文起义。

二、鸦片战争时期厦门海防的三次建设情况

(一)第一次厦门之战的海防建设

在鸦片战争前,也是邓廷桢到来之前,厦门的防御工事相对简陋。据祁寯藻等人的奏折:闽省“旧设炮台,大者不过周围十余丈,安炮不过四位六位,重不过千斤”。[]可见其规模不大。据英军翻译罗伯聃的报告,1840年第一次厦门之战时,厦门岛南岸炮台,即“大炮台”,“可安炮5门,但此时1门炮也未安设”。[]厦门岛的南岸,有一座炮台,俗称“大炮台”,平时守兵25名,该岛西北部的高崎炮台,平时守兵30名,该岛东南部的黄厝炮台,平时守兵只有1名。1840年7月2日,英舰“布朗底”号闯入厦门时,该地水师主力恰好被邓廷桢抽调前往泉州一带巡逻。第一次厦门之战后,邓廷桢意识到局势的严峻,开始着手准备厦门的设防。

实际上,第一次厦门之战是因为英国派1艘军舰来厦门送信引发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不是为了进攻厦门,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因此第一次厦门之战的海防并没起到任何作用。

鸦片战争前厦门海防炮台建设情况一览表

(三)第二次厦门之战的海防建设

第一次厦门之战的15天后,厦门才在邓廷桢等人的督导下,进入了全面加强防御的阶段。对待英军进犯,道光帝的指示却是“断不准在海洋与之接仗。盖该夷所长在船炮,至舍舟登陆,则一无所能,正不妨偃旗息鼓,诱之登岸,督率牟兵,奋击痛剿,使聚而迁旃,乃为上策。”

由于福建沿海炮台年久失修,战争逼在眉睫,经费不足,邓廷桢只能在厦门岛南岸、鼓浪屿、海澄县屿仔尾大力建造炮墩,安设火炮268位。炮墩是用麻袋装填沙土堆积而成的临时性的工事,周长由10余丈至100余丈不等,高由5层至10余层不等,厚则最少5层麻袋叠加而成的小型炮位。除已调厦门同安营兵200名外,另调漳州镇兵200名,延平协兵200名,兴化协兵200名,共800名驻防厦门岛南岸,使厦门岛南岸一带的清军守兵达1650名,另外还在厦门一带雇募乡勇、水勇共1300名,分防各地,配合清军。经过邓廷桢等人的积极筹防,厦门岛的防御力量有所增强。

邓廷桢主持修建的厦门海防炮台一览表

(三)第三次厦门之战的海防建设

1841年,道光帝派云贵总督颜伯焘任闽浙总督。3月2日,颜伯焘抵达厦门后亲自筹划厦门海防,厦门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巨大的海防建设。他拆除了旧炮墩,在厦门岛南岸用当时最结实的花岗岩材料构筑了当时中国最坚固的线式永久性炮兵工事——石壁。“高一丈(3.3米),厚八尺(2.6米),长五百丈(1.6公里),每五丈(16米)留一炮洞,安置炮门,壁后各建兵房,栖止有所。”

另外,颜伯焘又在石壁以东以西和以北的会厝垵 (曾厝垵)、白石头、何厝乡、五通讯、高崎讯等处兴建了多座炮台,配置火炮100位,部署防兵1410名,还在鼓浪屿安放大炮76门,在屿仔尾安放41尊大炮。至此,厦门岛南岸、鼓浪屿、屿仔尾三处炮兵阵地形成了三点交叉火力网,阻击敌寇从厦门南水道入犯。为护卫西水道,防止英军以小船进入,颜伯焘又在厦门岛西北角的高崎一带设讯,派哨船10艘兵300名。

截止到1841年4月底,颜伯焘完成以上所有部署后,认为还不够牢固,在厦门南水道的外围岛屿大担、二担、清屿、浯屿等四岛上建造圆形石筑炮台,派驻少量清军驻守,并配有大型战船、商船共50艘。但时间仓促,炮台及战船所需的火炮还没造好,战事就开始了,结果是“空台空炮”,外围作战方案失败。

“通过颜伯焘的筹办措施,在英军再次进犯前,厦门一带共安设了400位以上的岸炮,部署了5680名守军,在清军无力设防的地区,另雇勇9274名,各保地方。可以说,厦门已经成为清朝疆域内最强大的海防要塞之一。”这座被清政府认为“固若金汤”的海防要塞,不到半天就被英军攻陷了。

颜伯焘主持修建的厦门海防炮台一览表

三、厦门海防的局限

厦门之战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英军的 “船坚炮利”,厦门海防本身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首先,炮台建设不合理。炮台形制都是裸露式方形、圆形、半圆形、直线式高台建筑,既无顶盖荫蔽工事,又无交通壕,建筑材料以天然山石为基,基上用砖石砌筑台身,中加灰沙土,一经炮弹轰击,碎石横飞,反而增大敌炮的杀伤力。炮台位置正面建有城垛,上面和后面缺乏掩护,不利守兵作战;炮台后面不设防,成为被攻击的最薄弱环节。其次,武器装备落后。当时安设的火炮在墙外,炮身笨重,兵丁不敢出门装火药,也没有安装炮车。再次,清政府海防观念落后。作为指挥官的闽浙总督颜伯焘作风拖沓,延误战机。他向道光帝上奏称厦门岛近海的大担、小担、浯屿等是厦门的屏障,要在这几处地方建石堡,结果一直到战争开始了,这些岛屿还未安设大炮,导致这些岛屿实际上还没设防。最后,战前的厦门防守比以前薄弱。《广州停战协定》签订后,暂时表面风平浪静,颜伯焘误认为英军近期不会攻打厦门,在战前一个月将大部分厦门乡勇裁撤遣散,还派水师提督窦振彪率师船、劲卒往浙海捕盗,以致厦门海防重地的防务比以前大为减弱,英军不到半天就攻陷了这个军事重镇。

[1]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厦门志[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66.

[2]齐思和等整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M].北京:中华书局,1964:291.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M].天津:古籍出社,1992:306.

[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M].北京:三联书店,2014:337,

猜你喜欢

水师炮台海防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广州大黄滘炮台考论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炮台,战争与和平
虎门长洲要塞佚名炮台考
沈葆桢近代海防思想探讨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
论中国近代的海防与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