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理气、健脾助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疗效观察

2018-03-08上官慎康

福建中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食量厌食症

上官慎康,陈 禧

(1.福鼎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福鼎 355200;2.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352100)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见食不贪、见食而厌,甚至拒食为临床特征,是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以1~6岁儿童多见。近年来,由于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良、疾病影响以及养育观等因素,小儿厌食症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上升趋势[1],是影响小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在临证中运用疏肝理气、健脾助运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褚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厌食症的诊断标准: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进食量较前减少1/3~1/2;发病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肝旺脾虚证辨证标准:厌食或拒食,性躁易怒,好动多啼,咬齿磨牙,便溏溲少,舌光苔净,脉细弦。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② 年龄1~6岁;③ 患儿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近4周内有服用治疗药物者;② 合并严重佝偻病、贫血及心、脑、呼吸、肝、肾等系统疾病者;③ 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厌食者(如神经性厌食症等);④ 对治疗耐受性差,不能坚持服用或出现不良反应终止服用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厌食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3岁25例,4~6岁15例,平均(2.6±0.7)岁;病程 2~18 个月,平均(9.5±1.6)个月。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1~3岁26例,4~6 岁 14 例,平均(2.2±0.9)岁;病程 1.5~20 个月,平均(10.0±1.2)个月。 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口服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次按体质量0.3 mg/kg,每日 3次,饭前 15~30 min服用;多酶片(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1~3岁每次1片,4~6岁每次2片,每日3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应用疏肝理气、健脾助运法,自拟方:柴胡 6 g,白芍 9 g,香附 6 g,苍术 9 g,白术 9 g,茯苓 9 g,佛手 9 g,炒鸡内金 9 g,枳壳 6 g,陈皮 6 g,炒麦芽12 g,焦山楂12 g,炙甘草3 g。苔腻呕恶加姜竹茹、姜半夏;大便干结加炒莱菔子、火麻仁、郁李仁;夜卧不宁加钩藤、蝉衣、柏子仁;脘胀嗳气加砂仁、青皮。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① 治愈:食欲与食量均恢复到正常水平;② 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原有水平的3/4;③ 有效:食欲有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未达到原有水平的3/4;④ 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

3.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

4 讨 论

小儿厌食症属中医学“不思食”“不嗜食”“恶食”“不饥不纳”等范畴。临床上多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等导致脾失健运、脾虚失用。但笔者长期临证中发现情志失调也是引起厌食的主要原因。万全在《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将小儿生理特点总结为“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其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与小儿厌食症关系密切。《素问·宝命全形篇》“木得土而达”;《血证论》“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属木,脾属土,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脾胃的升降,肝若疏泄正常,则脾能正常升清,胃亦能正常降浊;肝的疏泄功能还直接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现今小儿大多娇生惯养,若所欲不遂或所求不得即忿怨搅闹、性情暴躁;或小儿吃饭时父母责骂、批评,造成小儿焦虑、精神紧张,这两种情绪日久都易造成小儿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木乘脾致脾失健运、胃失受纳而厌食。其病机关键在于肝旺脾虚、运化失健。宜以疏肝理气、健脾助运之法,以恢复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功能。方中柴胡条达肝气、疏肝解郁、升举脾胃清阳之气;白芍养肝柔肝,安脾经、和胃气;香附疏肝理气和中;白术健脾化湿,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合用,健脾除湿之力更强,促其运化;苍术辛香开郁、苦温燥湿、芳香醒脾,近代著名儿科学家江育仁教授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认为运与化是脾的主要功能,欲使脾健则先运脾,苍术为运脾的第一要药。苍术、白术入脾土,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苍术振脾阳、白术养脾阴,二药相伍,温而不燥,相得益彰。佛手疏肝解郁、和中导滞;炒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消食开胃;陈皮调中行胃肠滞气,运脾助运;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合,肝疏、脾健、胃和,药证合拍,故收捷效。

[1] 李倩,孙远岭.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57-260

[2] 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80.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食量厌食症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姚淮芳应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法治疗汗证经验
“弱弱虎”健身记
疏肝理气清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食量与健康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疏肝理气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运用进展
疏肝理气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