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传本苏州弹词的方言语气助词与叹词的使用特点——以“吓”、“哙(噲)”为例

2018-03-08

语言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描金弹词句末

蔡 晓 臻



清代传本苏州弹词的方言语气助词与叹词的使用特点——以“吓”、“哙(噲)”为例

蔡 晓 臻

(苏州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根据清代传本苏州弹词文献,文章对苏州方言特色浓厚的语气助词与叹词的兼类词“吓”、“哙(噲)”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具体探讨,归纳了弹词文献中方言语气助词和叹词的呼应关系,同时,对弹词文献中方言语气助词和叹词的一些关联特点进行了探讨。

清代;苏州弹词;苏州方言;通语;语气助词;叹词

清代传本苏州弹词文献大约有二百多种,著名的如《珍珠塔》、《描金凤》、《玉蜻蜓》,是当时弹词艺人表演和说唱的书面依据。清代传本苏州弹词文献较为全面地保留了清代的苏州方言,其间使用了较多的苏州方言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与叹词用法接近,都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使用情况复杂,有时候不容易把两者区分开来。我们将通过分析弹词文献中苏州方言语气助词与叹词的兼类词“吓”、“哙(噲)”来探讨清代苏州方言语气助词与叹词的一些关联特点。

一 弹词文献中苏州方言语气助词与叹词的兼类词“吓”和“哙(噲)”

弹词文献中,苏州方言特有的语气助词较为丰富,有“哉”、“来”、“子”、“洛”、“个”、“吓”、“哙(噲)”等,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文献中也大量使用叹词,属于苏州方言的叹词有“吓”、“哙(噲)”、“确杀”等。

弹词文献中苏州方言语气助词和叹词的兼类词主要有:吓、哙(噲)。这两个词,单独使用时就是叹词,粘附在句末或某个句法成分后面时就是语气助词,因此可以称作是语气助词和叹词的兼类词。由于其作为语气助词和叹词的用法接近,且使用情况都比较复杂,有时候较难把两者区分开来,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吓

“吓”是一个俗字,清代没有现在这样读音的简体字“吓”,它是弹词文献中特有的助词。“吓”虽然在当代苏州方言中不再使用,但是在弹词文献中用得较多。作为兼类词,在作语气助词和叹词的时候,其表达的语气和情感基本相同。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气助词“吓”比叹词“吓”表义又要丰富一些,大致与普通话“啊”相当。

1 “吓”作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吓”可以用在句末,表达情态语气;可以用在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等问句的句末或句中,表达询问语气;也可用于句中或分句末,表示暂顿语气,用法大体与通语“呵”(啊)相近。通语“呵”的使用范围比起“吓”要广一些,可以表假设、呼唤、感叹、反问等语气。从元代开始,作语气助词的“呵”声母弱化并逐渐消失,“阿”逐渐成了“呵”的替代字(孙锡信1999)。因此,“吓”与“啊”在语法功能和意义上大体相当。

1.1“吓”作情态语气助词。“吓”用作情态语气助词时,主要位于句末,用作解释、猜测、建议、肯定,或用作感叹、不满或抱怨等情绪,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

1.1.1“吓”表示解释、猜测或判断,带有谨慎和谦恭的色彩。

1) 故个后生必定是徐惠兰哉吓。这个后生必定是徐惠兰了啊。(《绣像描金凤》卷二,第五回,留京醉奸)

2) 呵呵呵,不知二位贤弟那一个造化吓。呵呵呵,不知二位贤弟哪一个有造化啊。(《绣像描金凤》卷五,第十七回,想妹害王)

1.1.2“吓”用在感叹句中,位于句末,跟在动词、名词或语气助词后面,表示建议、催促、肯定等语气,语气总体较为平和委婉。

1) 阿爹,我們各人去收拾吓!爸爸,我们各自去收拾啊!(《绘图孝义真迹珠塔缘》卷之一,第一回,子別母吉凶占卦走长途)

2) 原來是采萍姐好美名吓!原来是采萍姐好美名啊!(《绘图孝义真迹珠塔缘》卷之一,第三回,侠女送才郎暗藏奇宝)

3) 狗才胡説,快些去吓!丑白:是。狗才胡说,快点去啊!丑白:是。(《绘图孝义真迹珠塔缘》卷之一,第六回,逢救登舟)

例1)表示建议,例2)表示赞叹,例3)表示催促。相对于“呵”,“吓”的感叹意味更浓一些,语气也更加重。“吓”相当于当代苏州话“啊”,表示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出现的情况所发出的较为平和的感慨。弹词文献中“呵”与“吓”并存,从中我们看出抄写这些文献的人用词很是随意,有时写成“呵”,有时写成“吓”,当代苏州方言中,这两个词形都不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啊”。

1.2 “吓”作询问语气助词。“吓”可以用在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等问句的句末或句中,虽本身不表示询问,但使原来的询问带上某种语气,所以将其归入询问语气。这里“吓”的语气比较随便,把句子中的“吓”去掉,语气就显得直率些。

1) 徐大爷想道:姑娘是恼了我吓?徐大爷想道:姑娘是不是生我的气了啊?(《绣像描金凤》卷五,第十七回,想妹害王)

2) 舍事体吓?鬼豆鬼恼。什么事情啊?鬼头鬼脑的。(《绣像描金凤》卷四,第十三回,别岳赠凤)

3) 千求万告呌里阿妈也勿肯,俉道苦吓不苦?千求万告叫她阿妈她也不肯,你说苦啊不苦?(《绣像描金凤》卷四,第十三回,别岳赠凤)

例1)“吓”表是非问,是对现实情况的揣测,或是为了验证对方的意图和已经说过的话。例2)“吓”表特指问,是对具体事情的发问,往往有疑问代词“啥”、“怎么”、“什么”等在句中出现。例3)“吓”用在选择疑问句里,“吓”的前后是谓语的肯定部分和否定部分并列在一起,有时候是真选择,有时候是假选择,即答案不言自明。

1.3 “吓”作暂顿语气助词。“吓”表示停顿,主要位于分句末。跟在人名、称谓构成的分句后面,表示语重心长的告白,或是置于其他分句后面,提请注意,或舒缓语气。

1) 阿吓相公吓,如此艳阳天气好,为何并不读文章?啊相公啊,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去读书?(《绣像描金凤》卷十一,第四十回,还乡合卺)

2) 介末我里大家一牵去,奔吓,走吓,哙,男个,阿要灯来照照?那么我们大家一起去,奔啊,走啊,哙,男的,要不要拿个灯来照照?(《绣像描金凤》卷五,第十九回,谏贿别店)

3) 陈荣朵二十几个人骂洛打,打得来柜桌粉碎交椅吓尽坍。陈荣他们二十几个人骂了打,打得柜子桌椅都坏了。(《绣像描金凤》卷三,第八回,拜年夺嫁)

“吓”可以跟在人名、称谓构成的分句后面,表示劝谏、说明或告白,如例1)。可以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对于动作的强调,如例2)。也可以用在在较长的句中,用作语气上短暂的停顿,如例3)。

暂顿语气助词“吓”的用例比较多,出现位置较为固定,大多用在分句末,用来烘托特定场合下人物的性格、思想和心理,带有较为明确的主观色彩,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强烈,加重句子的语气。

1.4 “吓”与其他语气词的连用。“吓”可以与苏州方言的其他语气助词连用,如“个吓”,主要表解释和说明。“个”是对所解释情况的肯定和强调,“吓”带有谨慎的谦恭色彩,“个吓”总体表达的是情态语气,相当于普通话“的啊”。例如,“钱先生俉是明白个吓!”“兄妹俉你勿晓得个,只庄命案为了马小姐起个吓。”“汪先是上子当列输个吓。”

“吓”可以与通语语气助词连用,如“的吓”,表达感叹语气,对事情的情况作出解释或说明。“阿管家,那董武昌也是为我而来的吓!”“贤妹吓,我若说了出来,你必定要徔我的吓!”“呀啐!才得一餐饭児下肚,就起只个念豆,只怕中久要饿死的吓!”“吓”在这里读轻声,“的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前面相连的多为名词、动词或动宾短语。

2 “吓”作叹词。“吓”还可以用在句首作叹词,有时与“阿”一起构成“阿吓”、“阿吓吓”作叹词。叹词“吓”表示惊奇、不满或劝告。表达的情感态度相对比较简单,是出于弹词表演需要所使用的词。

1) 吓,原来令尊自人贪酒的。啊,原来令尊是个贪酒的人。(《绣像描金凤》卷二,第四回,扫雪遇翠)

2) 吓,大爷执意要去庅?若不如此怎生活命吓!啊,大爷一定要去吗?如果不去怎么活命啊!(《绣像描金凤》卷一,第一回,义仆劝主)

“阿吓”、“阿吓吓”,在弹词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也较高,如:

1) 阿吓吓,你道说淂好笑,爹爹,我乃女児家那里有什么钱呀!阿吓吓,你说得真好笑,爹爹,我是女儿家哪里有什么钱呀!(《绣像描金凤》卷一,第二回,思亲借贷)

2) 阿吓,大爷,情愿饿死,到底不去的好。阿吓,大爷,情愿饿死,还是不去的好。(《绣像描金凤》卷一,第一回,义仆劝主)

“啊吓(吓)”表申明、解释,略带不满情绪。实际口语中,根据不同的音重、音长等因素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会产生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并非这里几个例句所能够穷尽,具体还要视当时的语言环境而定。

从上述用例可以看出,语气助词“吓”和叹词“吓”出现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表义功能来讲,语气助词“吓”比叹词“吓”更丰富一些,这跟他们出现的位置有关。叹词主要出现在句首,独立成句,语境相对单一,而语气助词跟在句子成分后面,随着各种句子成分的变化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意义。

(二)哙(噲)

在弹词文献中,“哙”大量用作叹词,用作语气助词的情况比较少见,相当于当代苏州方言“啘”,也相当于普通话“喂”。因不同的文献采用的字体不同,“哙”还写作“噲”。

1 “哙(噲)”作语气助词。“哙”是一个较委婉又明确地表达主观态度的情态语气助词,用在陈述句或感叹句末,亦表推断或肯定语气,常带有一定的情绪,如埋怨、不满、诧异、惊讶等。

1) 我自家也夹子几个月哉,故歇也来里敖哙。我自己也夹了几个月了,这会儿也在熬呀。(《绣像描金凤》卷十二,第四十六回,封赠团圆)

2) 贵才问道:故是舍缘故?勿懂哙!贵才问道:那是什么缘故?不懂呀!(《绣像描金凤》卷九,第三十二回,亭会上山)

3) 啐,不干我事,原说勿关俉事哙!啐,不关我事,我就说不关你事的呀!(《绣像描金凤》卷二,第七回,聘翠设计)

2 “哙(噲)”作叹词。“哙(噲)”作叹词时位于句首,表示打招呼、询问或是引出下文,后面主要跟人名或称谓。“哙(噲)”无论是从出现的语境和表达的意义来讲都是一个简单的叹词。

1) 哙,阿翠,明朝早点起来。哙,阿翠,明天早点起来。(《绣像描金凤》卷二,第七回,聘翠设计)

2) 哙,老钱,俉倒忘记哉呢!哙,老钱,你倒是忘记了呢!(《绣像描金凤》卷三,第八回,拜年夺嫁)

3) 噲,朋友,對俉説,我里老爺没工夫,改日相見罷!哙,朋友,对你说,我家老爷没功夫,改日相见吧!(《绘图孝义真迹珠塔缘》卷之一,第二回,侄见姑贫富抗颜抛至戚)

从上述用例可以看出,语气助词“哙”和叹词“哙”的位置相对固定,情况基本和“吓”相仿。

二 弹词文献中苏州方言语气助词与叹词的呼应关系

弹词文献中,出于表达的需要大量使用语气助词和叹词,很多时候一句话中同时会出现语气助词和叹词,有时两者是相同的词,有时两者是不同的词,我们将一句话中同时出现的语气助词和叹词所对应的关系称为呼应关系(王倩2012)。“吓”和“哙”最具有代表性,今分析如下。

1 相同的方言语气助词和叹词所构成的呼应关系。这种呼应关系分布不均匀,以“吓”、“哙”为例,文献中,“吓”在同一个句子中作为语气助词和叹词所构成的呼应关系相对多一些,“哙”则少见。

1) 吓,娘子开了门吓!啊,娘子开了门啊!(《绣像描金凤》卷五,第十九回,谏贿别店)

2) 吓,如此说来中身不想出豆的日子了吓!啊,如此说来一辈子不要想有出头的日子了啊!(《绣像描金凤》卷九,第三十二回,亭会上山)

3) 白:哙,朋友,俉你诈我钱先生也勿算杀胜哙!白:哙,朋友,你诈我钱先生算什么本事哙!(《绣像描金凤》卷一,第二回,思亲借贷)

2不同的方言语气助词和叹词所构成的呼应关系是开放式的,“吓”、“哙”作为语气助词或是作为叹词与其他的语气助词、叹词构成的呼应关系的非常普遍:

(1)吓,俉是霍兴洛!啊,你是霍兴了!(《绣像描金凤》卷六,第二十回,探主访兰)

(2)哙,老钱,俉倒忘记哉呢!哙,老钱,你倒是忘记了呢!(《绣像描金凤》卷三,第八回,拜年夺嫁)

(3)啐,不干我事,原说勿关俉事哙!啐,不关我事,我就说不关你事的哙!(《绣像描金凤》卷二,第七回,聘翠设计)

这种呼应关系可以是方言内部的,如例1)“吓”与“洛”,也可以是在方言和通语之间的,如例2)的“哙”与“呢”、例3)的“啐”与“哙”。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段曹林 2009 论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皆“摹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齐沪扬 2002 《语气词与语气系统》,安徽教育出版社。

石汝杰 2009 《吴语文献资料研究》,好文出版社。

孙锡信 1999 《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

汪平 2011 《苏州方言研究》,中华书局。

汪平 2012 《苏州方言的语气词》,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

王倩 2012 《文言叹词、语气词及其呼应关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姚锡远 1996 现代汉语叹词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周良 1996 《弹词经眼录》,江苏文艺出版社。

Us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al Particle Words and Exclamatory Words in Suzhou(苏州) Tanci(弹词) with Selected Texts of the Qing(清) Dynasty: A Case Study of(吓) and(哙/噲)

CAI Xiao-zhen

(School of Overseas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According tothe documents of Suzhou(苏州) Tanci(弹词) compiled in Qing(清) Dynasty, this thesis starts on the basis of a specific review of such a picture, conducts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two particular words characteristically representing the features of Suzhou(苏州) dialect words, namely the particles(吓) and(哙/噲). With such case studies, the thesis goes further to summari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dal words and exclamatory words in Suzhou(苏州) dialect as used in Tanci(弹词) literature, and explores their correlative properties.

The Qing(清) Dynasty; Suzhou(苏州) Tanci(弹词); The Suzhou(苏州) dialect; Mandarin; Auxiliaries words; Modative auxiliaries

H173

A

1000-1263(2018)02-0054-04

蔡晓臻,女,1972年生,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汉语史、苏州方言。

猜你喜欢

描金弹词句末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非遗长沙弹词传承现状、困境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
—— 墨彩描金瓷艺作品
湛静斋款花开富贵描金兽耳葫芦瓶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简论江南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