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学职业作家体系的建构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之一意者(侯庆辰)访谈录

2018-03-08陈新榜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作家

文/陈新榜

时间:2016年7月29日

受访者:意者(侯庆辰),现任阅文集团副总裁兼副总编

采访地点:阅文集团

【受访人简介】

意者,本名侯庆辰,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1年,开始连载网络小说《不会魔法的魔法师》;同年,与宝剑锋(林庭锋)联合创立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即起点中文网前身。历任起点中文网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腾讯文学副总裁兼副总编、阅文集团副总裁兼副总编,负责作家与编辑管理工作,曾发掘多位知名网络小说作者。

一、早期的网文环境和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的创立

陈新榜(以下简称“陈”):您最早的网络文学经历是怎样开始的?

意者(以下简称“意”):最开始是在黑龙江信息港里看黄易当时连载的《大唐双龙传》,应该是网友转帖过来的。另外还比较有名的莫仁。这两个作者的书其实都是之前在租书店就开始读的。像黄易,只有跟书店的老板很熟才能较早读到。老板会把新书收藏在专门小柜子里,熟客去了以后才拿出来,而且只能在书店里看,不能带出来,后面还有人在等。新书大家都想早看,一本新书可能一天有六七个人排着队看。

因为租书店的书比较慢,没那么及时,而我通过网络一搜就发现后续章节,还能找到同类其他小说。于是就到旧雨楼、休闲书屋、黄金书屋、亦凡书屋这些个人书站。当时网上的书少,书站一般按书名ABCD……字母排序的,我一般直接一口气就把从A到Z扫下去,不久就又发现看完了。后来,发现了西陆论坛,有一些作者在论坛上现写的。

陈:“意者”这个笔名是怎么来的?

意:意者,就是思想者的意思。我一开始上网的时候就在用,想做有思想的人。

陈:当时有没有想过专门从事文学创作行业?你的作品《不会魔法的魔法师》是怎么创作、发表、出版的?

意:当时只是业余爱好,不是看到好处才去做。我一开始写得很差的,看到其他作者写得好,于是就学习、追赶。2001年写出成名作《不会魔法的魔法师》。我和宝剑(即宝剑锋,整理者注)的书差不多是在同一期,在西陆的点击率各方面都是差不多的。当时“读书之人”的《迷失大陆》,老猪的《紫川》等也在连载,这些都是属于同期的。

我先在西陆BBS发,也在龙空和幻剑发。当时我有已经在台湾出过书的朋友就帮着介绍,我拿到邮箱地址就投稿到上砚出版社。他们让我修改。我也改了两三次,还是有点问题,他们又没确认要货。后来仝人出版社可以出,所以我就放弃了上砚出版社,选择在仝人出版社出版。

陈:这部小说的反响如何?

意:当时是按月出,每月出一集,每集差不多能拿三千多元稿费。台湾的编辑说销量挺不错的,2700多册,后来可能达到三千册。那书销量当时在仝人出版社里是排第一的。我出了6集,将近100万字。后来它倒闭了,我只拿了3集的一万多元稿费——当时在北京工作工资也就几百块钱。再后来我就换到了冒险者天堂出版社。

陈:你们怎么发起起点中文网的前身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

意:当时西陆论坛很多人都在建空间,我们也建。在QQ聊天室里,宝剑说了玄幻文学协会这个提议之后,我是第一个响应的。然后由我在西陆论坛创建了CMFU版面。当时西陆是个开放的论坛,申请注册版面是很简单的。当时CMFU(中国玄幻文学协会)的会员主要还有黑暗左手、读书之人、夜摩等人。版务和组织主要是我、宝剑两个人负责。

陈:2001年成立CMFU时,玄幻概念是怎么来的?

意:玄幻这个词,代表着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而幻想或者奇幻,那就代表着国外比如像《龙枪》之类由西方传说和骑士小说演进而来的故事,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都是西方的。而像“玄”字就代表了我们自己写的中国特色的东西。

陈:你刚才说的特色到底体现在哪里?

意:首先是文化的区别,比如说中国文化强调忠义仁孝,讲求人情世故,有原则又变通,这和西方的价值观是有区别的。这样的文化,会体现在情节里,人物上。其次文化与现实环境下的期待不同,现代中国和基本固化的西方文化作品思维不太一样,我们更强调自我实现和改变。接下来是故事元素,我们的作品,还是受传统的中国小说影响比较大,人物也好,情节也好,都是这样。比如说体系,我们更喜欢按中国人的习惯来。

陈:当时您自己写作采用了魔法背景设定,是不是受西方奇幻的影响?

意:当时创作的那批人大部分以魔法为包装。其实很大原因是当时本土幻想文化还没有复兴,大批引入的西方奇幻小说更让当时的读者熟悉。但仔细看下来,主角也好,故事也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奇幻。

就我看来,奇幻对于玄幻的影响,更多的是启发。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传统的幻想小说都停滞,甚至倒退了。有了网络以后,我们发现,原来人家把幻想都做出体系来了。这个不得了。这是《西游记》《蜀山剑侠传》里看不到的,武侠小说里也没有。

二、作者-读者-网站应三位一体

陈:2003年起点中文网第二版据说是做了比较大的改动,而且当年给读者带来相当良好的体验,评价是蛮好的,主要是做了哪些改动?

意:第一版还是以书为主,第二版就把重点放在用户身上,增加了用户的一些互动属性,比如书评区、消费积分、推荐票体系。我们那时候觉得读者很重要。做书站的话,除了作者这一方面,读者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增加读者互动的概念,所以,在互动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这也是我们起点有别于幻剑等其他网站的地方。

我觉得,作者、读者、网站应该是三位一体的。我们注重作者,因为我和宝剑是作者出身,我们组成的编辑部对作者的责任心是最强的。到现在为止还是这个传统。在网站建设方面,我们2003年购置了服务器,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更开动手脚。第三方面,就是读者。当时其他网站对读者的重视程度很不够。那我们这边给读者提供了个人空间,就像书房,把所有书都聚集在自己书房里。

陈:你们VIP服务收费模式是怎么跟作者们沟通的?

意:我和宝剑是作者出身的,我也喜欢跟作者交朋友,跟很多作者关系很好,就负责联系作者。其实作者一开始也对收费有一些抵触,不敢尝试。我就说那你现在友情发布吧。另外一些作者愿意尝试,就签个约再收费。

还有独家首发的概念(也就是8点档更新),也是我们创造的。像《小兵传奇》就是我们独家首发,很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读者追更的习惯。到了更新时间点的时候,来的用户很多,经常超过流量范围,造成服务器宕机。

当时我就找作者说:哎,你的书存一两章给我,到时间点,把章节转给我,我拿到之后,再给藏剑江南。江南再把章节通过程序传到阅读器里。VIP用户有阅读器的密码,他们可以下载,可以看,就是这样的流程。

陈:你们第一批付费作品上架的时候,读者反响怎么样?

意:小狼《灵异故事》是第一部书,还有流浪的蛤蟆《天鹏纵横》、圣者晨雷《神洲狂澜》……总共8部作品。

当时我们的策略,没有直接收费。其实建立收费制度这个过程很复杂,因为当时普遍免费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到读者怎么接受。所以读者第一月的千字两分钱订阅费都给作者,我们网站不收一分钱。读者就会觉得:那我就支持一下。这种感觉就不是像明杨(明杨读书网,整理者注)那样,直接就是网站和作者分多少钱、网站抽多少钱,那样让读者感觉太强硬。

首先,读者可以在这里看书,可以自己选择是否付费;第二,读者付的钱,我们都是给作者的,网站一分不拿。

陈:那作者这边热情也就上来了吧?

意:第一个月最高的是流浪的蛤蟆,1000多元。我们也挺高兴的,因为超过1000块是个里程碑。我找蛤蟆说,我说订阅成绩出来了,给你稿费。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协议,蛤蟆他说:你们拿着吧,不用给我。我说,这钱必须给你,读者通过我们网站付费阅读,实现了交易,这笔钱我必须给你,因为我要让作者知道在网上要写书发表,是有钱挣的。如果我们不给作者钱,那作者也不会再跟我们合作,所以我必须要把钱给你,而且全额给你。我们一开始是把订阅费全部给作者的,这一条我们坚持了一年半,一直坚持到后来被收购。就是为了在免费时代把读者的付费概念养成,而且让作者了解到作品不光是玩票性质,而且是可以收费的。而作者原本也不知道作品怎么才能赚钱的,我们把作品收入思想也给他们灌输下去。这需要花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树立这种观念。

陈:2009年开发粉丝系统,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意:其实我们一开始就有作者和读者互动的意识,比如说各种读者投票,一脉相承,发展成粉丝系统。在书库体系之后,我们创造了月票体系,让作者之间竞争。作者竞争的是什么?竞争的是自己对读者的号召力。作者招呼一下,喜欢他的读者就去投票,数据就会增长。后来我们又开创了打赏系统,让作者不仅只有靠电子订阅收入,还有更多收入渠道。而读者喜欢作者,愿意多给他钱,那就要有通路,打赏就应运而生。以前,读者喜欢某本书,但是没有通路表达。粉丝系统的意义就在于有了这些体系之后,读者更快能够形成团队。作者出来喊一声要参与月票战,他的读者就响应,比如说:我是七十二编的粉丝团“匪军”,我得为他投票。这样读者就有了团队身份去跟别人去竞争,可以形成一种凝聚力,这也就是粉丝经济的基础。而粉丝经济,又是IP开发的出发点。

陈:那您作为资深的老读者,有这样的参与么?

意:我也经常给作者去投票,也去打赏。我们起点几个管理者看书都是自己花钱的。宝剑也自己花钱开高级VIP。另外只要是签约作者就送高V,让作者自己花钱看书,也成为正版的读者用户。我们自己花钱看书,就是要培养付费意识体系,而不是说网站是我自己的,我看书就不花钱。我在起点的账号都花了上万块钱。但我看的书太多,我没有特别说我喜欢哪个作者。假如写得好,我可以帮作者安排一些推荐,这对作者的帮助已经够大了,我不至于再像普通粉丝那样摇旗呐喊。

陈:你们自己也会去充盟主吗?

意:我也充过盟主,像耳根的作品我就是盟主。但是我不会太明显,因为我是管理者。

当有一些新作者作品冒头的时候,我都会用“小号”支持一下。我自己是付钱看书的。当我们搞VIP的时候,既然自己提倡读者要付费,那我们更要以身作则。而其他网站就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和其他网站的区别。

陈:推出打赏功能据说是你们某个编辑提出的创意?

意:打赏不是说有就有的,并不仅仅是概念,这些东西是需要网站去把它变成一种制度的,还是要管理层来确定。当时是黑心(即黑暗之心,吴文辉网名——整理者注)觉得打赏这个词很好,整个制度也是黑心定的。其实,推出打赏的时候,作者不太赞成,作者觉得打赏这词不好,有一种要钱的感觉。作者认为自己写书,卖的是作品,是平等买卖,而不是像街头卖艺的,因此他们一开始都不支持打赏。推出这个功能后,是我们网站在不断地用心去推进,就像VIP那样一点一点做起来,让少数作者先接受,让他们真正赚到钱,后来大家就都接受了。

三、很多早期网文网站都搞过收费,为什么起点成功了?

陈:2002年9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有网站尝试进行收费,比如读写网,比你们要早。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

意:读写网并不以网络原创为核心产品,更多的是做电子书售卖。这就等于只是做了图书的线上渠道,这个定位其实是很难成功的——没有不可替代性,实体书的读者没有线上购买的意愿,支付条件也不支持,的确是很难持续。

后来我们做VIP的时候,很多人来劝我们,也是拿读写网做例子,但我们当时就拿自己和他们比较过,认为未来就在原创文学,我们的机会更大。

陈:明扬中文网收费也没做成是什么缘故?

意:它的模式和我们的方向其实也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方向就是纯卖书的,还是售卖为主,服务不是重点。纯卖书概念,读者是不能接受的。再就是充值其实是很麻烦的事情,他们以手机短信业务去充值,渠道抽成很高,作者其实也拿不到多少钱。他们有名的作者也太少,可能就只有中华杨的《中华再起》比较著名,所以说它其实靠单个作者来撑,没有一批作者和好作品,还是不够的。

陈:盛大收购起点之前,他们自己曾经做过泡泡堂中文网(PT文学),后来是不太成功,你们也关注过吗?他们有那么雄厚的资本,到底是存在什么问题而没有成功?

意:PT文学是2004年开始成立的。那时候我们起点已经成为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

网站要真正商业化必须有思路,没有思路的话是没法做。幻剑2004年开始做VIP的时候也很大了,但是为什么也没做起来?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整体的思路是不对的。我们搞VIP是让读者成为网站的VIP,而不是为了一本书成为VIP,所以说用户体验黏性都很牢固。

另外,PT文学去找作者,也找不到好作者。他们在这个圈里的人脉一般。而我跟作者关系都非常深厚,所以我找哪个作者,基本都愿意加入的,像血红等早期作者,都是通过我成为签约作者。

其实这不是有钱就可以做成的事情,很多细微之处不是说资本进来了就能把它做好。而是需要一批专业的用心做事情的人来做,才可能做好。所以,PT文学很可能只是他们领导的一个小概念而已。他们找了人去尝试做网络文学这事,这只是大公司的一个小项目,不是很重视。而对我们6个创业者来说,这是最主要的事业。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的读者用户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我们跟作者的关系很牢固。

陈:天鹰和百战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

意:从管理团队来说,我们团队自从一起投资购买服务器开始,大家都很用心去做事情。而他们的版主大部分是大学生,分散到各地,都不用心做,没有真正的合力。天鹰的站长“自作聪明”是个程序员,因为他有些收入,就通过自己的收入来补贴网站费用。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VIP模式,还是只是让读者付费看书,而不是把他们当作用户,没有去做VIP制度附带的服务。幻剑的创始人小说亭主和司马浮云,我跟他们都很熟,他们没有很好的商业方向和逻辑。这方面我和宝剑其实也不懂,是因为后来黑心和江南加入,补全了这部分。

陈:黑心和江南两位到底有什么特质?

意:我和宝剑关注的是作者、内容。而像江南则非常擅长产品,起点第二版为什么能产生?就是因为他能不断地思考怎么样才能把网站做起来的发展方向。而黑心的战略眼光是非常独到的,在商业敏感度上比我们强很多。

陈:你和宝剑又怎么分工?

意:我这边是重点具体负责作者。我跟作者走得比较近一点,作者可能很多的时候都找到我,有什么诉求的话,都是找我来反映。每次年会的话,我就张罗跟作者一起去吃饭,去关心一下他们。而宝剑是从整体方面,比如说要福利体系就是他提出来。他也考虑怎么样去让受众更广一点。

陈:你觉得TOM收购幻剑书盟之后的管理怎么样?

意:幻剑也一直在努力做,但是一些做法还是有问题的。比如他们短信充值业务渠道费用太高了。我们首先是希望作者赚钱,钱一定要让他赚到,而不是说看着赚钱但实际赚不到。我们VIP付费方式以邮政汇款为主,而一直也没实行短信付费业务。因为用户短信付费一块钱,作者只能拿到两毛钱。由于中国移动抽成经常达到百分之三十甚至五十。也就是说用户充100块钱,你也得给读者按100块钱计算网站虚拟币值,但这100块钱经过电信运营商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抽成,其实真正价值只有50块左右。但计算作者电子订阅,还是以读者消费为准。所以就导致作者实际赚不到与电子订阅费用相对应比例的稿酬。作者赚不到钱,就不会和你合作。所以在渠道方面,我们宁可选择邮政和银行汇款这种很麻烦的方式,也不选择比较方便的短信付费方式。幻剑是实行了短信渠道方式,开始还不错,但是后来作者就会看到自己作品一百块钱的电子订阅,结果最后实际拿到手的稿费只有二三十。这也说明幻剑他们的管理有问题。

四、执行力和细节决定成败

陈:开始做起点中文网的时候什么设计改进让您印象最深?

意:在之前就是每看一章都要点击“下一页”按钮,不断重复点击,这个过程让读者觉得很麻烦。所以我们设计了“全文阅读”按钮,只要点击一下,这本书的所有章节就集合在同一个页面,只要拿鼠标上下拉就可以了。最初是聚合章节生成的,后来就是瀑布流了。

因为作品太多,我们也改变了页面方式,开发新版阅读页面。之前由我找作者收稿,前头负责10个20个30个50个作者时我都能应付,但后来太多了,我也应付不了了。一开始每周收稿一次,每次收稿都非常累。我得找每个作者催稿,发我邮箱。我收完之后,还要打包给到江南。他还要看一看章节的顺序,再往阅读器里输入,也很累很麻烦。后来我们就用网页直接生成的方式,不再使用阅读器方式,就不用我再去收稿了。这样也减少了作者的麻烦。如果我们当时能坚持下来,阅读器就很可能成为最早的App了。

陈:小处见功夫啊。

意:我们还得给作者作品做一些flash宣传。每本书上架得有一些宣传,不能没有任何声响,否则大家都不知道你有啥好书。运营经验就是这样慢慢积累的。

陈:为什么好书会是发你们网站上,而不是在别的网站?

意:你说的问题其实就是:那么多竞争对手都跟随着,为什么他们没做起来?其实就在于管理者的对事情的看法,或者他对事情的坚持,决定了细节的不同。这些细节的不同,就决定了网站的成败。可以说,网站发展得怎么样,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一,我和宝剑、左手,都是作者出身。我们非常了解作者的想法。或者说我们作为网络作家,很清楚自身有什么需求。PT文学虽然是找了些作者过去,但是它真正管理者或者说决策层,它的总经理还是盛大的人,其实不是作者。天鹰、幻剑的负责人也不是作者,而且后来过来的孔毅也不是作者,天鹰的创办者只是网文爱好者,也不是作者;龙空也不是。因此,他们对作者心态和需求都没有把握到位。

第二,细节很重要。我们想的每一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想让它能够持续下去。所以说我们很多的举措,比如说月票体系,这些都属于开创性的。其实这些都是细节,你想做成事情,就要钻研下去,去开创这些东西。很多创新点,都是我们不断开拓的。

陈:有什么特别的创新点的例子?

意:就像我们说刚才说的幻剑的这个充值问题。他们选择了短信,可能觉得短信充值来钱快,这是以自己赚钱为目的。而我们这边选择的邮政和银行汇款方式,为的是就是让作者能够多赚钱,让他们能拿到更多而且稳定的收益,因为只有作者多拿到钱,才有更多的作者加入,才会有未来。这是我们的选择。所以说在不同的选择方面,从出发点的方面就会造成了很多网站和我们的差异。

陈:这里的确有很多细微的工作是不为人所知的。

意:再比如说信誉,我们是业内老网站里唯一一家十几年无拖欠的网站。

在2003年10月份到2004年7月份被收购这一段时间,因为刚开始实行VIP时,为了让作者放心,只要作者申请,我们是随时发放稿酬的。因此作者申请稿酬非常方便。作者其实一开始也不太放心,而且有些作者也缺钱,看到账户上有钱了,就赶紧拿到自己手里,所以作者申请稿费很频繁。经常有作者给我发站内短信说我的账户上有百十块钱了,想申请发放稿酬。我这边接到稿酬的申请就转到宝剑那边,搞得我挺累的。宝剑更累,那时候他每天都要去汇款。但就是因为这样,作家才信任我们。

我们在被盛大收购之后,其实就可以和作者按协议五五分成,就是每千字两分钱的订阅费作者拿一分钱,我们网站拿一分钱,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两分钱都给作者。盛大也问过我们是不是要调整,我们坚持。后来是因为开通盛大点卡渠道,它是有成本的,充100块钱的话,其实真正是拿70块钱的。这时候我们就没办法,必须进行调整。

陈:盛大点卡渠道,为什么会有百分之三十的流失?

意:做游戏的点卡渠道要给下面渠道商一些分成。这点卡100块,其中真正给我们的是70块钱。我们没资金去倒贴,所以我们要这样调整,给作者的分成不再是百分百,而是变成70%。调整的结果,就是有一部分原来习惯拿两分钱作者觉得你现在给我调整成一分四,就不干了。这些作者后来就被拉走,跑到了17K。其实不是说我们不想“两分钱”全给作者,而是我们没办法。总之我们是为了让作者觉得在这个平台可以赚钱,而且赚很多钱。我还负责开拓台湾的市场,在2004年12月份我们跟台湾那边信昌出版社进行合作把我们的作品推到台湾。

所以,虽然当时我们有很多竞争对手,后来也有很多竞争对手,但是这么十几年下来,我们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而且一直保持着我们以前的那些观念和想法。如果我们没有贯彻让作者多赚钱的想法,网络文学作者的收入不会达到现在这么高。

五、职业作者体系的构建:职业、白金、低保、全勤、买断

陈:2005年起点实行职业作家体系,类似于现在买断的方式,就是一年给大概8到10万元。当初咱们规定是说每个月更新达到10万字,平均每天大概3000到5000字。这个体系是怎么推出来的?哪些作家是您负责联系的,他们反响如何?

意:早期作者都是业余或者兼职,大家其实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网络写手,不觉得自己是个作家,大家觉得在网上写书是很low的事情。随着我们网站的发展,作者收入也在增长,于是我们就想: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创作,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做职业作家呢?当时陈总(陈天桥,盛大集团总裁——整理者注)也希望能这样做,而且我们觉得也是可行的,于是确定了首批8个职业作家。职业作家协议规定,作家你写出稿子给我,我就按协议规定给你钱。我们是按当时很高的溢价给作者规定稿酬的。作家们的反响都是很积极的。

陈:稿酬有多高?

意:根据作者的情况,像血红比较高。当时云天空和我很熟。我说:你说你每月赚多少钱可以维持你的生活,或者你想赚多少钱?他说3000,后来我还给加到5000。还有的作者说1万多或者2万多。2002年初我写书,才3000块1个月。2005年那时全国平均工资也就每月1000元左右。我那时每月工资5000块钱,其实也很happy了。我们最主要是要解决作者的职业化问题,让作者能够真真正正是职业写作,而不是业余写作。当时我们就选了8个作者作为试点。但是做了一年之后发现,作者虽然写书交稿,但是其实还不是很职业。我们开始都是按议价给他们稿酬——如果是之前的状态,我们其实就会赔钱——但由于网站快速发展,我们赚得多了,这时候作者就觉得不对,觉得自己稿酬太少了。

陈:云天空《邪神传说》是起点2005年代表作,但后来他跳到17K。你跟他交往还是最多的人,其中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意:我跟他说了职业作家的时候,他一开始说,每个月3000元写十万字,就可以了。我还特意给他加了钱,就是让他多一点,比他要的高。后来他作品成绩很好,他跟血红的成绩,都是很高的。他去17K最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成绩好,应该拿到更多的钱。但是由于已经签了职业作家协议,我们只能尊重协议。而且我们起点当时在盛大体系监管之下,不可能额外多给作者钱,没办法。后来他只写到一半就走了。

陈:当时起点网将《邪神传说》一百万字的VIP章节解禁,成为免费章节,是怎么回事?

意:关于解禁《邪神传说》这件事,是我们早期的作品发布体制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因为我们是从免费过来的,当时还有解禁的惯例,就是等章节发了一段时间之后解除锁定,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免费来看。在探索的过程,有一些制度还是不完善。

陈:签职业作家的年限一签是多长时间?

意:一年。时间是很短的。如果时间长的话,就不止是一本书了——当时的作品还没有现在几百万字的篇幅。

陈:如果只有一年的话,合同很快到期了,不就可以改签吗?后来有没有沟通呢?

意:我们给他钱的,因为他成绩很好。我们当时跟他说成绩不错,给你一笔钱,你把版权重新都给我。我们除了职业作家的约定稿酬之外,我们还多给他钱。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可能觉得亏了。他觉得你骗他,那我为什么还要跟你合作。最开始的时候,他要3000,我给他5000,我们对他一直不错的。而且该分给他钱的时候,我们都按协议正常给的。他总觉得钱分得不对,自己应该多拿一点。

陈:也就是说,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价值,并没有比较准确的概念?

意:对。也确实有别人在高价拉他,这是最主要的原因。17K把这些作者拉过去,都是买断,而且都是高价。他至少千字两百元以上;血红是每千字600到800元。我们给他开的价码也挺高的,但是架不住……编辑黄花猪跟血红当时在上海住在一起一年了,所以就被拉走了,也没办法。那个时候我们版主(网站编辑)和作者关系太好了。再加上我之前说了我们进行了作者分成调整,就是从原来的千字两分变成了一分四。作者也并没有觉得说一辈子就在一个网站。有机会的话,他们会考虑跳槽的得失。我们当时在制度设计上也的确还不够完善。

陈:所以说,当时对于作者的分成体系还在摸索,是吗?

意:倒不是摸索分成体系,而是买断的定价……我们是希望按分成模式来的,分成的话,作者你多赚钱,我们也能多赚钱。而买断的话,就是风险都我这儿承担了。作者都希望买断,因为买断的话直接就看到钱。这是最大的区别。当外站拉作者的时候,给了更大的眼前利益,比如现在收入的两倍,作者很容易就跟着跑了。最终其实还是因为外站有高价吧。

陈:当成立白金作家体系之后,怎样确保顶尖作者跟新人之间的平衡?

意:新人首先要证明,自己能成为“神”,一般有进阶过程,除了如忘语之类一书成名的,很难直接成为白金。因为白金作者不可能太多,在下面还有一批成绩不错但达不到白金的作者,所以我们设了个“大神”级别(大神主要是成绩出色或者某个分类有代表意义的作家,不一定只看订阅,主要是影响力上比白金弱一些。另外,白金的一万订阅是白金作家初创时代的标准,现在早已经升级了。)

陈:网站怎么确保新人的机会?

意:新人只要作品成功,就可以晋升,这是作家体系的基础。机会上,我们为新人预留了相当数量的专属资源和曝光机会,新人榜就是我们最早创立的。当然,那是最早的时代,现在我们已经进了全渠道时代,三十多个渠道,大家都有曝光机会,资源分配已经形成一整套的标准了。另外,当前的作家运营,也不再只限于推荐位,各种市场营销资源非常充沛,不同层次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所以成功与否,关键还是作品。这么多年来,每年都有优秀的新人崛起。

陈:你自己发掘过哪个特别喜欢的作家?

意:我喜欢七十二编写的《冒牌大英雄》。七十二编他当时在俄罗斯做边贸,卖鞋,因此更新很不稳定,有的时候一停更就是两三个月。常规情况下它不可以有推荐的,但我想,这是好书还是给个推荐吧,就推了他。每次他恢复更新的时候,我都照顾他。停更很久了,能维持人气很不错了,但它后来还挺热门的。还有,像骷髅精灵早期的网游小说《猛龙过江》是我签的。当时网游刚热,我说这本书可以签。骷髅精灵当时是大学生,生活条件也不好,后来他一直记着是我把他签下来,给他安排了好的推荐位——当时是我管起点最重要的推荐位大封推。其实我们的很多推荐就是因为书好,我就会安排的,而不是说作者过来找我才安排。

陈:2007年的作家福利保障体系,在业内非常有意义。在之前作家体系都是激励尖端人才的,而有了面向基层作者的福利保障体系之后,网络的大规模职业化才有可能。当时你们怎么设想的?

意:一开始我们确实优先考虑顶尖的作家。随着商业化的发展,我们发现普通作者的“太监”率太高了,流失的作者太多了,随便停更。有些人写书单纯电子订阅赚的钱太少,他没办法去坚持梦想。我们发现,作者最难的第一关就是能不能写完一本书,如果把第一本书写完,而不是写了二三十万字突然就没动力放弃掉,他就能坚持写作。宝剑首先提出,如果网站要发展的话,我们应该给这些作者提供最低保障。就是让普通作者能坚持写满4个月,只要每个月发表10万字,我们就给作者1000块钱,让你能把这本书完成,让你延长你的写作生命。我们希望作者能够在写作这条路上持续走下去,我们会不断冒出来那些对作者写作有帮助的想法,去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我们低保面对的是那些写二三十万字就坚持不下去的,或者说没收入了没有钱去实现梦想的作者。至于那些全年写作,天天更新,坚持梦想的人,那我是不是也该给他们一些奖励?于是我们就设立了全勤奖励。写得更好的,那我们就提供半年奖。如果写得更加好的话,我们可以买断。就是这样,我们不断完善作者梯队体系。

六、起点与盛大集团的分歧

陈:2008年盛大文学集团成立,对起点意味着什么?

意:成立文学集团其实是文辉的想法,在很早以前他就想去把一些重要的文学网站收购下来,他也向陈总反映过,但是一直没实现。后来侯小强做盛大集团CEO后,由他领衔去收购网站,我们也没有抵触,只要能做好行业就行,我们很愿意去做。因为平台大了,资源会更多,我们原本的很多设想就有实现的空间了。但是后来变化比较大。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是业务方向,起点作为原创门户,已经证明了市场价值,收入也最高,但当时集团却想主做传统图书向的作品,资源都往这边倾斜——这个在2002、2003年就证明不可行了。另外一点,是权限调整。本来我们打算做移动互联网的——我们2007年就做了起点WAP,2008年排名前几,但后来划走了。我们想尝试一下版权开发,也划走了。这个对于我们来说,等于有力用不上,这种无力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行业发展这么快,作为老大的起点却只能做做PC电子订阅。不过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做出了粉丝体系。尽可能精耕细作,也没有给竞争对手机会。

陈:盛大文学的成立压缩了起点的发展空间,可以这么理解吗?

意: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后来变了。侯小强刚来的第一年,我们还觉得大家还是同一个方向。尤其我们对于他将网络文学推向社会主流化的努力都是非常支持的。

但是过了一年之后,公司的战略变化了,做了业务调整,就出现了我前面说的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如果不走弯路,起点应该能赶得上移动互联网浪潮,而不应该变成一家CP(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的缩写)。

陈:手机阅读业务兴起之后,应该给你们带来一大笔收入,你们的收入是不是有明显的提振?

意:不是我们提振,而主要是作者稿酬多了。总收入里,移动阅读基地拿走六成,剩下的四成里,盛大文学集团要抽走10%,到我们起点这里其实只剩30%。但我们还是按照40%跟作者分成的,被抽走的那部分是我们自己承担的。

陈:也就是说,如果和作者对半分的话是你们15%和作者15%,但是实际上是你们拿10%,给作者20%,而在你们团队离开之后作者就只能拿到15%?

意:对。他们改变了。

陈:之前有新闻报道分析你们团队和盛大决裂,最深刻的分歧在于你们想要做移动互联网,但是对方不给你们权限,是这样吗?

意:不只是这一个事情。是很多事情积累下来。第一,我们起点积累了很多作品,我们看好的方向比如说游戏等等版权可以发展,但是这块不让我们去做,但他们又没有很大进展。作者就给我们压力,说我把版权给你,为什么卖不出去?我们看到一些未来是有发展的方向,想打基础做一些铺垫,但他们连基础都不让我们去打。那我们就没办法去实现这些梦想。

我们也做过尝试。我记得文辉也曾想MBO,但是陈总一直不放。我们也做过很多努力尝试,都没实现。我们还是想做这行,还想把事情做好,所以最终就出来了。

陈:当时集团他们这边把权力收上去,从逻辑上说集中资源去开拓也是有必要的,是吧?

意:这个从以前的一般管理原则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如果理念和人才都不对,只是为了集权而集权,这就是错误了。就像之前的幻剑,今天的纵横等等很多网站,为什么没做过我们?是因为找了很多不靠谱的人来做事情,做了不靠谱的事情。我们一直坚持为作者服务让他们能够有高收入的理念,但是盛大的理念是赚钱,他们找来的新人,或者说是外行,对行业并不懂,只能想当然了。这跟我们的价值观是有区别的。那我这边能怎么做?我都没办法做,我只能看着作者一点点受损。但我们没办法啊,只能这样。另外,其实在现代很多大公司的运营来看,也已经不讲究集权了,项目组也好,子公司也好,工作室也好,给你们资源去做,形成良性竞争,成就很多项目,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更适合互联网。而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机制。

陈:看来主要还是对行业整体的构想,做事方式的差别。

意:就像人家抢你孩子,砍掉手脚。作者这边也不断地给你一些压力,你又没办法实现自己的突破,手脚都绑住了。而且我们还是看到了未来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却一直没办法去自己做,那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是很短视或者没想法的人的话,我们当年就会选择TOM不选择盛大。我们选择盛大的原因,就是想把行业做起来。当他们不让我再做行业的时候,跟我们的想法就有背离。那我们要不然就是只能跟随着盛大随波逐流,要不然的话就……

陈:后来你们出去之后,当时是好几家跟你们接洽,BAT三大巨头都跟你们联系了,当时各自给你们提供条件和设想是什么?你们为什么最终选择腾讯?

意:就像我们当时选择盛大收购那样,我们是看长远的方向。我想把行业做起来,那哪个行业哪个能够帮助我们做好行业的,是我们第一选择。第一,腾讯是娱乐方向的,而不是一家技术公司。这是基因的选择。第二,腾讯是有海量用户和最大的社交网络。这是基础选择。第三,腾讯是愿意给我们自由度。就像我们当时选TOM和盛大的时候,在利益和梦想之间,那我们还是选择了梦想。综合考虑,还是腾讯符合我们。至于具体谈判还是黑心和江南去谈的,我就专注于做好作者和作品这一块业务。

七、契约精神和人情味

陈:创世中文网成立,有多少大神和中层作者跟着你们过去?

意:大神还是比较少的,重点的作者没有那么多。中层蛮多的,几百号人吧。所以有人说我们靠大神做出来,其实是不客观的。去查一下当年的榜单,大神很少,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新人,也让一大批中层作者崛起,这才是关键。至于说大神为什么少,不是说大家不愿意过来,相反很多朋友私下都找我。但是我们和某些外部资本不一样,我们还是想维护行业的基础,也就是合约体系。合约体系一旦被破坏,那就是恶性竞争了,作者官司缠身,跳槽频繁,读者自然看不到好书,对于网络文学绝对不是好事。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创世,没有一个知名作者违约跳槽,也不像现在有些网站挖了作者弄了谐音笔名,自以为得计。无论是违约还是恶性竞争,其实最终伤害的都是作者。尤其是恶性竞争,所有风险转嫁给了作者,作者甚至都不能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我实在看不出来,这是个怎么为作家考虑法。

陈:当时你们给这些作者什么样的愿景?

意:作者对我们是信任的,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做事是靠谱的。不像其他网站在挖人的时候出了很高的价格比如说千字1000块,但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钱的因素重要,交情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直希望作者能有稳定的收入。我们不是说因为交情在,就少给你钱,我们还是考虑到他们的很多因素,有的时候还主动加钱。就像唐家三少买断的时候,价格都是卡着我天花板上甚至还高一点,但我们还是愿意接受,我们宁可自己亏点,也愿意他们能够接着去发展。再过几年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版权运营,就可以赚回来。同时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在腾讯用户体系下,我们会很快实现这种变化。我们不像盛大那样短视。就像买翡翠,可能十年前花1万块钱就是高价了。但是你十年之后就可以升值到10万块钱。别人想自己先赚钱,而我们宁可自己先吃亏。我们是希望我们把行业做起来,作者多赚钱,我们企业自然就会得到好处。

陈:据说当咱们拉作者出来的时候采取买断模式,以他们原来的订阅为基数,上面给他比例,比如说可能多加百分之二十,是吗?

意:没有这个说法,具体协议还是具体谈的,价格主要是来自编辑的评估。虽然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但作者也有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得保障让作者有钱赚,不能说反而让作者穷了。那样的话我自己就过意不去了。所以我们给他们一些溢价,我们先亏钱,稳定他们的收益。

陈:这些作者是不是后来创世中文网的基本盘?

意:这些作者有很大的带头作用,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我们不断地去培养新人,不断地有一些新作品。不断地把资源整合好,让这些资源能够很好地在作者身上发挥效益,这是我们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不是靠拉这几个作者来创造成功,而是让他们起个带头作用,让他们能够在土壤中,带起更多的一些作者种子和苗子,一齐成功。

陈:在当时创世成立的时候,腾讯那边给你们是什么样的条件?

意:腾讯把QQ阅读并到我们这边,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因为他们原来的文学做得不好。资源过来之后,我们就好好地把资源整合,通过我们在作者的、编辑的等等各方面的优势,在腾讯的平台上,让更多的人成为作者,更多人来这里去写作,更多的人能够赚到钱。

陈:网络文学最新的发展方向是IP化,全娱乐体系的构建,您负责的部分有什么措施?

意:我负责的领域,首先我要维护重点的白金大神作者,让他们作品收入能够持续增长。同时我要培养一些新人,因为我觉得不断有新人冒头是很重要的。IP化其实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就是一本书签了之后,我们去推荐,去开拓,帮作者改编游戏,都是希望作品能够多元发展。之前大家不太了解不重视网络文学,其实我们一直在培育市场。当市场培育起来了,大家觉得是有赚头的时候,都跟进来了,那大家才用IP化这个概念。其实我们已经做很久了。我们就是希望作者能够把自己的作品发挥到最大,给中国创意产业带来更多的变化。

陈:以您的经验,网站和作者合作,什么是最难把握的?

意:最难把握的是双赢中的平衡点。我觉得平衡点其实就是契约精神。既然几方事先评估后订好了规则,就要按规则去实行。平衡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有了明确协议之后,按照契约精神,后来你多赚了,那这块就是你的,我不会再眼馋。如果说规定是这样,后来我们多赚了,那就应该我们多挣,对吧?但是如果说一看到对方赚多了就不尊重契约,单方面改变规则,那必然就没法合作。

陈:随着行业的发展,在新增的渠道拓展之后,在原来的合约里面并没有注明,网站会觉得说这是我们开拓出来的业绩。而作者会觉得是我创作的,我无论如何应该有份额。如果合约里面没有规定,就会产生争议,在这种情况,网站会这么处理?

意:我们主要还是希望作者多赚钱,开拓出来的利益我们都是愿意分的。比如说新渠道,对于我们团队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从来没有说因为新增渠道作家没有钱拿的。实际上,最初起点的协议里也没有,但在中移动阅读基地出来后,很多网站都不作声,我们第一个拿出来分。后来,我们就直接写进合约了。在我们的分成协议里,新增的渠道作家都可以按照约定分成。所以,我前面也说,为什么我们一直鼓励分成,就是未来永远有可能性,作家可以一直享受这个可能性。很多作家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分成,到现在完本的老书一个月也有几万稿费。另外,刚才我也说了契约精神,归根结底还是事先各自的评估和共同认可的判断结果,如果咱们约定了,我们网站亏钱的时候你不作声,等到忽然机会打开了,再说我应该有份额,这就不合理了。

陈:现在阅文集团在网络文学行业里面,是具有“霸主”的地位,因而普通作者一般只能签同意制式合同,他们没有多少提出条款的余地。

意:首先,同意制式合约是UGC、PGC网站,甚至整个商业生态里都有的产物。这不是我们或者说某一家公司的制度,而是基本商业考量。换句话说,大家关注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是个人,但换个思维想一下,各行各业供应商是不是也得遵守这个逻辑?打个比方,就你卖种子。种子可以长出玉兰花,玉兰花的价格高,而种子价格比较低。如果你要自己做的话,可以到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发。但是既然你选择了把种子交给我们,那你要尊重这片土地的规则。不能说把种子卖给我们了,当长出玉兰花的时候,又过来要玉兰花的价。对我们来说的话,我们对大神作家是开放的,也接受多元的合作,很多普通作者有个别需求我们也愿意谈。所以,也没有一概而论的。至于还没摸清门路的新人作者都要去适应行业的规则,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不能刚开始写书,就要像韩寒像南派三叔这样顶尖作家的待遇,或者说刚刚出道就要影帝的条款,这在商业上是不现实的,必须要有基础。其实,相比于很多行业,网络文学已经非常考虑双方利益的了,因为平台和作家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未来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作家的利益保障。

陈:2015年3月20日贼道三痴在微博上发文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讨要《雅骚》的简体版《活在晚明》约3万元的稿费。据说他当初是自己去运作版权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波折?你们有介入吗?

意:贼道三痴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太好。他生病后,我还特意派人去了他家,跟他见了一面,聊了一下。作者有困难了,我们公司愿意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给他一些帮助和支持。

这个出版的事应该是三痴之前自己和书商谈的,我开始不知道,但三痴公开此事以后,我也问了一下,的确是书商的拖欠,后来大家一起努力,对方还是给了。当时,三痴已经病危了,我们一直努力去推三痴作品的漫画、影视版权,就是希望在他走了之后,家里能有一些收益——他女儿还在念书。也是大家努力,这些版权最后都授权了,对他也是一种安慰吧。这个事情,我们之前对外从来都没有提过。后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还造谣,说和我们如何如何,牵涉到三痴的身体,我们都不愿意回应。最后还是三痴听别人说了,帮我正了名。

说到这里,也要说一下,网络文学的作家朋友其实都是很有感情的,我们编辑去参加葬礼的时候,看到了好几位朋友。还有一大批作家也尽可能给到了自己的帮助。

这就是我最喜欢网文圈的一点,有人情味。

猜你喜欢

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作家的使命与担当
首届“小作家”杯
首届“小作家”杯
作家潞潞
作家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