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分析

2018-03-08姬戎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电算化科目设置

姬戎斐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4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多个行业的工作方式,其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是,从人工处理向系统处理转变,把所有数据共享,提高处理的效率,并保证信息的处理质量。但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也会改变原有的处理方式,迫使原有的处理方式改变。

1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

1.1 会计电算化

当下,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即它是用软件处理会计信息,完成会计工作。它的技术特点是:信息处理具有集中性,以往会计信息的处理,需要多人、多个岗位,由人工记账、算账,整个工作过程复杂,但用软件处理,减少了人员的使用与岗位的设置,通过计算机即可全部处理;信息存储具有集中性,电算化软件与系统的使用,除可以分析信息,也会实现全面存储,根据类别与重要程度,放到数据库内;自动处理信息,软件内会设置多个公式,这些公式可以根据运算的规律,分析信息,用这一方式处理,可以减少人工对信息分析的影响,避免人工分析中出现的多个问题,同时,系统也可以完成复杂的计算;最后,用多种方式处理信息,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基于管控的主体,完成计算,或是运用其他方法,多方面完成信息的处理,为决策提供信息。

1.2 传统会计

传统会计,是所有处理都由人工完成,即用纯手工的方式,记录内部信息,具体的工作方式是,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具体是参照历史成本,计算资产,并进行会计核算,所有过程都在人脑内进行。因为这一方式已经有很长的使用时间,也被称作是传统手工会计。它的特点是,工作履行的责任后是对投资者负责,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进行,投资的结果都会影响活动最终进行的效果,而其工作的重点是计算收益计量,并整合相关的计量;其会计的处理具有单一性,不论是主体、期间还是其他内容,都围绕一个内容进行,但信息的处理具有复杂的特点,体现为信息之间的关系、接口与计算等方面[1]。

2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

2.1 相同

两者的相同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信息来源:所有信息的来源都是企业的经济业务,利用业务的原始数据分析,信息内容一致;有统一的目标,不论用哪种方式处理会计信息,其对应的目标都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信息,让其根据信息做出决策,并用信息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求。这是它的初始目标,它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出会计职能的作用,既用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也要让会计分析参与企业决策,以此增加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完成工作目标;遵循会计恒等式,不论使用哪种方法,所有操作都必须符合规范,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守法律,按照规范处理信息;建立档案,档案内是记录所有财务活动的信息,以此真实反映企业各项的经营活动,而如果企业若想了解经济活动,检查工作是否符合规范,可通过查阅档案了解整个过程。

2.2 不同

2.2.1 人员结构

如果是用传统会计处理,要求所有会计人员必须有专业知识与操作技巧,拿到经济业务的基本数据后,可按照会计处理过程处理,从中分析出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若是用会计电算化处理,不仅要求人员具备专业知识,也要求其可以熟练操作软件,同时,企业也会聘用系统维护人员,以免软件出现故障后修复不及时,造成损失。

2.2.2 科目的设置

会计电算化科目的设置是,从上至下共有六个明细,并为每个科目设置了一个代码,如果需要使用某个科目,在对应的输入框输入科目的代码即可,输入后,随即显示代码的中文名称,减少了会计人员查阅代码需要的时间,加快了处理的速度。传统会计明细的划分,是先设置总账,再下设明细账,明细账内所有科目的设计只是三级科目,必要时也会用辅助账辅助,所有显示均为中文。

2.2.3 账务处理的程序

会计电算化的处理程序是:无须考虑经济活动的复杂、简单,活动所有财务数据的处理,都可以用软件的记账、算账等操作完成,而对应的凭证录入后,数据会从系统内直接反映出来,随后,信息使用者根据需求使用信息。所有账目的数据来源都是统一的,不会出现账目不符的情况,简化了账目的分析过程,把不必要的环节剔除。传统会计的核算,是根据经济项目的复杂与简单,选择适合的处理程序,并用程序核算,但选择任意一种处理方式,登记的方式都是平行登记,按照同向、平行等方式记录,如此,可以明确不同部分关注的侧重点,由总账统辖,而对账后可从中发现失误,及时改正。

2.2.4 账簿的呈现方式

因为人工与计算机处理的差异,两种会计信息的账簿记账方式有明显的差异,用传统手工处理,可使用三种账簿,分别是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其中,订本式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如果用会计电算化处理,会由于打印机打印的限制,很难打出订本式,故在打印出活页后,可把活页整理装订成册[2]。

2.2.5 内控与系统初始化设置

从内容的角度分析,基于传统会计完成内控,是控制企业各项收支,保证每份收支的合法、合理,而基于会计电算化处理,是加快数据的采集,并优化数据的使用,在保证核算质量的基础上,让核算方式变得简便,优化内控的效果。从系统初始设置的角度分析,是传统会计的设置较为简单,只有需选择的科目、总账,在系统内输入余额,电算化较为复杂,需安装软件,并设置相应的账套等,操作繁琐。

3 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的发展

现在,传统会计已经逐渐被会计电算化取代,所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未来的发展是,会计核算的方式以会计电算化为主,要求选择适合的软件,并优化企业的内控。

选择适合的电算化软件,是企业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软件,同时,软件的选择也必须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即会计软件选择前,企业必须对各类软件有基本的了解,并为保证软件使用的安全,选择后试用一段时间,如果从中发现问题,可用相应的方式改进。且软件初步使用后,可把传统会计与电算化的处理方式混合,以此避免软件失误给财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软件接入系统后,管理人员需定期检测,修补漏洞,保持软件运行的稳定。

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是用企业的内部控制,避免徇私舞弊行为的出现,实现电算化的良性发展。即要求内控制度建立后,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保证有明确的分工,并在实际操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出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给出不同的权限,把互不相融的岗位分离,确保各项工作相互监督、互相制约。

4 结语

社会与技术的发展,减小了传统会计的适用性,故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借助技术优势,研发并使用会计电算化完成会计核算,是完善企业财务的分析与处理,让处理更加规范,即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的发展。

[1]杨秋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7(3):116,118.

[2]赵冠华.传统会计、电算化会计以及网络会计中若干问题的比较[J].中国会计电算化,2013(8):20-22.

[3]高婷,郭小婷.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贸,2015(11):151-152.

猜你喜欢

电算化科目设置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考“新科目”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