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关照学生 构建资助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
2018-03-08魏修华
魏修华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11)
对于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说,社会的资助像是为他们能够继续学习提供了阳光,可以让他们暂时性的没有经济上的强力负担,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但社会的资助也是有限的,他给不了让人永远脱离贫困的保障。只有育人才是真正的养分,它能使人快速地成长,交给贫困的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打开属于自己的未来,使他们彻底的脱离贫困,所以构建资助育人机制是当下社会人们要深切讨论的问题,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构建资助育人的机制呢?
1 资助育人机制构建必要性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国已经越来越看重对于教育事业的完善建设。在党的积极推广下,我国的学生资助制度已经展开,资助学生的范围也从小学渐渐演变到今天的大学生中。政府与社会对于贫困学生的补助资金也慢慢地增多,但是光是物质上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为贫困生群体给予关爱与照顾,把资助作为前提,以育人作为目标,充分的帮助经济贫困的学生接受教育、完成教育,让他们拥有自信,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1]。
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加强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现代教育要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资助贫困学生的首要目的是让其有全面发展的机会,所以,资助工作应该不是表面的解决学生的生存难题,更应该是让学生在教育学习下促进全面的发展。党中央在十七大中提出了贫困生帮扶制度,认为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不仅在资金上帮助学生,在贫困学生的道德与品质方面也要重点的教育,实现全面育人的结果。当贫困生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会想要自我发展,发挥自我价值。任何人都想要证明自己能力,因此,当贫困生自身的素质提高的时候,他们也会渐渐的需求更多的东西,政府对于他们的文化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也不能视而不见,学校是教育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将资助育人机制放入学校,让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进入学校接受学习,为未来能够报效社会培养人才[2]。
2 资助育人现状
随着社会对于资助育人工作的关注与重视,育人的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资助育人体系也得到完善。比如有的地方贫困学生较多,资助任务的数量庞大,但政府与学校依旧十分重视,特别是对于一些失去信心的贫困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组织这类贫困生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其他优秀的贫困生作为事例开展实践交流活动,让受资助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孤儿院帮助孤儿,让其感受到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别人[3],社会还是需要他们的帮助,通过这些活动贫困生能够增强自信心,拥有感恩回报之心,但是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资助教育工作还有许多的问题。
学校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就行了。育人机构人还没有完全建成,有些部门认为学生资助工作只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很多部门经常推脱责任,资助育人机构还缺乏统一性,还达不到良好的资助育人的效果。一般学生部门的人员数量上有限,而且有些人还只是兼职的状态,不能完全地投入资助育人的工作中;资助育人机构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经济困难的学生教育与发展都需要拥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的爱心奉献,很多管理人员浅显的认为资助育人工作就只是给学生一些钱就行了,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明白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完全没有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政治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作用,没有深入的理解经济困难学生,还有的管理人员没有基本的爱心,对于前来领取资助金的学生态度不够友好,直接影响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对其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留下浓厚的阴影。
3 构建资助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管理体制
以现在的资助育人机制情况来看,在管理上还有许多的不完善,制度有待加强。2006年,为了更好地资助贫困生,全国学生贷款开始更名为全国资助管理中心。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资助贫困生的政策。教育部门也要求一定要加强对于贫困生的扶助建设,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校的资助育人的机构仍然没有完全完善。在社会之中,各级部门组织包括教育部门本身也还不够团结,使得这个机构缺乏了统筹协调,导致资助育人机构没有长效性,只能暂时的帮助一部分贫困生脱离经济困难[4]。
所以,政府与学校应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资助育人管理机制。对于学校的工作要时时注意,教育部门可以聘请专家或企业投资对于资助育人机构进行投资,解决只通过国家拨款一条渠道的情况;教育的各个部门要相互联系起来,开展针对健全管理机制的研讨会议,着力解决一些严重的育人工作问题,对资助育人工作进行深入的剖析,采取一些预防的策略。在学校的内部对于领导要加强思想上的责任意识,把资助育人工作落实到实际。
3.2 做好学生心理援助
学校在对待经济困难的学生时除了一些平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再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帮助,比如,邀请一些优秀的心理指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演讲,让学校经济困难的学生多听这类演讲;对于学校的心理老师要进行严格培训,让他们专业的学习有关贫困生心理教育的服务,加强对心理贫困生心理指导的有效性,一个月之中最好开展几次讲座,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5]。学校还能创立一个交流室,让情况相似的经济困难学生交流感情,共同勉励学习。心理老师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注意校园中一些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及时的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校园可以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增加贫困生与人的沟通,促进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学会适应生活与社会,确保在校的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让周围的人有不好的言论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
3.3 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帮助
在学业上经济困难学生一般要比普通学生的学习压力要大,因为他们常常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认为只有学习成绩能够证明他们的存在价值。还有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会有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所产生的心理。经济困难的学生心思敏感,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还要积极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教师教育工作要做好,教师的思想要端正。学校中接触经济困难学生最长时间的应该是老师,他们能够发现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在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薄弱之处,老师要细心的指导,并且不能要求太多,特别要禁止一些没有素质的老师对经济困难的同学的差别待遇,不允许老师在学生群体中公开批评经济困难的学生,这样的有色眼镜会让学生受到很大的伤害,从而厌恶学习。在图书馆等地方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免费借书、读书的情况的规定,适当减免一些学杂费,让贫困生能够把这部分的钱用来购买学习资料。在周末或课余的时间,让经济困难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高年级的学生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学校成立学习教室,派遣老师轮流指导教学,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接受学习,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总体的学习水平,努力实现育人的工作。
3.4 帮助学生就业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的情况下,政府下发的资助金也只能解决一段时间的问题,很多毕业了脱离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在没有国家补助的情况下完全无法正常的生活。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大,普通的学生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所以,在坚持政府资助的前提下,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地开拓社会资源,争取让一些企业公司和社会群体关注贫困生的就业情况,让一些拥有学识知识优秀的人才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达成人才输送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企业可以在学校投入资金,培养符合企业专业工作的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才,这样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企业可以有优秀的人才帮助更好的发展,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用担心毕业就无法生活的局面。贫困生对于未来也有了向往,不会再因为无法找到工作而浪费学习的知识,资助育人机制也有了最后一步完善的建设。
4 结语
总之,构建资助育人机制的有效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帮助才能共同的完成。经济贫困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都等着社会的一点点帮助,笔者相信,只要人人都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那么他们就能够有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生而不平等,但他们只要努力也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只是对于个人的帮助,这对于中国社会未来的友好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人们的生活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1]蔡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育人新机制研究——以新长城华南师范大学自强社为例[J].青年探索,2011(2):32-36.
[2]孙东硕,吴建利.人本理念与高校资助育人机制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85-87.
[3]丁绚.行业办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78-179.
[4]范辉,王玮.弘扬实践育人理念,科学构建实践育人机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501,541.
[5]章剑锋,陈治国.高校形势政策报告会育人效果提升机制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