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8-03-08吴雪云王丽爱
吴雪云 王丽爱 李 思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手术室,宁德市 352100)
鼻内镜鼻窦手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运用于我国临床医学中,大大提高了鼻息肉、鼻窦炎等鼻腔疾病的临床治愈率[1]。这一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精细、观察清楚、创伤小、疼痛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为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需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120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流脓涕、头痛、头昏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3(36.24±2.51)岁;鼻息肉40例,鼻窦炎20例;行单侧手术者20例,双侧手术者40例。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7~70(34.24±2.51)岁;鼻息肉38例,鼻窦炎22例;行单侧手术者18例,双侧手术者42例。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同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血压、心率、出血等情况。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而言,手术室是陌生的环境,会引起心理上的恐惧,特别是有别于传统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应注重术前整体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陌生感,构建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者介绍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优势,以及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区别,告知一些成功的手术案例和愈合效果及术后情况,从而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心理,以最好的心态迎接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出血以及血压、心率异常的发生。
1.2.2 术前准备 手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患者,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情况及手术方案,并签署术前手术告知文件。要求术前禁烟、酒及油腻食物,手术前一天做好个人卫生,洗澡、洗头等,用洗鼻器冲洗鼻腔,剪鼻毛时应注意保护鼻腔黏膜,但应注意避免受凉感冒。全麻术前需禁食、禁饮8 h,如有发热、血压升高、月经来潮或其他病情变化,考虑暂停手术。手术前还应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睡眠,若睡眠不佳应告知医生,遵医嘱可服用适量的镇静剂,并指导患者学会用口呼吸,这样患者术后便能够很快适应鼻腔堵塞的情况。
1.2.3 术中配合 患者入手术室后正确安置体位,做好物品、仪器、器械准备,严密观察病情。本组25例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和鼻腔表面麻醉,35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鼻腔表面麻醉。局麻患者术中由当台台下护士和医生共同进行监护;手术过程中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以此来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对术中出血量、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心率等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血较多,血压升高或者降低等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大多数局麻手术患者术中会诉鼻腔疼痛等不适,指导患者做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全身放松。并提前准备好碘仿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术后给予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1.2.4 术后护理 回到病房后,针对局麻患者可取半坐卧位,以此来降低头面部压力,缓解头痛,预防肿胀和充血;针对全麻患者应帮助其采取去枕平卧位,把头偏向一边,避免误吸,同时迅速清理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顺畅。术后第二天冷敷鼻额部,缓解组织肿胀症状,预防鼻腔出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预防出血及血压、心率异常情况等并发症的发生。每天按照规定巡视病房,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日常护理。手术后患者诉鼻腔肿胀、疼痛非常常见,并十分恐惧和担忧换药引起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详细说明,解释术后换药的主要作用。一般在术后72 h后拔除凡士林纱条,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叮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咳嗽、打喷嚏等,以免诱发鼻腔出血,告知患者咽部和鼻腔有少量的血液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张,不要咽下。拔除纱条后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次,需冲洗3个月。并告知患者喝水应多次、少量,使得口咽部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条件允许者可在术后口部覆盖干净的湿纱布以润湿吸入空气。科学指导患者术后饮食,告知其应尽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热量与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止抽烟、喝酒,忌辛辣食物,饮食温度适宜,预防过冷或过热对鼻咽部造成强烈刺激。
1.3 术后回访 术后3 d手术室护士再次回访患者,询问患者有哪些不适,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给予认真详细的回答,缓解患者的担心,应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时回访,坚持冲洗鼻腔,连续3个月。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剧烈打喷嚏或咳嗽,不得用手抠鼻,禁止摄入刺激性食物,禁抽烟、喝酒,预防鼻咽部遭强烈刺激后引发不良反应,预防感冒,并按时复查[3]。
1.4 观察内容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血压、心率及心理异常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异常情况和出血量、血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心理异常情况和血压、心率、出血情况
3 讨 论
鼻窦内镜技术是在传统破坏性或根治性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良的一种功能性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鼻内镜下开展鼻窦手术能够准确、完全地清除病变组织,可使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愈率上升至90%以上[4]。然而,鼻内镜鼻窦手术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了疼痛感和心理压力,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使得患者轻松接受手术,积极配合医生[5]。另外,因鼻腔中血供特别丰富,手术切口难以缝合,手术结束后还应用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填塞鼻腔。所以,术后应该注意观察切口出血、血压、心率情况和做好疼痛护理,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回答,避免引起其紧张感。紧张会导致患者儿茶酚胺升高,体内大量激素释放,全身供氧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直接影响手术效果[6]。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持续的鼻腔冲洗、合理的饮食习惯、有效的并发症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临床治愈率,可维持血压、心率稳定和减少出血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优化手术效果。本研究对12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实施了常规手术护理和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异常情况发生率和血压、心率、出血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实了在同等手术质量情况下,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心率,减少出血,预防不良心理的出现,使得手术效果更佳。
[1] 丁丽英.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19-220.
[2] 吴艳清,陈婵娟,李彦娟.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6):137-138.
[3] 鲁群英.心理护理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5):114-116.
[4] 潘虹蓉.鼻内镜鼻窦手术采用护理干预对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6):77-78.
[5] 刘晓燕.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81-82.
[6] 吴 莉.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8):207-208.